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组件、电机、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54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子组件、电机、空调器,其中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的轭部构造有多条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贯通其轴向两端,且所述冷却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中间向轴向两端递减。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却流道不再是现有技术中的沿定子铁芯的轴向相等的径向断面面积,而是面积中间向两端递减的设计,如此,在面积小的区域,定子铁芯的开孔较小,能够防止由于开孔过大导致铁芯局部铁耗激增导致的局部磁密增加,进而能够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转矩密度以及稳定性,同时在面积大的区域则能够保证冷却介质的流量,进而保证对电机的定子铁芯的有效冷却。定子铁芯的有效冷却。定子铁芯的有效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组件、电机、空调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定子组件、电机、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机运行过程中受多种损耗影响,发热问题一直是设计研发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定子温度越高,相同电流下损耗便越大,电磁性能便越低,甚至无法长久运行。就现有技术而言,对定子的冷却一般采用绕组内嵌热管散热,或者通过含水冷流道的机壳进行传递散热,或者直接在壳体内通风冷却定子与绕组。而为了保证冷却效果,一般的,需要在定子铁芯的轭部开孔以形成冷却介质的流通通道,这种开孔过大将导致冷却流道(开孔)附近局部磁密增加,致使该挖孔处局部区域铁耗激增(因为定子铁耗与磁密平方成正比),而开孔过小则导致冷却介质的流量较小,冷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定子组件、电机、空调器,能够在保证对电机电磁性能影响较小的同时实现对电机定子铁芯的有效冷却,降低电机的温度,能够进一步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转矩密度以及稳定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的轭部构造有多条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沿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贯通其轴向两端,且所述冷却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中间向轴向两端递减。
[0005]优选地,所述定子铁芯上还构造有冷却介质引入流道,所述冷却介质引入流道处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中间位置且与所述冷却流道贯通。
[0006]优选地,所述冷却流道包括处于所述轴向中间位置的等径段、处于所述等径段的一端的第一锥孔段、处于所述等径段的另一端的第二锥孔段。
[0007]优选地,所述冷却流道的横断面为圆形,所述等径段的直径为c,所述第一锥孔段具有与所述等径段对接的第一锥孔大口,所述第一锥孔大口的直径为b,b≥c;和/或,所述等径段的直径为c,所述第二锥孔段具有与所述等径段对接的第二锥孔大口,所述第二锥孔大口的直径为a,a≥c。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锥孔段具有第一锥孔小口,所述第一锥孔小口的直径为d,d/b≤0.8;和/或,所述第二锥孔段具有第二锥孔小口,所述第二锥孔小口的直径为e,e/a≤0.8。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锥孔小口的孔口具有第一倒角;和/或,所述第二锥孔小口的孔口具有第二倒角。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倒角角度为θ1,θ1≤45
°
;和/或,所述第二倒角角度为θ2,θ2≤45
°

[0011]优选地,所述冷却介质引入流道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延伸,经过所述冷却介质引入流道的中心轴线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定子铁芯关于所述第一平面对称,所述冷却流道关于所述第一平面对称;和/或,所述定子铁芯的轭部的径向宽度为Δx,0.25Δx≤c≤
0.75Δx。
[0012]优选地,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上,所述第一锥孔段的轴向长度为L1,所述等径段的轴向长度为L2,所述第二锥孔段的轴向长度为L3,L1/L2≥0.5,和/或,L3/L2≥0.5。
