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68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包括:X方向行走系统,所述行走装置阵列分布在机盒上,行走装置咬合在模板轨道上,并利用模板轨道带动机盒进行X方向行走;Y方向行走系统,所述Y方向行走系统在机盒内部设置有多组往复周期移动结构,往复周期移动结构连接在滑块机盒上,利用往复周期移动结构带动滑块机盒进行Y方向行走;Z方向行走系统,所述Z方向行走系统上设置有涡轮组结构带动移动的蜗杆;X方向行走系统、Y方向行走系统和Z方向行走系统的三轴向自由度行走系统,代替工人进行施工防止工人因操作失误出现生命危险;机器规划路线,避免了会出现大的偏差。偏差。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机械振捣,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0003]1)内部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
[0004]其缺点在于不适用于配筋特别稠密、厚度很薄的结构和构件,而闸室墙恰好是这种构件;且受振捣时间限制,一般工作时间在2.5

3s,采用高频振捣可减少时间,但至少大于10s,在工作时,时间不能够做到完全的精确控制,若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时间过长,将会导致离析,这些都将直接影响闸室墙质量,且一般闸室墙现场施工人员不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对时间的把握不一定会十分准确。
[0005]2)表面振动器(平板振动器)
[0006]其缺点在于使用前需划分区域,因闸室墙为坞式结构,故区域形状不规则,则将会导致各区域振捣次数不一致;且其移动间距应覆盖上次振捣距离的5cm,使得振捣棒振捣范围利用率低,影响工程工期,将直接影响船闸工程是否顺利完成;且需要将带偏心块的电动振动器安装在钢膜或者模板上,在高频振捣下,容易对模板造成伤害,且影响对拉螺栓的精度,易造成模板与钢筋笼配合不紧密;其只适用于振捣面积大、厚度小的结构和现浇楼板、地坪、预制板,又闸室墙为精密化构件,故此法不适用于配筋特别稠密、形状不规则的闸室墙。
[0007]3)外部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
[0008]其缺点在于只适用于钢筋较密、厚度在30cm以下的墙柱梁、密度、厚度小的场合,而一般闸室墙厚度都在两米以上,故此法不适合闸室墙工况;且使用时模板应固定,需将带偏心块的电动振动器用螺栓固定在模板外侧,在高频振捣下,容易对模板造成伤害,且影响对拉螺栓的精度,易造成模板与钢筋笼配合不紧密,将直接影响闸室墙外形和质量。
[0009]4)振动台
[0010]其缺点在于只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振捣以及实验室制作试块的捣实,不适合闸室墙中混凝土震捣。
[0011]在一般的施工工况中,闸室全长长度约为几百米,且闸室大多数采用坞式结构。闸室墙是整个船闸运输航道中最重要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输航道能否顺利完工,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现有振捣技术的不完善、质量要求高,施工需花费较长时间,直接影响到水运工作的是否顺利,因此在保证闸室墙质量的条件下,尽可能节省工期、减少劳动力、提高闸室墙质量和安全系数,尽快实现航道通航目标,带来社会效益,是我们追求更加幸福美满生活的目标。
[0012]目前,船闸施工现场依然采用的是人工振捣的方式,人工振捣是指:现场由于缺少机械和工程量不大的原因,在塑性混凝土时,工人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振捣的方法。
[0013]对于一般船闸闸室墙的振捣,因为现场施工环境的限制,工人只能深入到十几米
深的闸室墙模板内部,进行一边浇筑一边振捣的工作方式,夏季工作时,闸室墙模板内部温度极高,将会对工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且由于闸室墙采用坞式结构,人工振捣不能对一些死角进行有效振捣,故闸室墙质量和安全系数会出现一些问题,同时采用人工振捣振捣进度慢,施工工效低,劳动量消耗大,且闸室墙内部全是钢筋,并无可以给工人工作的平台,工人只能借助安全绳进行工作,如果操作不当,极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包括:
[0016]X方向行走系统,其上设置有多个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阵列分布在机盒上,行走装置咬合在模板轨道上,并利用模板轨道带动机盒进行X方向行走;
[0017]Y方向行走系统,其安装在机盒内部,所述Y方向行走系统在机盒内部设置有多组往复周期移动结构,往复周期移动结构连接在滑块机盒上,利用往复周期移动结构带动滑块机盒进行Y方向行走;
