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紧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24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栓紧固结构。该螺栓紧固结构包括具有螺纹孔的第一构件、具有螺栓插孔的第二构件、及插在螺栓插孔中并螺合在螺纹孔中而将上述两个构件紧固的螺栓,螺栓插孔具有开口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螺栓能够经由开口部从螺栓插孔中脱出,螺栓具备螺栓主体及螺栓头,螺栓主体具有与第一构件的朝向第二构件的面抵接的抵接面,第二构件的背离第一构件的面与螺栓头的法兰之间安装有移动垫片,该移动垫片可在螺栓主体的轴心线方向上移动,其两个端面中,没有弹性的端面与第二构件的背离第一构件的面抵接,有弹性的端面与螺栓头的法兰抵接。基于该结构,能够防止螺栓松动,同时,当受到外力作用时,该两个构件能容易地相互脱离。离。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栓紧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栓紧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汽车的仪表盘的内部,配置有仪表盘加强件。该仪表盘加强件具备加强件主体、和由螺栓紧固在该加强件主体上的仪表盘支撑构件。加强件主体沿车宽方向延伸。该加强件主体的两端分别与车身左右两侧的前柱(A柱)相连接。仪表盘支撑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该仪表盘支撑构件的上端、下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加强件主体、地板的通道加固构件固定连接。
[0003]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中将仪表盘支撑构件b的上端紧固在加强件主体a上的操作的立体图。图8中,箭头FR的方向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P的方向表示上方、箭头H的方向表示车宽方向。另外,图9是表示将仪表盘支撑构件b的上端紧固在加强件主体a上的状态下沿图8中的IX-IX线截面的部分截面图。如图8和图9所示,现有技术的螺栓紧固结构中,将形成在加强件主体a上的螺纹孔c与形成在仪表盘支撑构件b上的螺栓插孔d对准后,将螺栓e插入螺栓插孔d中并拧入螺纹孔c中,使螺栓e与加强件主体a的螺纹孔c内的母螺纹螺合,便可将仪表盘支撑构件b紧固在加强件主体a上。
[0004]另外,上述现有技术的螺栓紧固结构中,形成在螺栓e的螺栓头f上的法兰g与仪表盘支撑构件b的表面直接抵接。因而,对螺栓e施加圆周方向的旋拧力矩时,螺合在螺纹孔c上的螺栓e会向加强件主体a方向移动,从而使螺栓e的法兰g将仪表盘支撑构件b压向加强件主体a。即,对螺栓e施加旋拧力矩,则螺栓e会对仪表盘支撑构件b施加轴向力(参照图9中的箭头f1)。
[0005]另外,仪表盘支撑构件b的螺栓插孔d还具备朝着与该螺栓插孔d的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开口的开口部h。具体而言,该开口部h的开口方向朝着车辆前方,即,图9中的左侧。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正面碰撞载荷会作用在仪表盘支撑构件b上(参照图8和图9中的箭头f2),由于设有开口部h,螺栓e可经由开口部h从螺栓插孔d中脱出,而使仪表盘支撑构件b脱离加强件主体a。由此,能够避免作用在仪表盘支撑构件b上的正面碰撞载荷传递到加强件主体a上,从而能够防止加强件主体a断裂。
[0006]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螺栓紧固结构中,仪表盘支撑构件b挤压加强件主体a的轴向力(相互间的压力)越大,仪表盘支撑构件b与加强件主体a之间的抵接部分的摩擦力越大。即,对仪表盘支撑构件b进行螺栓紧固时,若对螺栓e施加较大的旋拧力矩,则上述轴向力较大,能够使仪表盘支撑构件b与加强件主体a在较大的压力下紧贴在一起,从而螺栓e不容易松动,但在此情况下,若车辆发生正面碰撞,则由于仪表盘支撑构件b与加强件主体a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仪表盘支撑构件b难以脱离加强件主体a。相反,若减小螺栓e对仪表盘支撑构件b施加的轴向力,则上述摩擦力会减小,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仪表盘支撑构件b容易脱离加强件主体a,但这样又可能导致螺栓e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螺栓将两个构件紧固的螺栓紧固结构,该螺栓紧固结构能够防止螺栓松动,同时,当受到外力作用时,该两个构件能容易地相互脱离。