[0013]优选地,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线圈,所述线圈具有凸出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的线圈端部,所述线圈端部具有外侧圆周面,所述冷却流道具有的流道中心线处于所述外侧圆周面的径向内侧。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定子组件。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电机。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子组件、电机、空调器,冷却流道不再是现有技术中的沿定子铁芯的轴向相等的径向断面面积,而是面积中间向两端递减的设计,如此,在面积小的区域,定子铁芯的开孔较小,能够防止由于开孔过大导致铁芯局部铁耗激增导致的局部磁密增加,进而能够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转矩密度以及稳定性,同时在面积大的区域则能够保证冷却介质的流量,进而保证对电机的定子铁芯的有效冷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示出的电机内部的另一些尺寸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1]1、定子铁芯;11、等径段;12、第一锥孔段;13、第二锥孔段;2、冷却介质引入流道;3、线圈;31、外侧圆周面;4、壳体;5、端盖;6、通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1,所述定子铁芯1的轭部构造有多条(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为一条或者至少两条)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沿所述定子铁芯1的轴向贯通其轴向两端,且所述冷却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定子铁芯1的轴向中间向轴向两端递减。该技术方案中的冷却流道不再是现有技术中的沿定子铁芯的轴向相等的径向断面面积,而是面积中间向两端递减的设计,如此,在面积小的区域,定子铁芯的开孔较小,能够防止由于开孔过大导致铁芯局部铁耗激增导致的局部磁密增加,进而能够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转矩密度以及稳定性,同时在面积大的区域则能够保证冷却介质的流量,进而保证对电机的定子铁芯的有效冷却。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铁芯1上还构造有冷却介质引入流道2,所述冷却介质引入流道2处于所述定子铁芯1的轴向中间位置且与所述冷却流道贯通,也即所述冷却介质引入流道2与所述冷却流道的截面面积大的位置相贯通,一方面能够保证冷却介质进入量的足够,进而保证冷却效果,另一方面,冷却介质(例如为压缩空气)只从中间流入,由所述定子铁芯1的中间位置向轴端位置流动,因两侧流道逐渐变窄,间接增大冷却气流压力,提升流速,气流喷出效率更高,散热能力更强。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流道包括处于所述轴向中间位置的等径段11、处于所述等径段11的一端的第一锥孔段12、处于所述等径段11的另一端的第二锥孔段13,而最
好的,所述第一锥孔段12、第二锥孔段13分别与所述等径段11直接连接。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流道的横断面为圆形,以能够便利所述冷却流道的构造过程,所述等径段11的直径为c,所述第一锥孔段12具有与所述等径段11对接的第一锥孔大口,所述第一锥孔大口的直径为b,b≥c;和/或,所述等径段11的直径为c,所述第二锥孔段13具有与所述等径段11对接的第二锥孔大口,所述第二锥孔大口的直径为a,a≥c,防止所述第一锥孔段12与所述等径段11连接的部位以及所述第二锥孔段13与所述等径段11连接的部位产生的凸台对冷却介质的流动造成阻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孔段12具有第一锥孔小口,所述第一锥孔小口的直径为d,d/b≤0.8;和/或,所述第二锥孔段13具有第二锥孔小口,所述第二锥孔小口的直径为e,e/a≤0.8,如此能够保证所述冷却流道的构造设置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的同时还会防止电机局部磁密过高。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孔小口的孔口具有倒角,从而使所述第一锥孔小口成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1),所述定子铁芯(1)的轭部构造有多条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沿所述定子铁芯(1)的轴向贯通其轴向两端,且所述冷却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定子铁芯(1)的轴向中间向轴向两端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1)上还构造有冷却介质引入流道(2),所述冷却介质引入流道(2)处于所述定子铁芯(1)的轴向中间位置且与所述冷却流道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包括处于所述轴向中间位置的等径段(11)、处于所述等径段(11)的一端的第一锥孔段(12)、处于所述等径段(11)的另一端的第二锥孔段(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的横断面为圆形,所述等径段(11)的直径为c,所述第一锥孔段(12)具有与所述等径段(11)对接的第一锥孔大口,所述第一锥孔大口的直径为b,b≥c;和/或,所述等径段(11)的直径为c,所述第二锥孔段(13)具有与所述等径段(11)对接的第二锥孔大口,所述第二锥孔大口的直径为a,a≥c。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孔段(12)具有第一锥孔小口,所述第一锥孔小口的直径为d,d/b≤0.8;和/或,所述第二锥孔段(13)具有第二锥孔小口,所述第二锥孔小口的直径为e,e/a≤0.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勐张芳龚高李广海梁建东胡雄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