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提取工艺、制剂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387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提取工艺、制剂及应用,提取主要成分明确的提取物并开发其具体制剂及应用,提取物包含冬青素A、海南冬青素E及式Ⅰ化学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取物主要成为冬青素A、海南冬青素E和化合物A,主要成分含量在总提取物中占比超过80%,杂质含量低,提取物成分稳定,为提取物的批量生产就应用做好了准备;经研究,提取物可制备成多种形态的制剂并可以在治疗溃疡类疾病方面产生疗效。疾病方面产生疗效。疾病方面产生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提取工艺、制剂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
,尤其涉及一种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提取工艺、制剂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山绿茶源于冬青科植物海南冬青(llex hain

anensis Merr.)的干燥叶,全年均可采收,主要分布于广西一带。作为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中草药,山绿茶历史悠久,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由山绿茶制成的单方制剂山绿茶降压片被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山绿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通脉的功效。作为降压、降脂的常用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山绿茶除具有降压降脂的作用,还可用于癌症、肿瘤的预防及治疗。目前,山绿茶已开发为多种制剂,如山绿茶降压片、复方山绿茶胶囊、双山冲剂等。
[0003]口腔溃疡(又称口腔溃烂、口疮)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生活因素、精神因素、免疫因素等。口腔溃疡发病率为5%~66%,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且部分患者易反复发作。此外,口腔溃疡经常反复性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0004]迄今,尚未见对山绿茶具有改善口腔溃疡的药理学活性报道。
[0005]国内外学者对山绿茶进行了研究,证实其化学成分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从植物中分离和检测出的物质有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咖啡酰奎宁酸、半萜苷(酯)类等,如冬青皂苷A1、冬青素A、乌索酸、芦丁、圣草酚、槲皮素、绿原酸、3',5'

O
>‑
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等成分,其中以三萜类成分为主。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山绿茶降压片仍以芦丁与绿原酸为指标性成分,另有研究检测山绿茶中芦丁、绿原酸、冬青素A等成分的含量;其中,芦丁与绿原酸在其它药材中也广泛存在,与之相比冬青素A为冬青属中几种近缘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也可能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0006]山绿茶已开发出的制剂如山绿茶降压片,其制法系将山绿茶粉碎成粗粉、过筛,取适量细粉备用;剩余粗粉用70%乙醇为溶剂,浸渍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及适量的淀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此制法可有效将山绿茶中大部分成分转移至制剂中,与原药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化学成分组成较为复杂,作用机制难以有效说明,应用范围难以扩大。再比如双山颗粒,是由山绿茶与山楂二味药材的水煎液,经醇沉工艺精制后,清膏加蔗糖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所得。其化学成分主要为一些水溶性成分,如绿原酸等,可较好的还原山绿茶作为“茶”时被人体所摄入的化学成分,但同时会造成山绿茶中含量较高的三萜苷元类成分如冬青素A的损失。
[0007]综上所述,山绿茶仍存在应用范围较窄,开发程度较低的问题。现有制剂仍存在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质量标准不合理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提取工艺、制剂及应用,提取主要成分明确的提取物并开发其具体制剂及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工艺。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提取物制剂。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提取物应用。
[0013]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提取物包含如式Ⅰ化学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A:
[0014][001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提取物包含冬青素A、海南冬青素E及式Ⅰ化学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A,
[0016][0017]优选地,在所述提取物中,冬青素A含量>海南冬青素E含量>化合物A含量;其中,冬青素A和海南冬青素E的含量之和在提取物中占比不小于70%;冬青素A、海南冬青素E和化合物A的含量之和在提取物中占比不小于80%。
[0018]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工艺,所述提取工艺采用Ca(OH)2溶液或包含Ca(OH)2的混合碱液进行提取。
[0019]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0020]取山绿茶干燥叶100重量份,第一次回流提取时,提取液为800

1200重量份的水、2

10重量份的碱,回流温度100℃,回流时间为0.5h

2h,过滤得第一滤液;
[0021]第二次回流提取时,提取液为600

1000重量份的水,回流温度100℃,回流时间为0.5h

1h,过滤的第二滤液;
[0022]混合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静置2h

12h,冷却至60℃以下,上清液过滤得第三滤液。
[0023]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4]第三滤液流经大孔树脂层析柱,树脂用量为50重量份

200重量份,流速为1倍~5倍树脂体积/h,待第三滤液完全流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后,第三滤液中的提取物被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用去离子水洗脱大孔树脂层析柱,洗脱水体积为树脂体积1

5倍;
[0025]以质量分数为0.1%

1%的NaOH溶液洗脱大孔树脂层析柱以去除杂质,NaOH洗脱溶液体积为大孔树脂层析柱的1倍~5倍,NaOH溶液流速为0.5倍~3倍树脂体积/h,再以3倍~8倍树脂体积的去离子洗脱大孔树脂层析柱以除去残留NaOH溶液;
[0026]以含有质量分数为0.05%的NaOH和质量分数为20%的乙醇的水溶液洗脱大孔树脂层析柱,洗脱液体积为大孔
·
树脂层析柱的4倍~8倍,流速为0.5倍~3倍树脂体积/h;
[0027]用质量分数为50%

60%乙醇溶液洗脱大孔树脂层析柱,洗脱液体积为大孔树脂层析柱的4倍~8倍,流速为0.5倍~3倍树脂体积/h,得洗脱液;
[0028]洗脱液经截留相对分子量为400的纳滤膜截留并浓缩至原体积1/4,维持跨膜压力为1.0MPa,截留液浓缩后得流浸膏,流浸膏于70

105℃下烘2h~12h,即得三萜皂苷元类成分的提取物;
[0029]所述大孔树脂层析柱为AB

8、HPD

400、D
101
中的一种。
[0030]优选地,所述碱为Ca(OH)2或混合碱,所述混合碱中Ca(OH)2和NaOH的重量比为3:1。
[0031]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取物制剂,采用第一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漱口水、牙膏、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体制剂、软膏剂或透皮贴剂。
[003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第四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提取物包含如式Ⅰ化学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A:2.山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提取物包含冬青素A、海南冬青素E及式Ⅰ化学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A,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取物中,冬青素A含量>海南冬青素E含量>化合物A含量;其中,冬青素A和海南冬青素E的含量之和在提取物中占比不小于70%;冬青素A、海南冬青素E和化合物A的含量之和在提取物中占比不小于80%。4.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工艺采用Ca(OH)2溶液或包含Ca(OH)2的混合碱液进行提取。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山绿茶干燥叶100重量份,第一次回流提取时,提取液为800

1200重量份的水、2

10重量份的碱,回流温度100℃,回流时间为0.5h

2h,过滤得第一滤液;第二次回流提取时,提取液为600

1000重量份的水,回流温度100℃,回流时间为0.5h

1h,过滤的第二滤液;混合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静置2h

12h,冷却至60℃以下,上清液过滤得第三滤液。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茶三萜皂苷元类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三滤液流经大孔树脂层析柱,树脂用量为50重量份

200重量份,流速为1倍~5倍树脂体积/h,待第三滤液完全流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后,第三滤液中的提取物被大孔树脂层析柱吸附,用去离子水洗脱大孔树脂层析柱,洗脱水体积为树脂体积1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云刘畅祁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