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器雾化组件及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99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2
本申请提供一种喷雾器雾化组件及喷雾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喷雾器雾化组件包括喷雾泵、喷雾导管和喷雾头。喷雾头包括壳体和分流芯,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的一端为进口端,与进口端相对的为出口端,出口端设有喷雾孔,喷雾导管的一端从进口端插入壳体内,喷雾泵的出水口与喷雾导管的另外一端连接,分流芯处于壳体内,分流芯包括分流端和汇流端,喷雾泵用于向分流端泵送液体,汇流端用于将分流端分流后的液体汇聚,喷雾孔用于喷出汇流后的雾态液。喷雾器包括瓶身和喷雾器雾化组件,喷雾泵与瓶身连接。喷雾器雾化组件及喷雾器能够使得喷出后的液体整体呈雾状,且均匀分散,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问题。有效解决了现有问题。有效解决了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雾器雾化组件及喷雾器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雾器雾化组件及喷雾器。

技术介绍

[0002]局部麻醉是指用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在口腔及鼻咽部手术治疗时,通常使用喷雾麻醉,通过喷雾器喷出麻醉药雾覆盖手术区域。
[0003]现有的麻醉喷雾器操作不方便,喷雾不均匀,喷射出的药液多为线型或者水滴状,需要多次喷射才能完全覆盖手术区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故迫切需要一款操作简便,喷雾均匀、喷射出的药液为雾状形态,能用更少喷射次数覆盖手术区域并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的喷雾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器雾化组件,其能够用于改善现有的喷雾器喷雾不均匀且不能很好形成雾态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器,其包括上述喷雾器雾化组件,其具有该喷雾器雾化组件的全部特性。
[0006]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雾器雾化组件,包括:喷雾泵、喷雾导管和喷雾头;
[0008]所述喷雾头包括壳体和分流芯,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进口端,与所述进口端相对的为出口端,所述出口端设有喷雾孔,所述喷雾导管的一端从所述进口端插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喷雾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喷雾导管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分流芯处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分流芯包括分流端和汇流端,所述喷雾泵用于向所述分流端泵送液体,所述汇流端用于将所述分流端分流后的液体汇聚,所述喷雾孔用于喷出汇流后的雾态液。
[0009]液体可以被喷雾泵泵送,冲击到分流芯,在被分流端分流后,经过汇流端的汇流,分流后的液体在汇流时相互冲击并产生气雾,雾化后的雾态液可以从喷雾孔喷出,形成均匀的雾态液,满足需求。
[0010]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喷雾器雾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1]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芯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0012]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从所述分流端延伸至所述汇流端,所述喷雾导管送入的液体能够分别被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分流成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所述汇流端使得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碰撞并通过所述喷雾孔喷出。
[0013]两个流道能够简单有效地将液体分流,并最终汇流碰撞。
[0014]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分流槽、第一导流槽和第一汇流槽;
[0015]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二分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二汇流槽;
[0016]所述第一分流槽与所述第一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与所述第一汇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分流槽与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第二汇流槽连通,所述第一汇流槽的流出方向与所述第二汇流槽的流出方向交汇。
[0017]液体可以先被分流槽按槽的走向分开,然后被导流槽引导至汇流槽,并沿着汇流槽的走向进行碰撞。
[0018]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流槽和所述第二分流槽均为半圆弧状槽;
[0019]和/或,所述第一汇流槽和所述第二汇流槽均为半圆弧状槽。
[0020]半圆弧状的外形,可以更好地将液体分流。
[0021]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长度为12

15mm,所述喷雾导管插入所述壳体的部分的长度,占所述壳体的长度的58%

62%。
[0022]通过设计壳体的长度,使之能够既容纳分流芯,并通过设计喷雾导管的插入深度,使得分流芯和喷雾导管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保障液体有足够的压强,从而让分流再汇流的液体能够被充分的雾化。
[0023]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雾导管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喷雾泵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且相互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120
°‑
170
°

[0024]通过设计成具有夹角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使得喷雾导管可以被应用到一些特殊的使用环境中,比如口腔、喉咙等。
[0025]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雾孔的孔径为0.2

0.3mm。
[0026]喷雾孔的孔径可以对雾态液形成一个高压的环境,在雾态液从喷雾孔喷出后,压力骤减的雾态液可以更充分地分散,保障一个较大的雾化范围。
[0027]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雾器雾化组件还包括按钮,所述喷雾泵通过所述按钮与所述喷雾导管连接。
[0028]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雾器,包括瓶身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喷雾器雾化组件,所述喷雾泵与所述瓶身连接。
[0029]喷雾器通过使用喷雾器雾化组件,可以使得液体形成雾态液,并能均匀分散,以较少的喷射次数就能够覆盖所要喷射的区域,满足使用需求。
[0030]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雾泵具有软管,所述软管探入所述瓶身且与所述瓶身的底部相切。
[0031]软管可以用于吸取液体并通过相切的设计避免与瓶身底部吸附,保障正常的抽吸。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3]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喷雾器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35]图3为图2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4为壳体的示意图;
[0037]图5为分流芯的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0038]图6为分流芯的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0039]图7为分流芯的正视图;
[0040]图8为17mm长度的壳体的喷射实验数据图;
[0041]图9为14mm长度的壳体的喷射实验数据图;
[0042]图10为11mm长度的壳体的喷射实验数据图;
[0043]图11为喷雾导管插入壳体深度55%的喷射实验数据图;
[0044]图12为喷雾导管插入壳体深度60%的喷射实验数据图;
[0045]图13为喷雾导管插入壳体深度75%的喷射实验数据图;
[0046]图14为孔径为0.25mm的喷雾孔的喷射范围实验图;
[0047]图15为孔径为0.15mm的喷雾孔的喷射范围实验图;
[0048]图16为孔径为0.35mm的喷雾孔的喷射范围实验图。
[0049]图标:1000

喷雾器;100

喷雾器雾化组件;10

喷雾泵;11

软管;20

喷雾导管;21

第一段;22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器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泵、喷雾导管和喷雾头;所述喷雾头包括壳体和分流芯,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进口端,与所述进口端相对的为出口端,所述出口端设有喷雾孔,所述喷雾导管的一端从所述进口端插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喷雾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喷雾导管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分流芯处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分流芯包括分流端和汇流端,所述喷雾泵用于向所述分流端泵送液体,所述汇流端用于将所述分流端分流后的液体汇聚,所述喷雾孔用于喷出汇流后的雾态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芯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从所述分流端延伸至所述汇流端,所述喷雾导管送入的液体能够分别被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分流成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所述汇流端使得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碰撞并通过所述喷雾孔喷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器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分流槽、第一导流槽和第一汇流槽;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二分流槽、第二导流槽和第二汇流槽;所述第一分流槽与所述第一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与所述第一汇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分流槽与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第二汇流槽连通,所述第一汇流槽的流出方向与所述第二汇流槽的流出方向交汇。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方徐博淳范新祥郑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方予健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