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博专利>正文

倒装式螺旋型荧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44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罩/壳的螺旋型荧光灯,包括热阴极荧光灯与冷阴极荧光灯,其螺旋形荧光灯管与灯罩/壳的外轮廓均呈喇叭形,且其灯管装在灯罩/壳中采用了倒装灯管的结构,可使灯管的玻管长度比现有同类产品大幅度加长,且能够在灯管顶部安放控制汞蒸汽压的汞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灯管的功率与发光效率,解决了现有同类产品普遍存在的灯管功率与发光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的难题。此外,这种倒装灯管的结构还可以显著减少灯管对电子镇流器/逆变器的传热而降低其工作温度,提高其可靠性与延长其使用寿命。这种倒装式螺旋型荧光灯可广泛用作各种照明场合的节能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倒装式螺旋型荧光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型荧光灯,尤其是一种在灯罩/壳内倒装螺旋荧光灯管 的倒装式螺旋型荧光灯。螺旋型荧光灯(以下简称为螺旋灯)问世于1995年,由于其结构紧凑,牢 固以及外型美观,很快就得到人们的认可而迅速发展。目前,无论是热阴极螺 旋灯还是冷阴极螺旋灯,其在我国的年产销量均逐年快速上升,人们预计,不 久的将来,螺旋灯在室内照明中的应用将迅速跃为各类紧凑型荧光灯之首。在螺旋灯中,有一种是将螺旋荧光灯管装入喇叭形灯罩/壳之中的带罩/壳螺 旋灯;或者,再与电子镇流器/逆变器连成一体而成为一体化的带罩/壳电子螺旋 灯。由于灯罩/壳的内表面常常是光反射系数很高的光亮表面,这种带罩/壳螺旋 灯有良好的定向照明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被照物的照度,应用广泛。例如,其 中的大功率(60W—200W)带罩/壳电子螺旋灯,非常适合工厂、商场、会场及 体育场馆的节能照明;其中小功率(3W—7W)的装入冷阴极螺旋荧光灯管或者 热阴极超细管径T2荧光灯管的小型反射灯,也越来越多的用来代替装饰照明中 的25W—50W卤素反射灯,节电80%至90%之多,倍受青睐。然而,现有的带罩/壳电子螺旋灯中的螺旋灯管都是外轮廓呈圆柱形的(参 阅图l.及浙江阳光集团产品型号YPZ220/43.S.D162)其中无论是采用热阴极荧 光灯管的还是冷阴极荧光灯管的带罩电子螺旋灯,至今存在一个未解决的难题, 那就是灯的功率还不够大、光通量还不够高,很难进一步提高灯的功率、光效 与光通量。例如,前述的大功率带罩电子螺旋灯,目前能达到大于60Lm/W较 高光效的,其功率均在80W以下。而且,几乎所有的大功率螺旋灯在点燃之后 灯功率均不断下降,到燃点稳定之后的灯管功率往往降至不到100W!可是很 多应用场合需要IOOW、 150W、 200W甚至300W的高光效的大功率带罩电子螺旋灯;又如前述的用冷阴极荧光灯管做成的小功率反射灯,亦普遍感到其光通 量与光效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要求其功率从目前的约4W提高到7W-9W;光 效从现在的20Lm/W—25Lm/W提高到大于30Lm/W;输出光通量从现有的约 100Lm提高到大于200Lm等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难题,使带罩电子螺旋灯的功率k大、光效与光通量更高,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取得更好的节能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的。经过对荧光灯原理的深入分析与针对螺旋荧光灯的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欲有效地提高大功率螺旋灯的功率与光效,必须尽可能地增加灯管的玻管长度与控制灯管内汞蒸汽压为最佳值附近。据此,将螺旋型灯管的外轮廓做成 与灯罩/壳的形状相似的喇叭形,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灯管的玻管长度而获得最大的灯管功率与光通量;同时,在螺旋灯管的顶部接出一小段玻管[IO],内装高 冲/低温汞齐(根据实际温度确定用哪种汞齐),控制灯管工作时灯管内的汞蒸 汽压为最佳值而又可取得最高光效。然而,按常规的灯管安装结构,这种与灯 罩形状相似的喇叭形灯管是无法装入喇叭形灯罩之中的,只有将灯管的头尾颠 倒过来,也就是将喇叭形螺旋灯管倒装在灯罩之中。具体地说就是将装有引出线的灯管尾部[6]靠近喇叭形灯罩的大口端[8](即靠近喇叭口),而螺旋灯管的顶 部[5]则装在喇叭形灯罩的小口端[7],灯管二尾端的引出线[9]贴近灯罩的内/外表 面引向灯罩的小口端与电子镇流器/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成为具有突出结构特 点与性能优点的倒装式螺旋型荧光灯(见图2)。分析与试验表明,经过良好的 灯管结构设计与灯管生产工艺,所述倒装式螺旋型荧光灯的功率可比现有类似 产品提高50%以上,光效提高15%以上,输出光通量提高80%以上。除上述之外,对于灯管、灯罩与电子镇流器一体化的整灯而言,采用本发 明的倒装螺旋灯管的结构还能大幅度减少灯管对电子镇流器的传热,能够有效 降低电子镇流器的工作温度,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与延长其使用寿命。