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装置、颈椎牵引枕和颈椎牵引座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540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牵引装置、颈椎牵引枕和颈椎牵引座椅。颈椎牵引装置中设置有头部支撑体、颈椎牵引体、睡姿检测装置和控制器,能够通过控制器调节头部支撑体和颈椎牵引体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人的颈椎曲度。同时,通过调节头部支撑体和颈椎牵引体的高度能够调节对颈部的托举效果,避免了因枕芯老化造成对颈部托举效果的变化,能够确保枕头对颈部托举效果的长久一致性。该颈椎牵引装置应用于枕头、座椅等家居中,能够帮助人体保持自然的颈椎生理曲度,预防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对于颈椎生理曲度已经变直的患者,通过合理调节头部支撑体、下牵引体和上牵引体的高度,也能够对颈椎生理曲度起到纠正作用,帮助患者恢复自然的颈椎生理曲度。颈椎生理曲度。颈椎生理曲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椎牵引装置、颈椎牵引枕和颈椎牵引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椎牵引装置、颈椎牵引枕和颈椎牵引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加上很多人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不良习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颈椎疾病,颈椎疾病的患病人群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在各种颈椎疾病中,因为长期以不当姿势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原因所造成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呈现出越来越高发的态势。
[0003]为防止或纠正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市面上推出了能够使颈椎保持生理曲度的枕头。这类枕头设计有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度的枕面,使人体枕在枕头上时颈部能够被枕头托举起来而不至于悬空,从而使颈椎保持最佳生理曲度。针对已经发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有些枕头还专门通过加高托举部(枕头表面用于托举人体颈部的部位)的高度来纠正颈椎生理曲度。
[0004]然而,这类枕头由于托举部的高度固定不可调节,因此无法适应不同人的颈椎曲度。同时,枕芯材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老化,造成枕芯的弹性发生变化,因此枕头对颈部的托举效果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无法确保枕头对颈部托举效果的长久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牵引装置、颈椎牵引枕和颈椎牵引座椅,以解决现有枕头无法适应不同人的颈椎曲度以及无法确保对颈部的托举效果的长久一致性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头部支撑体、颈椎牵引体、睡姿检测装置和控制器,当人体平躺在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所述头部支撑体与所述人体的头部相对,以支撑所述人体的头部,所述颈椎牵引体与所述人体的颈部相对,以支撑和牵引所述人体的颈部;
[0008]所述头部支撑体高度可调,所述颈椎牵引体包括高度可调的下牵引体和重叠在所述下牵引体上方的高度可调的上牵引体,所述颈椎牵引体通过所述下牵引体和所述上牵引体支撑和牵引所述人体的颈部;
[0009]所述睡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平躺在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
[0010]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头部支撑体、所述下牵引体、所述上牵引体和所述睡姿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人体平躺在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调节所述头部支撑体、所述下牵引体和所述上牵引体的高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支撑体整体为弧形,所述颈椎牵引体整体为柱形,所述头部支撑体的两个端部分别紧靠所述颈椎牵引体的两个端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睡姿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压力传感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所述人体平躺在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所述两个压力传感装置分别与所述人体的左肩部和右肩部相对,以分别检测所述左肩部和所述右肩部的压力。
[0013]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和压力传导球,所述压力传导球压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上,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所述人体平躺在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人体压力通过所述压力传导球传递到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支撑体、所述下牵引体和所述上牵引体中的一个或多个为气囊。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支撑体、所述下牵引体和所述上牵引体均为气囊,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板、气泵和气路,所述气路与所述头部支撑体、所述下牵引体和所述上牵引体连接,所述控制板和所述气泵均与所述气路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还与所述睡姿检测装置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颈椎牵引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户能够通过所述控制面板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所述颈椎牵引装置的工作参数,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工作参数调节所述头部支撑体、所述下牵引体和所述上牵引体的高度。
