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充电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078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流充电座,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分隔层,分隔层将外壳分隔为插接端和安装端,外壳内嵌设有若干个穿设在分隔层中的衔接端子;外壳的分隔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穿设至插接端内的管体,衔接端子的一端嵌设入所述管体内,衔接端子的另一端穿设至所述安装端内,且衔接端子通过端子固定座和封线体与外壳的安装端限位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尺寸小、组装简单、安装便捷、防护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的充电插座。寿命长的充电插座。寿命长的充电插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充电座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是一种交流充电座。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池为动力,使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发展前景被看好。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时,将充电插头与充电座相连接。现有技术中用于新能源汽车中的充电座,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610900373.3;专利名称:充电接口端子组件、充电枪、充电桩、充电座及汽车,公开了一种充电接口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和壳体,所述端子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端子外套设密封圈,并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过盈配合实现所述端子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所述密封圈一侧的所述端子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间隙,所述密封圈另一侧的所述端子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二间隙,所述端子能够在所述壳体内绕所述密封圈的中心摆动。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座结构还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现有的充电座组装及安装较繁琐;第二、防护等级低,充电座易进水、进灰尘,容易产生短路的问题,对充电汽车及充电桩都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严重时会引发火灾,在使用中的安全隐患较大。第三、充电座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整车的位置布置,市面上现有的充电座存在产品尺寸大,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尺寸小、组装简单、安装便捷、防护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的充电插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流充电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将所述外壳分隔为插接端和安装端,所述外壳内嵌设有若干个穿设在分隔层中的衔接端子;所述外壳的分隔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穿设至插接端内的管体,所述衔接端子的一端嵌设入所述管体内,所述衔接端子的另一端穿设至所述安装端内,且所述衔接端子通过端子固定座和封线体与所述外壳的安装端限位安装。
[000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外壳的插接端上罩设有中通结构的面板,所述面板的一侧设置有位于面板上的通槽外周的对接凸台,所述面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外壳的插接端的端部对接的容纳腔;所述面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07]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安装槽、对接凸台、密封圈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的是蘑菇头形状的结构。
[000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密封圈为环形的凸字形结构,且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波峰结构,密封圈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且凸字形结构与面板和外壳形状相配合。
[0009]进一步的,密封圈的凸字形结构的内圈向外延伸至插接内腔中,便于充电座与外
部连接器对接时提升充电座和外部连接器对接处之间的密封性能。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封线体的外部设置有与外壳的安装端内腔密封抵靠的外波峰,所述封线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穿设线缆的穿设孔,所述穿设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线缆的表面密封衔接的内波峰。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装端内嵌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衔接端子的端子固定座,所述端子固定座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衔接端子限位卡合的限位卡槽。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限位卡槽为开口式的结构。
[0013]具体的,限位卡槽为U形槽。
[001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安装端的外端上罩设有尾盖,所述尾盖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穿设线缆的线缆孔;所述线缆孔与所述穿设孔对应。
[0015]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外壳的安装端外部设置有若干个插接块,所述尾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悬臂卡口,所述插接块能与所述悬臂卡扣限位卡合。
[001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管体位于所述插接端内的外端设置有向内凸起的环台,所述衔接端子的端部与所述环台限位抵靠;所述衔接端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接内腔和安装腔;所述衔接端子的外部设置有密封槽或/和限位槽。
[0017]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交流充电座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一,将衔接端子安装在所述端子固定座上;通过端子固定座上的限位卡槽与衔接端子上的限位槽插接限位,将密封环套设在衔接端子的密封槽内。
[0019]步骤二,将安装有衔接端子的端子固定座嵌设安装入外壳中;将排列组合在端子固定座上的衔接端子的一端与管体对应插接后,将端子固定座推入安装端内,且使得端子固定座与所述分隔板对接,衔接端子的端部嵌设入所述管体内,并与管体内的环台限位抵靠,密封环嵌设抵靠在管体的内壁与密封槽之间。
[0020]步骤三,所述外壳的安装端内嵌设入封线体,封线体的一侧与端子固定座对应,封线体的另一侧与安装在安装端的端部上的尾盖对应,且衔接端的安装腔分别与封线体的穿设孔以及尾盖上设置的线缆孔对应连通。
[0021]步骤四,在外壳的插接端的端部嵌设入面板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置有分别与面板和外壳抵靠的密封圈;衔接端子的插接内腔与管体的环台中的通孔对应;通过背板将外壳与面板锁定组合;形成交流充电座。
[0022]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交流充电座,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防水密封的功能。
[0024]1、通过端子固定座将衔接端子限位安装在外壳内。通过对衔接端子的限位安装,以及采用多级密封的结构进一步提升了充电座的密封性能和安装的稳定性,提升了后期使用过程中的使用便捷性;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0025]2、端子固定座上的限位卡槽与衔接端子上的限位槽插接限位,对衔接端子实现防止转动的组合安装,通过端子固定座更有助于将多个组合的衔接端子统一嵌设安装入外壳中。衔接端子的一端与管体对应插接后,端子固定座嵌设固定在安装端内,使得端子固定座与分隔板对接,衔接端子的端部嵌设入管体内,并与管体内的环台限位抵靠。
[0026]3、将密封环套设在衔接端子的密封槽内实现端部密封;密封环嵌设抵靠在管体的内壁与密封槽之间,提升密封性能。
[0027]4、通过在外壳的安装端内嵌设入封线体,通过封线体进一步提升了线缆与外壳以及衔接端子之间组合安装的防水密封性能。封线体的一侧与端子固定座对应,封线体的另一侧与安装在安装端的端部上的尾盖对应,且衔接端的安装腔分别与封线体的穿设孔以及尾盖上设置的线缆孔对应连通。
[0028]5、在外壳的插接端的端部嵌设入面板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置有分别与面板和外壳抵靠的密封圈;衔接端子的插接内腔与管体的环台中的通孔对应。还通过背板将外壳与面板锁定组合,提升了面板与外壳对接安装的组合便捷性与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交流充电座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交流充电座的插座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充电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将所述外壳分隔为插接端和安装端,所述外壳内嵌设有若干个穿设在分隔层中的衔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分隔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穿设至插接端内的管体,所述衔接端子的一端嵌设入所述管体内,所述衔接端子的另一端穿设至所述安装端内,且所述衔接端子通过端子固定座和封线体与所述外壳的安装端限位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插接端上罩设有中通结构的面板,所述面板的一侧设置有位于面板上的通槽外周的对接凸台,所述面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外壳的插接端的端部对接的容纳腔;所述面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对接凸台、密封圈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的是蘑菇头形状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环形的凸字形结构,且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波峰结构,密封圈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且凸字形结构与面板和外壳形状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剑方海峰王丽丁涛丁川慧赵通明姜永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