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29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定子和转子,机壳的前端密封安装有前端盖,机壳的后端密封安装有后端盖,前端盖的内侧设有前环形板,后端盖的内侧设有后环形板,定子内部嵌有定子线圈,定子线圈的前端绝缘密封连接有环状的前灌封体,定子线圈的后端绝缘密封连接有环状的后灌封体,前灌封体、定子、定子线圈和后灌封体组成定子组件,定子组件上设有供冷却油流通的冷却油流道,前灌封体与前端盖之间形成前油腔,机壳上设有与前油腔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后灌封体与后端盖之间形成后油腔,机壳上设有与后油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冷却油能够直接冷却电机的内部,有效地将定子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及时带走。及时带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般的高速电机采用的冷却方式普遍为外部冷却,但高速电机的最大特点是高功率密度,使得较小的电机体积产生较多的热量,而目前的外部冷却方式只能冷却电机外表面,导致电机内部发热严重,无法及时散热,不能满足高速电机的低温升需求。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内部油冷高速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冷却油直接冷却电机的内部,能够有效的将定子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定子和转子,所述机壳热套在所述定子的外部,所述机壳的前端密封安装有前端盖,所述机壳的后端密封安装有后端盖,所述前端盖的内侧设有前环形板,所述后端盖的内侧设有后环形板,所述定子内部嵌有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的前端绝缘密封连接有环状的前灌封体,且所述前灌封体的内侧与所述前环形板密封接触,所述前灌封体的外侧与所述机壳密封接触,所述定子线圈的后端绝缘密封连接有环状的后灌封体,且所述后灌封体的内侧与所述后环形板密封接触,所述后灌封体的外侧与所述机壳密封接触,所述前灌封体、所述定子、所述定子线圈和所述后灌封体组成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供冷却油流通的冷却油流道,所述前灌封体与所述前端盖之间形成前油腔,所述前油腔与所述冷却油流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机壳上设有与前油腔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口,所述后灌封体与所述后端盖之间形成后油腔,所述后油腔与所述冷却油流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后油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其中之一作为冷却油入口,另一个作为冷却油出口。
[0006]优选的,所述冷却油流道包括定子轭部流道和定子齿部流道。
[0007]优选的,所述转子的一端设有前轴端,所述转子的另一端设有后轴端,所述前轴端穿过所述前环形板的内侧,并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前端盖上,所述后轴端穿过后环形板的内侧,并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后端盖上。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口作为冷却油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作为冷却油出口,冷却油经所述第一连接口进入所述前油腔,然后经所述冷却油流道流入所述后油腔,最后经所述第二连接口流出。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口作为冷却油出口,所述第二连接口作为冷却油入口,冷却油经所述第二连接口进入所述后油腔,然后经所述冷却油流道流入所述前油腔,最后经所述第一连接口流出。
[0010]优选的,所述前灌封体和所述后灌封体采用环氧胶。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第一连接口、前油腔、冷却油流道、后油腔和第二连接口组成了冷却油的流通路径,冷却油能够直接冷却电机的内部,有效地将定子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解决了电机内部发热严重问题,有效降低了高速电机的温升;本技术中的冷却油流道包括定子轭部流道和定子齿部流道两组流道,有助于使得电机内部的冷却效果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为:1、机壳;2、定子;3、转子;4、前端盖;5、后端盖;6、前环形板;7、后环形板;8、定子线圈;9、前灌封体;10、后灌封体;11、前油腔;12、第一连接口;13、后油腔;14、第二连接口;15、定子轭部流道;16、定子齿部流道;17、前轴端;18、后轴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有定子2和转子3,机壳1热套在定子2的外部,机壳1的前端密封安装有前端盖4,机壳1的后端密封安装有后端盖5,前端盖4的内侧设有前环形板6,后端盖5的内侧设有后环形板7,定子2内部嵌有定子线圈8,定子线圈8的前端绝缘密封连接有环状的前灌封体9,且前灌封体9的内侧与前环形板6密封接触,前灌封体9的外侧与机壳1密封接触,定子线圈8的后端绝缘密封连接有环状的后灌封体10,且后灌封体10的内侧与后环形板7密封接触,后灌封体10的外侧与机壳1密封接触,前灌封体9、定子2、定子线圈8和后灌封体10组成定子组件,定子组件上设有供冷却油流通的冷却油流道,冷却油流道包括定子轭部流道15和定子齿部流道16,前灌封体9与前端盖4之间形成前油腔11,前油腔11与冷却油流道的一端相连通,机壳1上设有与前油腔11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口12,后灌封体10与后端盖5之间形成后油腔13,后油腔13与冷却油流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机壳1上设有与后油腔13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口14。
[0018]转子3的一端设有前轴端17,转子3的另一端设有后轴端18,前轴端17穿过前环形板6的内侧,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前端盖4上,后轴端18穿过后环形板7的内侧,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后端盖5上。
[0019]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口12、前油腔11、冷却油流道、后油腔13和第二连接口14组成了冷却油的流通路径,第一连接口12和第二连接口14其中之一作为冷却油入口,另一个作为冷却油出口,其中前灌封体9和后灌封体10采用环氧胶,冷却油流道包括定子轭部流道15和定子齿部流道16两组流道,从而有助于使得电机内部的冷却效果更加均匀。当第一连接口12作为冷却油入口,第二连接口14作为冷却油出口,冷却油经第一连接口12进入前油腔11,然后经冷却油流道流入后油腔13,最后经第二连接口14流出,当第一连接口12作为冷
却油出口,第二连接口14作为冷却油入口,冷却油经第二连接口14进入后油腔13,然后经冷却油流道流入前油腔11,最后经第一连接口12流出。
[0020]本实施例中冷却油能够直接冷却电机的内部,有效地将定子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解决了电机内部发热严重问题,有效降低了高速电机的温升。
[0021]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定子和转子,所述机壳热套在所述定子的外部,所述机壳的前端密封安装有前端盖,所述机壳的后端密封安装有后端盖,所述前端盖的内侧设有前环形板,所述后端盖的内侧设有后环形板,所述定子内部嵌有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的前端绝缘密封连接有环状的前灌封体,且所述前灌封体的内侧与所述前环形板密封接触,所述前灌封体的外侧与所述机壳密封接触,所述定子线圈的后端绝缘密封连接有环状的后灌封体,且所述后灌封体的内侧与所述后环形板密封接触,所述后灌封体的外侧与所述机壳密封接触,所述前灌封体、所述定子、所述定子线圈和所述后灌封体组成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供冷却油流通的冷却油流道,所述前灌封体与所述前端盖之间形成前油腔,所述前油腔与所述冷却油流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机壳上设有与前油腔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口,所述后灌封体与所述后端盖之间形成后油腔,所述后油腔与所述冷却油流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后油腔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其中之一作为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喜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启承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