【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前部撞击的主动能量管理
技术介绍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撞击中的能量吸收。
[0002]挤压区、压碎区或碰撞区是车辆中(主要是小型卡车和汽车中)使用的结构安全特征,以通过车辆结构的受控变形在碰撞期间增加由于碰撞发生的速度(以及因此产生的动量)变化的时间。
[0003]压碎区被设计成增加由于动量变化产生的总力施加到乘员的时间,因为施加到乘员的平均力与施加所述力的时间成反比。
[0004]F
Avg
Δt=mΔv
[0005]其中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车身的速度。
[0006]通常,这些压碎区位于车辆的前部部分,以便吸收迎面碰撞的撞击,尽管它们也可能位于车辆的其它部分上。这些压碎区是静态结构,并且有时可能无法针对倾斜或偏心撞击进行优化,因为车辆的车轮间隙区是压碎区的一部分,并且静态压碎轨不得干扰车轮改变角取向。
[0007]常规车辆前部的压碎区是静态的。这些静态压碎区通常不针对倾斜的偏心撞击设计。例如,当撞击不是倾斜的或偏心的时,可以针对最大有效性设计压碎区。现在参考图1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撞击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可联接到车辆的压碎结构并且可联接到车辆的结构的一部分;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被配置成感测与物体的撞击;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接收信息,并且基于从所述传感器接收的信息确定撞击的位置和角度,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向所述致动器发信号以使所述压碎结构相对于车辆结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枢轴,所述枢轴联接到所述压碎结构的一端,并且所述致动器邻近所述压碎结构的另一端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致动器邻近所述压碎结构的一端联接,并且第二致动器邻近所述压碎结构的另一端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选自LIDAR传感器、RADAR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射频传感器和相机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确定与所述物体撞击的近似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确定与所述物体撞击的近似角度,并且使所述压碎结构与撞击的角度大致轴向对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确定所述车辆上的撞击的近似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确定所述车辆上的撞击的近似位置,并且使所述压碎结构的一端邻近所述车辆上的所述近似位置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确定与所述物体撞击的近似角度,并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确定所述车辆上的撞击的近似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确定与所述物体撞击的近似角度,并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确定所述车辆上的撞击的近似位置,并且使所述压碎结构的一端邻近所述车辆上的所述近似位置移动。11.一种车辆,包括:底盘;至少一个车轮,所述至少一个车轮联接到所述底盘;车轮间隙区,所述车轮间隙区形成在所述底盘中并且被构造成容纳所述至少一个车轮;压碎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瑞伟安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