原因是 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热阴极荧光灯还是冷阴极荧光灯,灯管温度最高的部位总 是装有电极的灯管尾部。普通结构的电子螺旋灯,都是将这温度最高的灯管尾 部靠近电子镇流器安装,这种常规安装灯管的结构虽然使灯管与电子镇流器之 间连线方便,而灯管尾部的高温对电子镇流器的传热而产生的烘烤作用则使电 子镇流器的工作温度大幅度升高,其使用寿命与可靠性则明显下降;本专利技术的 倒装灯管的结构则相反,温度很高的灯管尾部靠近灯罩/壳的喇叭口而远离电子 镇流器,使灯管对电子镇流器传热所产生的不利作用降至最小。因此,倒装式 螺旋灯特别有利于做成大功率的一体化整灯。如所周知,对客户使用而言,这 种一体化结构的大功率整灯的安装与使用最为方便而很受欢迎,但现有的常规 结构的80W以上的电子螺旋灯由于上述原因却不敢做成这种一体化结构。相比 之下,100W以上的一体化电子螺旋灯非倒装式莫属!除上述之外,现有的带罩电子螺旋型荧光灯往往因灯管比灯罩长而使灯管 露出灯罩,形成很忌讳的剌眼的眩光(如图l所示),而本专利技术的倒装式螺旋灯可以根除这个弊病(见图2)。综上所述,倒装式螺旋灯具有高光效、高光通、高可靠、无眩光,且使用 方便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的节能光源。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带罩电子螺旋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大/中/小功率倒装式带罩电子螺旋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a.是正视图;b.是仰视图。图3是多边螺旋形荧光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为螺旋荧光灯管;2.为灯罩;3.为电子镇流器/逆变器及其外壳;4. 为灯头;5.为螺旋荧光灯管的顶部;6.为螺旋荧光灯管的尾部;7.为喇叭形灯罩 的小口端;8.为喇叭形灯罩的大口端;9.为灯管电极的引出线;IO.为螺旋灯管顶部接出的小段玻管,内有颗粒状高/中/低温汞齐。上述实施例中的喇叭形螺旋荧光灯管包括热阴极荧光灯管与冷阴极荧光灯管,灯管外径分别为5毫米至22毫米与2毫米至4毫米。其螺旋形弯曲的玻管。的弯管工艺为从螺旋玻管的顶部到具有端口的玻管尾部,其每一圈玻管沿螺 旋轴线旋转的半径是逐步增大的。另外,其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层的厚度分布为玻管内壁朝向灯管顶部[5]的上半部的粉层厚度等于或大于朝向灯管尾部[6]的下半部的粉层厚度。只有这样,在采用先弯管后涂粉工艺时难以避免的积 粉现象所造成的粉层不均匀,才不至于让偏厚的粉层朝向出光面而降低发光 效率。还要指出,实施例中的喇叭形螺旋荧光灯管也可以是一种多边螺旋形荧 光灯管,此种灯管的呈螺旋形弯曲的玻管部分由若干较短的直管形玻管[l]与较短的弧形弯曲的玻管[2]依次分布而成,形成一种多边螺旋形的玻管结构,如图3。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灯罩/壳,可以是反光型的,也可以是透光型的。反光型 的灯罩内壁具有光反射系数很高的光亮表面,有良好的定向照明效果,能够有 效提高被照物的照度;另一种为透光型的灯罩,多为透光系数很高的玻璃/塑料 做成,这种带有透光灯罩/壳的螺旋灯的特点是对整个空间有良好的照明效果。 此外,各实施例中的灯罩/壳,可以是不封口的敞开结构,灯管直接受外界空气 的冷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光效与较小的光衰;也可以是透光的封口结构,其 灯管完全封闭在灯罩/壳内,虽然容易使灯管温度偏高而对光效、光衰产生不利 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型荧光灯,包括热阴极荧光灯与冷阴极荧光灯,由螺旋荧光灯管[1]、包围灯管的喇叭形灯罩/壳[2]、电子镇流器/逆变器[3]以及灯头[4]等组成,其特征是其中的螺旋荧光灯管为喇叭形螺旋荧光灯管,且此喇叭形螺旋荧光灯管安装在灯罩/壳内采用倒装灯管的结构,也就是装有引出线的灯管尾部[6]靠近喇叭形灯罩/壳的大口端[8],而灯管的另一端,即灯管的顶部[5],则靠近喇叭形灯罩/壳的小口端[7],灯管尾部的引出线[9]顺着喇叭形灯罩/壳的内/外表面向小口端引出,并与电子镇流器/逆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构成一种倒装式螺旋型荧光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螺旋型荧光灯,包括热阴极荧光灯与冷阴极荧光灯,由螺旋荧光灯管[1]、包围灯管的喇叭形灯罩/壳[2]、电子镇流器/逆变器[3]以及灯头[4]等组成,其特征是其中的螺旋荧光灯管为喇叭形螺旋荧光灯管,且此喇叭形螺旋荧光灯管安装在灯罩/壳内采用倒装灯管的结构,也就是装有引出线的灯管尾部[6]靠近喇叭形灯罩/壳的大口端[8],而灯管的另一端,即灯管的顶部[5],则靠近喇叭形灯罩/壳的小口端[7],灯管尾部的引出线[9]顺着喇叭形灯罩/壳的内/外表面向小口端引出,并与电子镇流器/逆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构成一种倒装式螺旋型荧光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式螺旋型荧光灯,其特征是其中的螺旋荧光灯管 为喇叭形螺旋荧光灯管,即从螺旋荧光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栗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李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