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49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包括布水管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通过法兰和穿墙套管与沉淀池侧壁连接,所述布水管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孔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结构的末端设置有冲洗水管结构,所述冲洗水管结构上设有阀门结构,便于维护清理布水管堵塞物的自动清洗,靠近所述冲洗水管结构的端头位置设置有末端盲法兰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的上方设置有斜管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的下方设置有泥斗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通过支撑件连接在所述沉淀池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斜管沉淀池布水区进水堵塞及污泥沉降不均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布水装置,优化布水效果,保证沉淀池处理效果。保证沉淀池处理效果。保证沉淀池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沉淀池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斜管斜板式沉淀池的结构与一般沉淀池相同,是由进口、沉淀区、出口与集泥区四个部分组成,只是在沉淀区设置有许多斜管或斜板,水流从水平方向进入沉淀池,进水区主要有穿孔墙,缝隙墙和下向流斜管进水等形式,使水流在池宽方向上布水均匀,在池长方向上形成水平推流,其要求和设计布置与平流式沉淀池相同,当斜管沉淀池处理水量较大或固体负荷较高的时候,池内水流方向宏观上为推流式,导致越靠近进水区的前端,污泥负荷越高,污泥量越大,且斜板沉淀池一般不设行走式刮/吸泥设备,容易堵塞或污泥沉降不均,导致沉淀池前端泛泥,影响沉淀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包括布水管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通过法兰和穿墙套管与沉淀池侧壁连接(原水根据计算的流量和流速进入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孔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末端设置有冲洗水管结构,所述冲洗水管结构上设有阀门结构,靠近所述冲洗水管结构的端头位置设置有末端盲法兰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的上方设置有斜管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的下方设置有泥斗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通过支撑件连接在所述沉淀池侧壁上。
[000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布水管结构上设置的若干个所述开孔结构均呈斜向下45
°
进行交错开孔。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布水管结构的数量不少于2支,所述布水管结构的尺寸不小于DN100。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开孔结构的孔径为15~30mm,所述开孔结构的孔间距要求300~600mm。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泥斗结构呈若干个连续连接的三角形结构。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水装置的整体材质包括UPVC、PP和ABS塑料材质或碳钢和不锈钢材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斜管沉淀池布水区进水堵塞及排泥不均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布水装置,优化布水效果,保证沉淀池处理效果,使池内的水流实现全池范围的均匀上升,使斜板/斜管区的沉淀效果得到充分利用,污泥在全池范围内沉降均匀,保证处理效果,并设冲洗管,可以定期对布水装置,便于维护时对装置进行清洗,这样的设计具有实用性强
和广阔的市场运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说明:1

布水管结构、2

法兰、3

穿墙套管、4

沉淀池侧壁、5

开孔结构、6

布水总管、7

冲洗水管结构、8

阀门结构、9

末端盲法兰结构、10

斜管结构、11

泥斗结构、12

三角形结构、13

出水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实施例一:
[00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包括布水管结构1,所述布水管结构1通过法兰2和穿墙套管3与沉淀池侧壁4连接,原水根据计算的流量和流速进入所述布水管结构1,所述布水管结构1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孔结构5,所述开孔结构5的孔径为15~30mm,所述开孔结构5的孔间距要求300~600mm,所述开孔结构5的数量及孔径根据孔口流速及颗粒物尺寸决定,所述布水管结构1有两根,两根所述布水管结构1通过布水总管6和所述穿墙套管3连接,所述穿墙套管3和所述沉淀池侧壁4连接。
[0019]所述布水管结构1远离所述穿墙套管3的末端设置有冲洗水管结构7,所述冲洗水管结构7上设有阀门结构8,便于维护清理所述布水管结构1中堵塞物的自动清洗,靠近所述冲洗水管结构1的端头位置设置有末端盲法兰结构9,所述布水管结构1的上方设置有斜管结构10,所述布水管结构1的下方设置有泥斗结构11,所述泥斗结构11呈若干个连续连接的三角形结构12。
[0020]所述布水管结构1上设置的若干个所述开孔结构5均呈斜向下45
°
进行交错开孔,原水从所述开孔结构5进入沉淀区,水流向上,经过所述斜管结构10,在所述斜管结构10内,颗粒物沉淀和水流分离,向下进入所述泥斗结构11,所述布水管结构1的尺寸不小于DN100,所述布水管结构1的尺寸根据处理的水量、悬浮物颗粒尺寸等参数综合计算后确定,进水装置的整体材质包括UPVC、PP和ABS塑料材质或碳钢和不锈钢材质,具体根据处理的水质确定。
[0021]沉淀区水流方向以及颗粒物沉降方向基本为垂直方向,可以有效解决颗粒物在沉淀区长度方向上沉降不均的问题,设置所述布水管结构1使池内的水流原先存在着的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优化为垂直方向;颗粒物原本的沉淀曲线优化为垂直方向,所述布水管结构1通过所述法兰2和穿过所述沉淀池侧壁4的所述穿墙套管3连接,便于安装维修,所述布水管结构1末端设有所述末端盲法兰结构9和冲洗水管结构7,便于清洗维护,最终处理过的水从出水槽结构13排出。
[0022]实施例二: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包括布水管结构1,所述布水管结构1通
过法兰2和穿墙套管3与沉淀池侧壁4连接,原水根据计算的流量和流速进入所述布水管结构1,所述布水管结构1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孔结构5,所述开孔结构5的孔径为15~30mm,所述开孔结构5的孔间距要求300~600mm,所述开孔结构5的数量及孔径根据孔口流速及颗粒物尺寸决定,所述布水管结构有1三根,三根所述布水管结构1单独设置,与所述沉淀池侧壁4上的所述穿墙套管3相连接。
[0024]所述布水管结构1远离所述穿墙套管3的末端设置有冲洗水管结构7,所述冲洗水管结构7上设有阀门结构8,便于维护清理所述布水管结构1中堵塞物的自动清洗,靠近所述冲洗水管结构1的端头位置设置有末端盲法兰结构9,所述布水管结构1的上方设置有斜管结构10,所述布水管结构1的下方设置有泥斗结构11,所述泥斗结构11呈若干个连续连接的三角形结构12。
[0025]所述布水管结构1上设置的若干个所述开孔结构5均呈斜向下45
°
进行交错开孔,原水从所述开孔结构5进入沉淀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水管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通过法兰和穿墙套管与沉淀池侧壁连接,所述布水管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孔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远离所述穿墙套管的末端设置有冲洗水管结构,所述冲洗水管结构上设有阀门结构,靠近所述冲洗水管结构的端头位置设置有末端盲法兰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的上方设置有斜管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的下方设置有泥斗结构,所述布水管结构通过支撑件连接在所述沉淀池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沉淀池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结构上设置的若干个所述开孔结构均呈斜向下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怡勤吉宏习昌雄龚小娟牛丽雯马骁江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