[0008]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栓紧固结构,该螺栓紧固结构包括具有螺纹孔的第一构件、具有螺栓插孔的第二构件、及插在所述螺栓插孔中并螺合在所述螺纹孔中而将所述第二构件紧固在所述第一构件上的螺栓,所述螺栓插孔具有朝着与该螺栓插孔的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开口的开口部,在所述第一构件或所述第二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螺栓能够经由所述开口部从所述螺栓插孔中脱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具备形成有螺纹部的螺栓主体、及具有法兰的螺栓头,所述螺栓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构件的朝向所述第二构件的面抵接的抵接面,在所述第二构件的背离所述第一构件的面与所述螺栓头的法兰之间,安装有环形的移动垫片,该移动垫片被安装为,可在所述螺栓主体的轴心线方向上移动,其两个端面中,没有弹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构件的背离所述第一构件的面抵接,有弹性的端面与所述螺栓头的法兰抵接。
[0009]本技术的上述螺栓紧固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防止螺栓松动,同时,在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能容易地相互脱离。以下对其进行具体说明。
[0010]上述图9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结构中,螺栓e产生的轴向力全部通过法兰g施加到仪表盘支撑构件b上,然后再通过仪表盘支撑构件b传递到加强件主体a上,因而,仪表盘支撑构件b与加强件主体a相互间的压力较大。对此,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中,由于螺栓主体具有与第一构件的面抵接的抵接面,所以,螺栓产生的轴向力中,一部分不通过第二构件直接施加于第一构件,从而减轻了第二构件与第一构件之间的压力,使两个构件间的抵接部分的摩擦力减小,从而有利于两个构件相互脱离。另一方面,由于螺栓主体具有直接与第一构件抵接的抵接面,所以有利于抑制螺栓松动。
[0011]此外,由于在第二构件与螺栓头的法兰之间安装有移动垫片,该移动垫片可在螺栓主体的轴心线方向上移动,其两个端面中,没有弹性的端面与第二构件的面抵接,有弹性的端面与螺栓头的法兰抵接,所以,移动垫片与第二构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有利于螺栓与第二构件相互脱离;同时,螺栓与移动垫片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有利于抑制螺栓松动。
[0012]本技术的上述螺栓紧固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螺栓头的法兰与所述滑动垫片之间,安装有能够在所述螺栓主体的轴心线方向上弹性变形的环形的板簧构件。基于该结构,由于安装在螺栓头的法兰与滑动垫片之间的板簧构件可在螺栓主体的轴心线方向上弹性变形,所以当移动垫片与第二构件抵接之后,仍然可将螺栓朝着第一构件方向旋拧而进一步增大螺栓施加于第一构件的轴向力,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螺栓松动。与此同时,由板簧构件弹性支撑的移动垫片与第二构件之间的摩擦力随该轴向力增大而增大的幅度较小,因而,在第二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螺栓能够容易地从第二构件的螺栓插孔中脱出,从而第二构件能够容易地脱离第一构件。
[0013]另外,本技术的上述螺栓紧固结构中,较佳为,所述第一构件为车辆的仪表盘加强件的加强件主体,所述第二构件为由所述螺栓紧固在所述加强件主体上的仪表盘支撑构件,所述仪表盘支撑构件的螺栓插孔的开口部朝着车辆前方开口。基于该结构,能够防止
螺栓松动的同时,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而正面碰撞载荷作用于仪表盘支撑构件上时,螺栓能够容易地经由开口部从仪表盘支撑构件的螺栓插孔中脱出,从而仪表盘支撑构件能够容易地脱离加强件主体。其结果,能够避免作用于仪表盘支撑构件上的正面碰撞载荷传递到加强件主体而导致加强件主体断裂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仪表盘加强件的立体图。
[0015]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仪表盘支撑构件的立体图。
[0016]图3是表示将第二仪表盘支撑构件的上端紧固在右加强件主体上的操作的立体图,是从图1中的III方向看到的图。
[0017]图4是表示第二仪表盘支撑构件的上端被紧固在右加强件主体上的状态下沿图3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紧固结构,包括具有螺纹孔的第一构件、具有螺栓插孔的第二构件、及插在所述螺栓插孔中并螺合在所述螺纹孔中而将所述第二构件紧固在所述第一构件上的螺栓,所述螺栓插孔具有朝着与该螺栓插孔的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开口的开口部,在所述第一构件或所述第二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螺栓能够经由所述开口部从所述螺栓插孔中脱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具备形成有螺纹部的螺栓主体、及具有法兰的螺栓头,所述螺栓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构件的朝向所述第二构件的面抵接的抵接面,在所述第二构件的背离所述第一构件的面与所述螺栓头的法兰之间,安装有环形的移动垫片,所述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薮押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