[0018]Z方向行走系统,其安装在滑块机盒内部,所述Z方向行走系统上设置有涡轮组结构带动移动的蜗杆,蜗杆在远离滑块机盒一端安装有可调节振捣棒旋转结构,可调节振捣棒旋转结构利用蜗杆和涡轮组结构配合进行Z方向行走。
[0019]X方向行走系统、Y方向行走系统和Z方向行走系统的三轴向自由度行走系统,代替工人进行施工,机器可进入十几米深闸室墙,防止工人因操作失误出现生命危险;机器规划路线,避免了工人师傅技术有限,振捣过程难免会出现未振捣地方,且对于每一处的振捣次数难免会出现大的偏差;对于一些边边角角,通过可调节振捣棒旋转机构,配合三轴向自由度行走系统,可实现对任意位置、任意角落的振捣;进而,可适用于钢筋笼密度大、振捣区域不规则、工量大、工况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的闸室墙;可适用于施工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工程量大、精度高、安全性高的场合;可极大的减少工期,提高施工速度;可减少施工人员数量,减少不必要的劳动量损失;震捣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都由装备自动化完成,全程不需要人员参与;可适用不同种结构形状的工况,利用率高,装备可被反复利用,节省成本。
[0020]解决了对于闸室墙质量的保证存在随机性,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有限,且闸室墙呈坞式结构,凭借现有设备和操作人员不能做到对闸室墙内每一处进行振捣;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深入到十几米深的闸室墙底部进行振捣,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人工振捣进度慢,施工工效低,劳动量消耗大的问题。
[0021]在本技术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中:所述行走装置通过螺栓连接在机盒上,行走装置上设置有行走轮,而行走轮咬合在模板轨道上;模板轨道铺设在闸室墙模板上。
[0022]其中,行走装置设置有四个,其位置位于机盒下端四个受力最大处,而行走装置的数量并不局限于设置有四个,还可以是两个、六个、八个、十个.......只要能满足其位置位于机盒下端四个受力最大处即可,优选的所述行走装置设置有四个。
[0023]在本技术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中:所述Y方向行走系统上设有的往复周期移动结构上设置有电机Ⅱ,电机Ⅱ上转动连接有滚珠丝杠;
[0024]滚珠丝杠上螺丝传动连接有滑轨滑块,滑轨滑块固定在滑块机盒。
[0025]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珠丝杠一端通过尾端固定支座转动连接在机盒上,另一端穿插通过中断固定支座,并利用中断固定支座转动连接在机盒上。
[0026]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Ⅱ和滚珠丝杠之间设置有联轴器和转轴Ⅱ;联轴器上设置有轴承。
[0027]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轨滑块配合蜗杆开设有穿插孔。
[0028]在本技术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中:所述Z方向行走系统上设置有的涡轮组结构上设有涡轮,涡轮固定在转轴Ⅰ上;
[0029]在涡轮一侧的转轴Ⅰ上固定有直齿圆柱齿轮Ⅰ,直齿圆柱齿轮Ⅰ啮合有直齿圆柱齿轮Ⅱ;
[0030]直齿圆柱齿轮Ⅱ固定在电机Ⅰ的输出轴上。
[0031]在本技术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中:所述可调节振捣棒旋转结构上设有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方向行走系统,其上设置有多个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阵列分布在机盒上,行走装置咬合在模板轨道上,并利用模板轨道带动机盒进行X方向行走;Y方向行走系统,其安装在机盒内部,所述Y方向行走系统在机盒内部设置有多组往复周期移动结构,往复周期移动结构连接在滑块机盒上,利用往复周期移动结构带动滑块机盒进行Y方向行走;Z方向行走系统,其安装在滑块机盒内部,所述Z方向行走系统上设置有涡轮组结构带动移动的蜗杆,蜗杆在远离滑块机盒一端安装有可调节振捣棒旋转结构,可调节振捣棒旋转结构利用蜗杆和蜗轮组结构配合进行Z方向行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通过螺栓连接在机盒上,行走装置上设置有行走轮,而行走轮咬合在模板轨道上;模板轨道铺设在闸室墙模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室墙混凝土智能振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苏颖浦玉学王静峰余梦郑金辉刘春梅过令郭大锤李长春陈标张宾杨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