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80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包含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及位于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之间的调光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可以划分为天窗区域和前挡区域,所述调光膜片覆盖天窗区域,在天窗区域内,所述调光膜片通过第一粘结层和第一透光板粘结,通过第二粘结层和第二透光板粘结,在前挡区域内,所述第一透光板通过前挡粘结层和第二透光板粘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二合一功能玻璃将前挡玻璃和天窗玻璃合为一体,无需原本的前挡玻璃和天窗玻璃之间的钣金,提高了外观的整体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功能玻璃的天窗区域中还设有调光膜片,可以通过控制调光膜片来实现遮阳的目的。以通过控制调光膜片来实现遮阳的目的。以通过控制调光膜片来实现遮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

技术介绍

[0002]现常规配置汽车的前挡与车顶天窗为分开的两部分,由汽车A柱顺延至车顶,前挡为一块可见光透射率大于70%的夹层玻璃,车顶的滑动窗一般为一块黑色的钢化玻璃,两块玻璃的衔接处靠汽车钣金部位支撑。传统带天窗汽车设计因传统玻璃生产制造上的难度及市场需求而诞生,目前随着汽车自动驾驶及汽车辅助驾驶各项技术的推广,解放了驾驶员的操作时间,客户市场的潜在驾驶需求在不断提升。
[0003]传统汽车玻璃前档和前天窗属于设计分为两部分,主机厂安装时需要进行两道作业顺序上的操作,天窗总成与汽车前挡玻璃一般涉及到两家供应商,需要在主机厂的装配线上分别进行专项的布局设计,同时需要配置更多的人员负责线上的安装,设备维护,物流运输,供应商管理等。
[0004]因设计因素,活动的天窗玻璃的尺寸不能过大,在天窗和前挡玻璃之间的钣金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来说,上层的钣金没有什么安全性能的作用,前风挡汽车玻璃中间有PVB粘结层,外力撞击时,框架的安全系统无前挡玻璃系统高。考虑到外观问题,前挡,钣金与天窗玻璃一般为三种颜色,天窗在车的最上方,不利于汽车的审美展示。天窗在提供驾驶员上部可视空间的时候,还存在漏雨以及驾驶员操作失误,露天停车未关闭的现像,可能会对汽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覆盖天窗位置和前挡位置的二合一功能玻璃,且天窗位置的部分设置了可调光功能。
[0006]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包含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及位于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之间的调光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可以划分为天窗区域和前挡区域,所述调光膜片覆盖天窗区域,在天窗区域内,所述调光膜片通过第一粘结层和第一透光板粘结,通过第二粘结层和第二透光板粘结,在前挡区域内,所述第一透光板通过前挡粘结层和第二透光板粘结。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挡粘结层在靠近天窗区域的部分具有过渡遮阳带。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板在天窗区域和前挡区域的交界处具有印刷遮阳带。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挡粘结层的厚度大于第一粘结层与第二粘结层的厚度之和。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光膜片为PDLC、SPD、EC、LC中的至少一种。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光膜片由多个子膜片组合构成,每个子膜片可以被单独调控。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为一体成型制成的。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的透过率大于90%。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板外侧的四周表面具有油墨印刷区。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层、第二粘结层、前挡粘结层使用的是隔音材料。
[0017]本技术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的二合一功能玻璃将前挡玻璃和天窗玻璃合为一体,无需原本的前挡玻璃和天窗玻璃之间的钣金,提高了外观的整体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功能玻璃的天窗区域中还设有调光膜片,可以通过控制调光膜片来实现遮阳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整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结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结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结构剖视图;
[0023]标号说明:
[0024]1、第一透光板,2、第一粘结层,3、调光膜片,4、第二粘结层,5、前挡粘结层,6、第二透光板,7、过渡遮阳带,8、印刷遮阳带,S1、天窗区域,S2、前挡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是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如图1所示,在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包含第一透光板1、第二透光板6及位于第一透光板1和第二透光板6之间的调光膜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可以划分为天窗区域S1和前挡区域S2,所述调光膜片3覆盖天窗区域S1,在天窗区域S1内,所述调光膜片3通过第一粘结层2和第一透光板1粘结,通过第二粘结层4和第二透光板6粘结,在前挡区域S2内,所述第一透光板1通过前挡粘结层5和第二透光板6粘结。
[0028]本技术中的第一透光板1和第二透光板5优选常规的玻璃,可以是单片普通玻璃或钢化玻璃,也可以是夹层玻璃,还可以是有机玻璃,考虑到汽车的重量,第一透光板1和第二透光板5优选单片。第一透光板1、第二透光板5优选曲面玻璃,使用曲面玻璃的场合下可以得到适用于汽车的曲面功能夹层玻璃,此时第一透光板1、第二透光板5之间的其他层
叠层也都呈具有相应曲率的曲面状。可以理解的是,任何常规的透光材料在本专利技术中都有适用性,透光板的材料改变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本方案的实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光板1和第二透光板5至少一个在天窗区域S1的范围内选用深色的透光材料,使用深色透光材料的透光板透过率小于20%,通常颜色为黑色或灰色,从而降低天窗区域S1内整体的透过率。
[0029]本技术的二合一功能玻璃将前挡玻璃和天窗玻璃合为一体,无需原本的前挡玻璃和天窗玻璃之间的钣金,提高了外观的整体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通过将二合一功能划分为天窗区域S1和前挡区域S2,从而使其在视觉上有所区分。二合一功能玻璃的天窗区域S1中设有调光膜片3,可以通过控制调光膜片3来实现遮阳的目的,而前挡区域S2通常具有足够的透光率保证行车时候的视野。
[00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挡粘结层5在靠近天窗区域S1的部分具有过渡遮阳带7,即前挡粘结层5在靠近天窗区域S1的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深色部分,作为过渡遮阳带7,用于在行车时遮挡影响视线的上方光线。可以理解的是,过渡遮阳带7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粘结部分,紧密嵌入在前挡粘结层5和天窗区域S1中的材料之间。
[0031]本技术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包含第一透光板(1)、第二透光板(6)及位于第一透光板(1)和第二透光板(6)之间的调光膜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可以划分为天窗区域(S1)和前挡区域(S2),所述调光膜片(3)覆盖天窗区域(S1),在天窗区域(S1)内,所述调光膜片(3)通过第一粘结层(2)和第一透光板(1)粘结,通过第二粘结层(4)和第二透光板(6)粘结,在前挡区域(S2)内,所述第一透光板(1)通过前挡粘结层(5)和第二透光板(6)粘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粘结层(5)在靠近天窗区域(S1)的部分具有过渡遮阳带(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板(1)在天窗区域(S1)和前挡区域(S2)的交界处具有印刷遮阳带(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光天窗前挡二合一功能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粘结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乐乐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