[0017]一种颈椎牵引枕,包括枕芯,所述枕芯内部安装有如上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枕芯包括底托和枕体,所述颈椎牵引装置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枕体盖设在所述底托上。
[0019]一种颈椎牵引座椅,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内部安装有如上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颈椎牵引枕和颈椎牵引座椅,能够通过控制器调节头部支撑体和颈椎牵引体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人的颈椎曲度。同时,通过调节头部支撑体和颈椎牵引体的高度能够调节对颈部的托举效果,避免了因枕芯老化造成对颈部托举效果的变化,能够确保枕头对颈部托举效果的长久一致性。该颈椎牵引装置能够广泛应用于枕头、座椅等家居中,帮助人体在睡眠时保持自然的颈椎生理曲度,预防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同时,对于颈椎生理曲度已经变直的患者,通过合理调节颈椎牵引装置中头部支撑体、所述下牵引体和所述上牵引体的高度,也能够对颈椎生理曲度起到纠正作用,帮助患者恢复自然的颈椎生理曲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颈椎牵引装置及底托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颈椎牵引装置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力传感装置的压力检测原理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枕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头部支撑体1、颈椎牵引体4、睡姿检测装置10和控制器9。该颈椎牵引装置可应用于枕头、座椅等,用于支撑人体的头、颈部,同
时还能够对人体颈椎进行牵引,调节人体颈椎曲度。使用时,沿着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平躺在该颈椎牵引装置上,当人体平躺在颈椎牵引装置上时,头部支撑体1与人体的头部相对,以支撑人体的头部,颈椎牵引体4与人体的颈部相对,以支撑和牵引人体的颈部。
[0027]头部支撑体1高度可调,颈椎牵引体4包括高度可调的下牵引体2和重叠在下牵引体2上方的高度可调的上牵引体3,颈椎牵引体4通过下牵引体2和上牵引体3支撑和牵引人体的颈部。
[0028]睡姿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平躺在颈椎牵引装置上。控制器9与头部支撑体1、下牵引体2、上牵引体3和睡姿检测装置10连接。控制器9用于在人体平躺在颈椎牵引装置上时,调节头部支撑体1、下牵引体2和上牵引体3的高度。通过调节头部支撑体1的高度能够间接调节颈椎的角度,通过调节下牵引体2和上牵引体3的高度能够调节颈椎的曲度,从而实现对人体颈椎的调节。
[0029]在该颈椎牵引装置中,头部支撑体1整体为弧形,颈椎牵引体4整体为柱形,头部支撑体1的两个端部分别紧靠颈椎牵引体4的两个端部。如图所示,头部支撑体1的两个端部A、B分别靠近颈椎牵引体4的两个端部C、D。这样,在头部支撑体1与颈椎牵引体4之间会形成一个凹陷区14,头部枕在头部支撑体1上时,头部的一部分置于该凹陷区14,有助于固定头颈部位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支撑体、颈椎牵引体、睡姿检测装置和控制器,当人体平躺在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所述头部支撑体与所述人体的头部相对,以支撑所述人体的头部,所述颈椎牵引体与所述人体的颈部相对,以支撑和牵引所述人体的颈部;所述头部支撑体高度可调,所述颈椎牵引体包括高度可调的下牵引体和重叠在所述下牵引体上方的高度可调的上牵引体,所述颈椎牵引体通过所述下牵引体和所述上牵引体支撑和牵引所述人体的颈部;所述睡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平躺在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头部支撑体、所述下牵引体、所述上牵引体和所述睡姿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人体平躺在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调节所述头部支撑体、所述下牵引体和所述上牵引体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体整体为弧形,所述颈椎牵引体整体为柱形,所述头部支撑体的两个端部分别紧靠所述颈椎牵引体的两个端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睡姿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压力传感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所述人体平躺在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所述两个压力传感装置分别与所述人体的左肩部和右肩部相对,以分别检测所述左肩部和所述右肩部的压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包括压电薄膜传感器和压力传导球,所述压力传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细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真元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