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12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包括:输入端座、输出端座、径向补偿装置和轴向补偿装置;所述输入端座设置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端座通过所述径向补偿装置与所述输出端座连接,所述轴向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输出端座上,且所述输出端座通过所述轴向补偿装置与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输入端座和输出端座会通过径向补偿装置自动进行角度调整,防止因为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在同一中心轴线上导致断轴的情况出现,另外通过轴向补偿装置可以在联轴器补偿径向及角度偏差时,为轴向提供可串动余量,保证被连接两轴不受轴向推力。受轴向推力。受轴向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


[0001]本技术涉及联轴器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可见的万向联轴器都是采用双轴连接以实现角度调整的,但是对于不在同一轴线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二者皆不能移动,因此联轴器在旋转的时候需要不停的进行角度变换以适应固定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但是在万向联轴器角度持续变换的时候,联轴器与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连接处也会持续伸缩滑动,而对于这种轴向的补偿并没有人去考虑,因此导致万向联轴器所能适应的角度都较小并且损耗极高,而且对于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轴向距离发生改变的情况则只能听之任之,等联轴器损坏了直接进行更换,即增加生产成本又需要耗费人工对联轴器进行更换。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包括:输入端座、输出端座、径向补偿装置和轴向补偿装置;所述输入端座设置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端座通过所述径向补偿装置与所述输出端座连接,所述轴向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输出端座上,且所述输出端座通过所述轴向补偿装置与输出轴连接。
[0005]优选的是,所述输入端座包括输入管和输入卡件;所述输入卡件设置在所述输入管的端部,所述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输入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所述输入管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设置有第一定位螺钉,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入管插接,所述输入卡件为C形,所述输入卡件的前壁和后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转轴孔,所述输入卡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孔与所述径向补偿装置连接。
[0006]优选的是,所述输出端座包括传动轴套和输出卡件;所述输出卡件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套的端部,所述输出卡件通过所述传动轴套与所述轴向补偿装置连接,所述输出卡件为C形,所述输出卡件的顶壁和底壁均设置有第二转轴孔,所述输出卡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孔与所述径向补偿装置连接。
[0007]优选的是,所述轴向补偿装置包括传动轴管和输出管;所述传动轴管设置在所述输出管的端部,所述传动轴管与所述传动轴套插接,所述输出管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输出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定位孔内设置有第二定
位螺钉,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出管插接。
[0008]优选的是,所述径向补偿装置包括水平轴组、竖直轴组和连接组;所述竖直轴组设置在所述连接组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水平轴组贯穿所述连接组,所述连接组通过水平轴组与所述第一转轴孔连接,所述连接组通过所述竖直轴组与所述第二转轴孔连接。
[0009]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组包括水平管和两个竖直旋转轴;所述竖直旋转轴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管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水平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环槽,所述水平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内设置有第三定位螺钉,所述竖直轴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旋转轴上,所述水平轴组贯穿所述水平管并通过所述第三固定螺钉与所述水平管连接。
[0010]优选的是,所述竖直轴组包括竖直滑套和卡接盘;所述竖直滑套设置在所述竖直旋转轴上,所述卡接盘的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卡接盘上设置有竖直轴孔,并且所述竖直轴孔贯穿所述凸台,所述竖直旋转轴通过所述竖直滑套与所述竖直轴孔连接,所述卡接盘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转轴孔连接。
[0011]优选的是,所述水平轴组包括水平滑套和水平旋转轴;所述水平滑套设置在所述水平管内,所述水平旋转轴贯穿所述水平滑套和第一转轴孔,且所述水平旋转轴通过所述水平滑套与所述水平管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输入卡件的前壁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水平旋转轴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输入卡件通过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卡槽之间的配合与所述水平旋转轴连接,所述水平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台,所述水平旋转轴的端部通过卡台与所述输入卡件的后壁连接。
[0013]优选的是,所述传动轴套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传动轴套通过定位弹簧与所述输出管连接。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当输入轴与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发生角度偏移不在同一轴线上的时候,与输入轴连接的输入端座和与输出轴连接的输出端座会通过径向补偿装置自动进行角度调整,可以在保证输入轴与输出轴无论处于什么角度都可以进行角度的自动调节补偿,防止因为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在同一中心轴线上导致断轴的情况出现,另外通过轴向补偿装置可以在联轴器补偿径向及角度偏差时,为轴向提供可串动余量,保证被连接两轴不受轴向推力,另外通过轴向补偿装置可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的时候,自动调节轴向补偿装置和输出端座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轴向的长度调整和补偿,可以有效防止联轴器从输入轴和输出轴上脱落,除此之外为了适应间距较大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在轴向补偿装置和输出端座之间还设置有可以拆卸的定位弹簧,用来对轴向补偿装置进行位置限定作用,防止输出轴的轴向位移过大导致轴向补偿装置从输出端座中脱落,同时还可以防止在进行轴向补偿调整的时候轴向补偿装置冲击输出端座的速度过快力量过大导致输出端座和轴向补偿装置损坏,当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轴线移动距离较小所需的轴向补偿距离较小的时候可以将定位弹簧拆除,以降低联轴器的生产成本和复杂程度。
[0016]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
理解。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输入端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输出端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径向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水平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水平管的剖视图。
[0025]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中水平管的剖视图。
[0026]图中:1输入端座、11输入管、12输入卡件、13第一定位孔、14第一定位螺钉、15第一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座(1)、输出端座(2)、径向补偿装置(3)和轴向补偿装置(4);所述输入端座(1)设置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入端座(1)通过所述径向补偿装置(3)与所述输出端座(2)连接,所述轴向补偿装置(4)设置在所述输出端座(2)上,且所述输出端座(2)通过所述轴向补偿装置(4)与输出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座(1)包括输入管(11)和输入卡件(12);所述输入卡件(12)设置在所述输入管(11)的端部,所述输入管(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3)和第一定位槽(15),所述第一定位槽(15)设置在所述输入管(1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定位孔(13)设置在所述输入管(11)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5)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孔(13)内设置有第一定位螺钉(14),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入管(11)插接,所述输入卡件(12)为C形,所述输入卡件(12)的前壁和后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转轴孔(16),所述输入卡件(1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孔(16)与所述径向补偿装置(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座(2)包括传动轴套(21)和输出卡件(22);所述输出卡件(22)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套(21)的端部,所述输出卡件(22)通过所述传动轴套(21)与所述轴向补偿装置(4)连接,所述输出卡件(22)为C形,所述输出卡件(22)的顶壁和底壁均设置有第二转轴孔(23),所述输出卡件(22)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孔(23)与所述径向补偿装置(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补偿装置(4)包括传动轴管(41)和输出管(42);所述传动轴管(41)设置在所述输出管(42)的端部,所述传动轴管(41)与所述传动轴套(21)插接,所述输出管(4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43)和第二定位槽(45),所述第二定位槽(45)设置在所述输出管(4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定位孔(43)内设置有第二定位螺钉(44),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出管(42)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补偿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补偿装置(3)包括水平轴组(31)、竖直轴组(32)和连接组(33);所述竖直轴组(32)设置在所述连接组(33)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水平轴组(31)贯穿所述连接组(3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男李宁潘博白羽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赛莱默欧洲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