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86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包括:主体,主体内部设有蓄热机构,主体在蓄热机构外设有回收机构,主体底部一端设有进气机构,主体底部远离进气机构一端设有排废机构,蓄热机构包括第一蓄热腔和第二蓄热腔,第一蓄热腔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蓄热砖,第二蓄热腔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蓄热砖,回收机构包括循环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水泵抽取水进入水箱中,将水进行循环,吸收装置内部的热量,便于余热的回收;通过废气热量回收罐回收螺旋管内部废气的热量,使用螺旋管,便于增加吸热的长度和面积;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减少水箱的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减少噪音的产生。减少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


[0001]本实用涉及余热回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

技术介绍

[0002]蓄热室是热风炉进行热交换用的设备,主要通过使用蓄热用的介质,将热量积蓄起来并放出,帮助余热进行回收。
[0003]现有的蓄热室中有部分热量被浪费,缺少对废气等热量进行回收的装置,装置中燃烧室内部大量的热量无法回收,被浪费,无法将热量进行充分有效的回收,含有热量的废气排放,容易影响环境的安全,造成温室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蓄热室中有部分热量被浪费,缺少对废气等热量进行回收的装置,装置中燃烧室内部大量的热量无法回收,被浪费,无法将热量进行充分有效的回收,含有热量的废气排放,容易影响环境的安全,造成温室效应,现提供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通过水泵抽取水进入水箱中,将水进行循环,吸收装置内部的热量,便于余热的回收;通过废气热量回收罐回收螺旋管内部废气的热量,使用螺旋管,便于增加吸热的长度和面积;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减少水箱的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设有蓄热机构,所述主体在蓄热机构外设有回收机构,所述主体底部一端设有进气机构,所述主体底部远离进气机构一端设有排废机构,所述蓄热机构包括第一蓄热腔和第二蓄热腔,所述第一蓄热腔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蓄热砖,所述第二蓄热腔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蓄热砖,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循环腔。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蓄热腔和第二蓄热腔开设在主体内部,所述主体内部在第一蓄热腔和第二蓄热腔顶部设有燃烧室,所述主体在燃烧室中间固定连接有燃烧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腔开设在主体内壁中间,所述循环腔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进水管穿过水箱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远离水箱一端固定连接在循环腔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机构包括第一鼓风机,所述第一鼓风机固定连接在主体底部固定柱一端,所述第一鼓风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穿过主体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蓄热砖,所述第一管道远离第一鼓风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穿过主体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蓄热砖,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磁阀。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废机构包括第二鼓风机,所述第二鼓风机固定连接在主体底部固定柱一端,所述第二鼓风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废气管和第二废气管,所述第一废气管和第二废气管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蓄热砖和第一蓄热砖,所述第一废气管和第二废气管上均螺栓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鼓风机排气管固定连接有废气热量回收罐,所述第二鼓风机排气管穿过废气热量回收罐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管,所述废气热量回收罐一端管道连接有循环腔。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水泵抽取水进入水箱中,将水进行循环,吸收装置内部的热量,便于余热的回收;通过废气热量回收罐回收螺旋管内部废气的热量,使用螺旋管,便于增加吸热的长度和面积;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减少水箱的振动,减少噪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的回收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的废气热量回收罐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的第一蓄热砖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2、蓄热机构;21、第一蓄热腔;22、第二蓄热腔;23、第一蓄热砖;24、第二蓄热砖;25、燃烧器;3、回收机构;31、循环腔;32、进水管;33、水箱;34、水泵;35、支撑座;4、进气机构;41、第一鼓风机;42、第一管道;43、第二管道;44、第一电磁阀;5、排废机构;51、第二鼓风机;52、第一废气管;53、第二废气管;54、第二电磁阀;55、螺旋管;56、废气热量回收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一
[0020]请结合参阅图1

4,本技术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包括:主体1,主体1内部设有蓄热机构2,便于蓄热,主体1在蓄热机构2外设有回收机构3,主体1底部一端设有进气机构4,主体1底部远离进气机构4一端设有排废机构5,蓄热机构2包括第一蓄热腔21和第二蓄热腔22,第一蓄热腔2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蓄热砖23,第二蓄热腔2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蓄热砖24,回收机构3包括循环腔31,便于回收热量。
[0021]具体的,第一蓄热腔21和第二蓄热腔22开设在主体1内部,主体1内部在第一蓄热腔21和第二蓄热腔22顶部设有燃烧室,主体1在燃烧室中间固定连接有燃烧器25,循环腔31开设在主体1内壁中间,循环腔31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2,进水管32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33,进水管32穿过水箱33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34,水箱3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5,支撑座35远离水箱33一端固定连接在循环腔31内部,通过水泵34抽取水进入水箱33中,将水进行循环,吸收装置内部的热量,便于余热的回收,进气机构4包括第一鼓风机41,第一鼓风机41固定连接在主体1底部固定柱一端,第一鼓风机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42,第一管道42穿过主体1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蓄热砖23,第一管道42远离第一鼓风机4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43,第二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部设有蓄热机构(2),所述主体(1)在蓄热机构(2)外设有回收机构(3),所述主体(1)底部一端设有进气机构(4),所述主体(1)底部远离进气机构(4)一端设有排废机构(5),所述蓄热机构(2)包括第一蓄热腔(21)和第二蓄热腔(22),所述第一蓄热腔(2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蓄热砖(23),所述第二蓄热腔(2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蓄热砖(24),所述回收机构(3)包括循环腔(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腔(21)和第二蓄热腔(22)开设在主体(1)内部,所述主体(1)内部在第一蓄热腔(21)和第二蓄热腔(22)顶部设有燃烧室,所述主体(1)在燃烧室中间固定连接有燃烧器(2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转送再利用结构的蓄热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腔(31)开设在主体(1)内壁中间,所述循环腔(31)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2),所述进水管(32)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33),所述进水管(32)穿过水箱(33)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34),所述水箱(3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5),所述支撑座(35)远离水箱(33)一端固定连接在循环腔(31)内部。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怡杨岳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