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腔旋流固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08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腔旋流固液分离器,包括顶部密封连接的外腔和内腔,在外腔与内腔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外腔上部为直筒,下部为锥形筒,外腔上部设有进液口,底部设有外腔排砂口;内腔上部和下部为直筒、中部为锥形筒,在内腔的中部锥形筒与底部直筒连接处设置有桥式分流盘,在桥式分流盘的中央垂直设有中心引流管,中心引流管通过设置在桥式分流盘内部的横向引流通道与环形空间连接,在桥式分流盘上设有与横向引流通道错开的纵向排砂口,在内腔的上部直筒内设有螺旋肋板,内腔的下部直筒底口设置为内腔排砂口,在内腔顶部设置有滤网和排液口,外腔和内腔顶部端盖上安装有搅拌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分离小粒径泥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分离小粒径泥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分离小粒径泥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腔旋流固液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器,特别是一种双层腔旋流固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固液分离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固相物与流体的分离。传统的固液分离器按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过滤式,将固液混合物引入滤网等过滤装置,阻挡固相物通过,进而实现固液分离;第二类是离心式,将固液混合物引入离心装置产生涡流,由于密度差异,固相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至液体外围,配合重力作用沉降实现固液分离。过滤式的固液分离器需要定期清理过滤装置,因为固相物被滤网阻挡后沉积在滤网的滤孔内,造成过滤装置堵塞,液体无法通过,清理和更换过滤装置造成成本增加、效率降低。常规离心式固液分离器更适用于大颗粒固相物的分离,小颗粒固相物在涡流中易被液体携带而无法沉降,分离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小粒径泥砂分离的双层腔旋流固液分离器,能够高效分离小粒径泥砂。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腔旋流固液分离器,包括顶部密封连接的外腔和内腔,在所述外腔与所述内腔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所述外腔上部为直筒,下部为锥形筒,所述外腔上部设有进液口,底部设有外腔排砂口;所述内腔上部和下部为直筒、中部为锥形筒,在所述内腔的中部锥形筒与底部直筒连接处设置有桥式分流盘,在所述桥式分流盘的中央垂直设有中心引流管,所述中心引流管通过设置在所述桥式分流盘内部的横向引流通道与所述环形空间连接,在所述桥式分流盘上设有与所述横向引流通道错开的纵向排砂口,在所述内腔的上部直筒内设有螺旋肋板,所述内腔的下部直筒底口设置为内腔排砂口,在所述内腔顶部设置有滤网和排液口,所述外腔和所述内腔顶部端盖上安装有搅拌机。
[0005]所述横向引流通道有4条,沿径向设置,沿周向分布;在相邻的两条所述横向引流通道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纵向排砂口。
[0006]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双层腔结构,增加了固液混合物在装置内的泄流通道,进液口、外腔上、下部交界处以及中心引流管出口处流动面积扩大,流速降低,便于固相颗粒依靠重力沉降,利用桥式分流盘上的横向引流通道将固液混合物引入内腔进行进一步的旋转分离,螺旋肋板便于引流固相颗粒沿内腔壁沉降,液体进入排液口前经滤网过滤,实现固液混合物彻底分离。该装置对于小粒径泥砂分离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的桥式分流盘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0]图中:1、外腔;2、内腔;3、入液口;4、外腔排砂口;5、内腔排砂口;6、纵向排砂口;7、横向引流通道;8、桥式分流盘;9、中心引流管;10、螺旋肋板;11、滤网;12、排液口;13、搅拌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2]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双层腔旋流固液分离器,包括顶部密封连接的外腔1和内腔2,在所述外腔1与所述内腔2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所述外腔1上部为直筒,下部为锥形筒,所述外腔1上部设有进液口3,底部设有外腔排砂口4;所述内腔2上部和下部为直筒、中部为锥形筒,在所述内腔2的中部锥形筒与底部直筒连接处设置有桥式分流盘8,在所述桥式分流盘8的中央垂直设有中心引流管9,所述中心引流管9通过设置在所述桥式分流盘8内部的横向引流通道7与所述连接,在所述桥式分流盘8上设有与所述横向引流通道7错开的纵向排砂口6;在所述内腔2的上部直筒内设有螺旋肋板10,所述内腔2的下部直筒底口设置为内腔排砂口5,在所述内腔2顶部设置有滤网11和排液口12,所述外腔1和所述内腔2顶部端盖上安装有搅拌机13。
[00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引流通道7有4条,沿径向设置,沿周向分布;在相邻的两条所述横向引流通道7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纵向排砂口6,所有所述纵向排砂口6对称布置在所述桥式分流盘8上,结构稳固可靠。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5]请参阅图3,固液混合物经过进液口3进入外腔与内腔之间的环形空间,混合流体向下流动过程中固相颗粒由于重力作用发生沉降、析出,未分离出的固相颗粒在流体携带作用下依次经过横向引流通道7、中心引流管9进入内腔2内部,搅拌机13旋转形成涡流,固相颗粒由于密度较大被甩至内腔内壁并沿着螺旋肋板10向内腔底部沉降,经过纵向排砂口6和内腔排砂口5排出,旋流分离后的液体经滤网11将内部的固相颗粒进一步过滤,然后进入排液口12排出。
[0016]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腔旋流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密封连接的外腔和内腔,在所述外腔与所述内腔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所述外腔上部为直筒,下部为锥形筒,所述外腔上部设有进液口,底部设有外腔排砂口;所述内腔上部和下部为直筒、中部为锥形筒,在所述内腔的中部锥形筒与底部直筒连接处设置有桥式分流盘,在所述桥式分流盘的中央垂直设有中心引流管,所述中心引流管通过设置在所述桥式分流盘内部的横向引流通道与所述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健华吴华晓尚宝兵周玉刚方涛赵顺超李越于法浩孙超王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