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88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飞机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包括多个采用满焊的方式连接而成的子管道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子管道内部的阀门;多个所述子管道均包括管道本体,填充在所述管道本体内部的防凝露垫以及用于加固所述管道本体的加固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防止管道内、外两侧温差过大产生冷凝露水的问题,使得通风装置能够耐受极端环境及冷热剧烈交替,具备较佳的安全性能;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子管道之间采用满焊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管道具备较高的密封性能,同时通过加固组件提高了通风装置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极大的增强了通风装置的可靠性。极大的增强了通风装置的可靠性。极大的增强了通风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综合飞机实验室是用于航空工业开展气候环境试验技术及试验方法研究的大型实验室,其是完成飞机适航前的气候检验,保证飞机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具备飞行能力。
[0003]而在对飞机开展测试工程时,采用循环风经换热器升降温的方法实现实验室内温度的升降控制及均匀分布,因此需要在实验室内布置通风装置。而气候环境试验的温度变化在

50℃~+70℃内,由于冷热交替剧烈、温域宽,通风装置外部存在大量凝露及破坏密封等情况,造成凝露滴落破坏试验件电子部件,破坏试验环境温度稳定,影响实验室安全。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能够防止凝露且耐受极端环境及冷热剧烈交替,同时具备安全性高、可靠性强、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包括多个采用满焊的方式连接而成的子管道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子管道内部的阀门;多个所述子管道均包括管道本体,填充在所述管道本体内部的防凝露垫以及用于加固所述管道本体的加固组件;所述管道本体包括内置管体,能够套设在所述内置管体外侧的外置管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内置管体、外置管体的连接组件;所述内置管体包括用于通风的通风段管体以及连接在所述通风段管体两端的连接段管体;所述通风段管体、外置管体、防凝露垫等长;所述连接段管体包括一端与通风段管体连接的折叠段以及连接在所述折叠段另一端的焊接段;所述焊接段能够通过折叠段进行折叠直至与通风段管体垂直;不同所述内置管体之间通过所述焊接段进行连接;所述外置管体套设在所述通风段管体外侧,且外置管体与通风段管体构成能够放置所述防凝露垫的夹腔;所述连接组件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组件呈矩阵式均匀设置在内置管体、外置管体上;连接组件包括能够焊接在通风段管体外壁上的连接件以及能够穿过外置管体、防凝露垫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螺杆;所述外置管体、防凝露垫上均设置有供所述螺杆穿过的通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段管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金属板层、隔热层、第二金属板层;利用金属板层加隔热层加金属板层的结构能够有效地起到保温作用,进而有效地防止管道内、外侧温差过大产生冷凝露水的问题。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采用气凝胶保温材料隔热层或者石墨聚苯板隔热层;石
墨聚苯板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性价比最优的保温产品;而气凝胶保温材料具备轻质的特性,能够有效地减轻整体结构的质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段上预留有焊接槽;利用焊接槽能够便捷的进行焊接处理,通过满焊处理进行连接,降低了生产安装成本,保证了管道密封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凝露垫与通风段管体外侧壁、外置管体内侧壁通过胶连接;使得防凝露垫与通风段管体外侧壁、外置管体内侧壁能够紧密的连接,具备更佳的保温性能。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组件采用第一加固组件;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包括能够套设在外置管体上的加固框以及多组用于连接所述加固框、焊接段的加固筋杆。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组件采用第二加固组件;所述第二加固组件包括两个分别放置在外置管体上、下表面上的加固架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加固架的连接杆。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架采用十字状或者井字状结构;可在实际的使用中根据实际场景对加固架的种类进行选择,以满足实际通风装置的安装强度。
[0014]进一步地,作为其中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通风装置的装配方法为:S1、子管道的组装:S1

1、将连接件均匀安装在通风段管体外壁上;S1

2、将防凝露垫、外置管体依次装配在通风段管体上,然后通过螺杆进行固定;S1

3、将折叠段进行折叠直至焊接段与通风段管体垂直;S1

4、将加固组件进行装配,组装完成一个子管道;S1

5、重复上述步骤S1

1~S1

4,直至组装够所需数目的子管道,备用;S2、通风装置的组装:将各子管道依次首尾通过满焊式连接后在其中一个子管道内部设置阀门完成通风装置的组装。
[0015]作为另外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通风装置的装配方法为:C1、组装内置管体:C1

1、将折叠段进行折叠直至焊接段与通风段管体垂直;C1

2、重复上述步骤C1

1直至组装够所需数目的内置管体,备用;C1

3、将各个内置管体之间通过焊接段进行满焊式连接;C2、组装通风装置:C2

1、将连接件均匀安装在各个通风段管体外壁上;C2

2、将防凝露垫、外置管体依次装配在通风段管体上,然后通过螺杆进行固定;最后再将阀门进行装配,完成通风装置的组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防止管道内、外两侧温差过大产生冷凝露水的问题,使得通风装置能够耐受极端环境及冷热剧烈交替,具备较佳的安全性能;并且,本专利技术子管道之间采用满焊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管道具备较高的密封性能,同时通过加固组件提高了通风装置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极大的增强了通风装置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具备制造成本低、安装成本低的特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内置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内置管体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组件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加固组件的爆炸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加固组件的爆炸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加固组件的爆炸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子管道的过程示意图;其中,1

管道本体、11

内置管体、111

通风段管体、1111

第一金属板层、1112

隔热层、1113

第二金属板层、112

连接段管体、1121

折叠段、1122

焊接段、12

外置管体、13

连接组件、131

连接件、132

螺杆、2

防凝露垫、3

加固组件、31

第一加固组件、311

加固框、32

加固筋杆、32

第二加固组件、321

加固架、322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的一种飞机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包括多个采用满焊的方式连接而成的子管道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子管道内部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管道均包括管道本体(1),填充在所述管道本体(1)内部的防凝露垫(2)以及用于加固所述管道本体(1)的加固组件(3);所述管道本体(1)包括内置管体(11),能够套设在所述内置管体(11)外侧的外置管体(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内置管体(11)、外置管体(12)的连接组件(13);所述内置管体(11)包括用于通风的通风段管体(111)以及连接在所述通风段管体(111)两端的连接段管体(112);所述通风段管体(111)、外置管体(12)、防凝露垫(2)等长;所述连接段管体(112)包括一端与通风段管体(111)连接的折叠段(1121)以及连接在所述折叠段(1121)另一端的焊接段(1122);所述焊接段(1122)能够通过折叠段(1121)进行折叠直至与通风段管体(111)垂直;不同所述内置管体(11)之间通过所述焊接段(1122)进行连接;所述外置管体(12)套设在所述通风段管体(111)外侧,且外置管体(12)与通风段管体(111)构成能够放置所述防凝露垫(2)的夹腔;所述连接组件(13)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组件(13)呈矩阵式均匀设置在内置管体(11)、外置管体(12)上;连接组件(13)包括能够焊接在通风段管体(111)外壁上的连接件(131)以及能够穿过外置管体(12)、防凝露垫(2)与所述连接件(131)连接的螺杆(132);所述外置管体(12)、防凝露垫(2)上均设置有供所述螺杆(132)穿过的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段管体(11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金属板层(1111)、隔热层(1112)、第二金属板层(11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112)采用气凝胶保温材料隔热层或者石墨聚苯板隔热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段(1122)上预留有焊接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垫(2)与通风段管体(111)外侧壁、外置管体(12)内侧壁通过胶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测试用阀门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3)采用第一加固组件(31);所述第一加固组件(31)包括能够套设在外置管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竹王彬文吴敬涛都亚鹏马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