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38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前面基板,与上述前面基板对置的后面基板,划分上述前面基板和后面基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放电串的障壁,上述放电串中对置形成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覆盖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上部电介质层及设在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周围的气泡的等离子显示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降低介电常数的等离子显示板相关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等离子显示板(以下称为PDP)中,通过气体放电形成的等离子放射的紫外线 激发荧光体层,利用此时产生的可见光显现影像的显示元件。这种PDP可实现 高清晰度大画面结构,因此作为第二代平板显示装置,备受注目。PDP的一般结构为3电极面放电型结构, 一对电极设在前面基板的对置面上, 形成面对置,在与此前面基板隔离的背面基板上配备寻址电极。这种电极与各 个放电串对应形成。这种PDP内,以矩阵(Matrix)形式排列了数百万个以上的单位放电串。这 些放电串利用壁电荷的记忆特性,选择打开的放电串和没有被打开的放电串, 通过使被选放电串放电显示图像。但是,这种传统的PDP中电极被电介质层覆盖,因此在电极之间形成电容。 因此,向电极施加驱动信号时,按照电容对应的大小发生信号滞后,因此为驱 动PDP带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在这种技术背景下创造了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降低覆盖电极 的电介质层的介电常数的等离子显示板。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例提供包括前面基板,与 上述前面基板对置的后面基板,划分上述前面基板和后面基板之间的空间形成 放电串的障壁,上述放电串中对置形成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覆盖上述第l 电极和第2电极的上部电介质层及设在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周围的气泡的 等离子显示板。在此最好包括,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及形成在上述前面基板之间的 黑色层,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宽度比上述黑色层更宽。此时,上述气泡设在上述第1及第2电极和上述黑色层形成段差的部分。而且,上述气泡的粒径最好比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最短距离更小, 最好为2 0n) 12(拜)。而且,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可以由单层形成,此时上述第1电极和第2 电极分别包括,与上述寻址电极交叉的多个线部,连接上述多个线部当中的至 少两个线部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及从上述多个线部凸出的至少一个凸出部。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上部电介质层包括气泡,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降 低电介质层的介电常数,具有降低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容的效果。而且,本专利技术 的黑色层比电极宽度更小,因此气泡容易形成在电极周围。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电 极由单层组成,因此能够减少制造电极的工序,因为不适用更高价材料即透明 电极,因此可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例等离子显示板的图片。图2为驱动图1所示等离子显示板的波形图。图3为沿着图i的ni-ni线切断的截面图。图4为显示由单层组成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形状的图片。 图5为显示图1所示等离子显示板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图片。 图6为显示第1电极和第2电极弯曲形成的例子的图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加的图片具体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例,以便业内人士容易实 施。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体现,并不限于在此介绍的实例。图1为介绍本专利技术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结构的图片。图1中,本专利技术的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100由配置互相并排的第2电极 102, Y和第l电极103, Z的前面基板101和,与前面基板101对置配置,并配 置与第2电极102及第1电极103交叉的寻址电极113的后面基板111,通过密 封材料(图中没有显示)接合而成。配置第2电极102和第1电极103的前面基板101上部配置,覆盖第2电 极102和第1电极103的上部电介质层104。上部电介质层104包括气泡,使第2电极102和第1电极103之间绝缘。 上部电介质层104包括气泡,因此能够降低上部电介质层104的介电常数。可以在上部电介质层104的上部形成易化放电条件的保护层105。这种保护 层105可以包含二次电子释放系数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镁(MgO)材质。而且,后面基板lll上配置电极,例如寻址电极U3,可以在这种配置寻址 电极113的后面基板111上形成覆盖寻址电极113,并使寻址电极113绝缘的下 部电介质层115。下部电介质层115的上部可以形成划分放电空间即放电串的条形 (StripeType),井形(WellType),三角形(DeltaType),蜂窝形等障壁112。通 过这种障壁112,在前面基板101和后面基板111的之间配置绿色(Green: G), 蓝色(Blue: B)放电串。而且,除了红色(R),绿色(G),蓝色(B)放电串之外, 还可以再配备白色(White: W)或黄色(Yellow: Y)放电串。由障壁112划分的放电串内充入了包含氙(Xe),氖(Ne)等的放电气体。同时,可以在由障壁112划分的放电串内形成寻址放电时释放显示图像的 可见光的荧光体层114。例如,可以形成释放红色(Red: R)光的第l荧光体层, 释放蓝色(Blue, B)光的第2荧光体层及释放绿色(Greem G)光的第3荧光体层。 而且,除了红色(R),绿色(G),蓝色(B)光之外,还可以配置释放白色(White: W)或黄色(Yellow: Y)光的其他荧光体层。而且,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当中至少任一个放电串中的荧光 体层114厚度可以与其他放电串不同。例如,绿色(G)放电串的荧光体层,即第 3荧光体层或蓝色(B)放电串中的荧光体层,即第2荧光体层的厚度比红色(R) 放电串的荧光体层即第l荧光体层的厚度更厚。其中,第3荧光体层的厚度可 以与第2荧光体层厚度实际相同或不同。同时,本专利技术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100中,红色(R),绿色(G)及蓝色(B) 放电串的宽度可以实际相同,也可以将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当中 的一个以上的放电串的宽度设为与其他放电串宽度不同。例如,可以设为红色(R)放电串的宽度最小,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的宽 度大于红g(R)放电串的宽度。在此,绿色(G)放电串的宽度可以与蓝色(B)放电 串的宽度实际相同或不同。则设在放电串内的荧光体层114宽度也随着放电串的宽度改变。例如,设 在蓝色(B)放电串的第2荧光体层,要比设在红色(R)放电串内的第1荧光体层 宽度更宽;同时设在绿色(G)放电串内的第3荧光体层的宽度,要比设在红色(R) 放电串内的第1荧光体层的宽度更宽,由此能够提高显现的影像色温特性。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100不仅可以采用图la所示的障壁 112结构也可以采取多种形状的障壁结构。例如,可以采用障壁112包括第1障 壁112b和第2障壁112a,其中第1障壁112b的高度与第2障壁112a高度互不 相同的差等型障壁结构。如果是差等型障壁结构,则第1障壁U2b或第2障壁112a当中第1障壁 112b的高度可以低于第2障壁112a高度。虽然图1显示和介绍了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分别排列在同一 线上,但是也可以以其他形状排列。例如,也可以采取红色(R),绿色(G)及蓝 色(B)放电串按三角形形状排列的三角(Delta)型排列。而且,放电串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四角形之外的五角形,六角形等多种多角形状。而且,图1中只显示障壁112设在后面基板111的例子,但是障壁112可以设在前面基板101或后面基板111当中的任一个基板上。图2为介绍本专利技术一实例的等离子显示板操作一例的图片。在此,图2介绍了本专利技术一实例的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面基板;与上述前面基板对置的后面基板;划分上述前面基板和后面基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放电串的障壁;上述放电串中对置形成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覆盖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上部电介质层;及设在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周围的气泡。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8-1-7 10-2008-0001829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面基板;与上述前面基板对置的后面基板;划分上述前面基板和后面基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放电串的障壁;上述放电串中对置形成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覆盖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上部电介质层;及设在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周围的气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第1电极 和第2电极,及形成在上述前面基板之间的黑色层,上述第1电极和第2电极 宽度比上述黑色层更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相玟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