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511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包含有推料管、热塑封口机和缝纫封口机;推料管内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转动轴;推料管的顶端设置有下料管,下料管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上设置转运托盘;输送带下方设置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旁设置第一红外传感器;输送带旁设置热塑封口机;热塑封口机和称重传感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阻挡器,热塑封口机旁设置有第二红外传感器;输送带旁设置有缝纫封口机;缝纫封口机和热塑封口机工位设置有第二阻挡器,缝纫封口机旁设置有第三红外传感器;实现了全自动的进料、分料、称重、热塑封口和缝纫封口,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而且提高了包装效率。提高了包装效率。提高了包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全生物降解材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材料。理想的生物降解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
[0003]传统的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在制作的过程中会经历多种粉末混合搅拌、挤出成型、冷却定型、切粒、震动分筛;随后,需要对颗粒材料进行最后出厂前的包装;目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的包装过程大多采用半自动化的生产线,虽然在部分工序上实现了自动化,但是包装过程中的几道工序之间仍需要人力的参与,无法做到完全无需人工介入的全自动化进料、分料、称重、热塑封口和缝纫封口。因此,目前的全生物降解材料生产行
[0004]业亟需一种具有全自动进料、分料、称重、热塑封口和缝纫封口的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全自动进料、分料、称重、热塑封口和缝纫封口的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包含有进料斗、烘干塔、推料管、输送带、热塑封口机和缝纫封口机;所述进料斗底部连接输料气管,输料气管的一端连接有鼓风机,输料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烘干塔;所述烘干塔底部的开口连接推料管上端的开口,推料管内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转动轴;所述推料管的顶端设置有下料管,下料管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上设置有多个转运托盘,转运托盘上放置有包装袋;所述输送带下方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位于下料管正下方,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方的输送带旁设置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输送带旁设置有热塑封口机;位于热塑封口机工位和称重传感器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一阻挡器,热塑封口机工位的输送带旁设置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输送带旁设置有缝纫封口机;位于缝纫封口机工位和热塑封口机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二阻挡器,缝纫封口机工位的输送带旁设置有第三红外传感器。
[0008]本技术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输送电机。
[0009]本技术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所述输送带旁设置有PLC控制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粒子材料重量,继而通过控制伺服电机来推动粒子材料前进精确控制每袋包装袋中粒子材料重量;在称重传感器工位、热塑封口机工位和缝纫封口机工位设置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和第三红外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工位是否正在使用,通过配合在工位间设置的第一阻挡器和第二阻挡器来整体调度包装产线的工序进程,并且通过设置的PLC控制柜来实施统一生产线自动管理;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实现了全自动的进料、分料、称重、热塑封口和缝纫封口,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而且提高了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鼓风机1、进料斗2、输料气管3、烘干塔4、伺服电机5、螺旋叶片6、转动杆7、推料管8、下料管9、输送带10、输送电机11、转运托盘12、称重传感器13、热塑封口机14、缝纫封口机15、第一红外传感器16、第二红外传感器17、第三红外传感器18、第一阻挡器19、第二阻挡器20、PLC控制柜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包含有进料斗2、烘干塔4、推料管8、输送带10、热塑封口机14和缝纫封口机15;所述进料斗2底部连接输料气管3,输料气管3的一端连接有鼓风机1,输料气管3的另一端连接烘干塔4,粒子材料从进料斗2进入输料气管3,并通过鼓风机1将粒子材料吹送进入烘干塔4;所述烘干塔4底部的开口连接推料管8上端的开口,推料管8内设置有转动杆7,转动杆7上设置有螺旋叶片6,转动杆7的一端连接伺服电机5的转动轴,伺服电机5的转动轴可以带动转动杆7转动,进而通过螺旋叶片6推动粒子材料前进;所述推料管8的顶端设置有下料管9,下料管9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10,输送带10上设置有多个转运托盘12,转运托盘12上放置有包装袋;所述输送带10下方设置有称重传感器13,称重传感器13位于下料管9正下方,所述称重传感器13上方的输送带10旁设置有第一红外传感器16,可以实时检测工位上是否有转运托盘12,当第一红外传感器16检测不到转运托盘12时,输送带10停止移动,等待工人将转运托盘12放置在下料管9正下方;当要进行装料时,转运托盘12位于下料管9正下方,称重传感器13实时监测转运托盘12上包装袋内粒子材料的重量,当到达预设重量时,伺服电机5停止转动,下料结束,输送带10开始转动;所述输送带10旁设置有热塑封口机14,用来对包装袋进行热塑封口;位于热塑封口机14工位和称重传感器13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一阻挡器19,热塑封口机14工位的输送带10旁设置有第二红外传感器17,用来实时监测工位上是否有转运托盘12,防止转运托盘12撞击位于热塑封口机14工位上的转运托盘12,当热塑封口机14工位的热塑封口工序完成后第一阻挡器19撤去阻挡;所述输送带10旁设置有缝纫封口机15,用来对包装袋进行进一步的缝纫封口;位于缝纫封口机15工位和热塑封口机14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二阻挡器20,缝纫封口机15工位的输送带10旁设置有第三红外传感器18,用来实时监测工位上是否有转运托盘12,防治转运托盘12撞击位于缝纫封口机15工位上的转运托盘,当缝纫封口机15工位的缝纫封口工序完成后第二阻挡器20撤去阻挡;
[001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10的一端设置有输送电机11,输送电机11带动输送带10匀
速移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10旁设置有PLC控制柜21,用来进行生产线自动化控制。
[0017]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生物降解颗粒材料用全自动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进料斗(2)、烘干塔(4)、推料管(8)、输送带(10)、热塑封口机(14)和缝纫封口机(15);所述进料斗(2)底部连接输料气管(3),输料气管(3)的一端连接有鼓风机(1),输料气管(3)的另一端连接烘干塔(4);所述烘干塔(4)底部的开口连接推料管(8)上端的开口,推料管(8)内设置有转动杆(7),转动杆(7)上设置有螺旋叶片(6),转动杆(7)的一端连接伺服电机(5)的转动轴;所述推料管(8)的顶端设置有下料管(9),下料管(9)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带(10),输送带(10)上设置有多个转运托盘(12),转运托盘(12)上放置有包装袋;所述输送带(10)下方设置有称重传感器(13),称重传感器(13)位于下料管(9)正下方,所述称重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明黄兴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同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