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71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坑、预制支护桩和钢支撑。预制支护桩环绕基坑侧壁布置,基坑内设置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位于预制支护桩的内侧,第二底板位于第一底板远离预制支护桩的一侧,第二底板内预埋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多根锚筋,锚筋的端部伸入至第一底板的上方,并连接有锚板;预制支护桩上对应于第二底板的标高处预制有钢套筒,钢套筒上设置有腰梁,腰梁朝向锚板的一侧预埋有钢板;钢支撑的两端分别支撑于钢板和锚板之间。该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合理、经济适用,能有效的利用场地空间,加大出土空间,加快工期,且能满足基坑开挖时确保基坑工程安全、控制基坑周边环境变形、方便工程施工等要求。施工等要求。施工等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行对地下空间利用需求越来越大,在城市深厚软土地区开挖深基坑,面临着如何确保基坑工程安全、控制基坑周边环境变形、方便工程施工等的难题。
[0003]广东省珠海市位于沿海地区,该地区普遍巨厚层淤泥层,由于淤泥等软土提供的锚拉力有限,且锚杆施工后松弛变形较大,加上建筑用地红线对锚杆的限制,桩(墙)内支撑结构常常是较理想的选择。在此种地区,基坑开挖至坑底时常会出现深层位移过大的问题,导致基坑出现变形,需要进行后期加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基坑内设置角撑或其他内支撑后,只能靠其刚度提供支撑力去起到控制位移的作用,其无法方便地施加预应力,不能更好的控制基坑(槽)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坑、预制支护桩和钢支撑。
[0006]所述预制支护桩环绕所述基坑侧壁垂直排列布置,所述基坑内设置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预制支护桩的内侧,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远离所述预制支护桩的一侧,所述第一底板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内预埋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多根锚筋,所述锚筋的端部伸入至所述第一底板的上方,所述锚筋的端部连接有锚板;所述预制支护桩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底板的标高处预制有钢套筒,所述钢套筒上设置有腰梁,所述腰梁朝向所述锚板的一侧预埋有钢板;当检测到所述基坑出现监测值报警时,所述钢支撑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钢板和锚板之间。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在预制支护桩上预留套设钢套管,并在第二底板上预埋锚筋以及连接于锚筋的锚板,当基坑出现监测值报警时,增设钢支撑支撑于钢板和锚板之间,从而施加预应力控制位移。本申请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合理、经济适用,可以有效的利用场地空间,加大出土空间,加快工期,且能满足基坑开挖时确保基坑工程安全、控制基坑周边环境变形、方便工程施工等要求。
[0008]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锚筋的预埋深度不少于800mm。
[0009]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锚筋的数量为9根。
[0010]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锚筋的直径为20mm。
[0011]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钢板与所述钢支撑之间还设置有千斤顶。
[0012]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腰梁包括混凝土和U筋,所述U筋的两端通过双面焊方式焊接于所述钢套管的外壁,所述混凝土浇筑于U筋上并形成矩体结构。
[0013]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支护桩顶部设置有冠梁。
[0014]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钢套管的长度为1600mm。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5]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支护桩的顶部设置有榫头,所述冠梁中部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榫头的榫孔,所述榫头与所述榫孔对接。
[0016]本专利技术基坑支护结构汇总了广东珠海地区内支撑结构的基坑支护工程案例,参考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的案例模型,并注重结合现场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和基坑监测数据,采用钢支撑与预埋件控制基坑深层位移对基坑的影响。在珠海横琴地区深基坑,常会有因基坑开挖至坑底因深层位移过大,致使基坑回填的问题,一般前后处理至少需耽搁工期,同时后期各种各样的加固措施至少要增加措施费,故在提前设置预留措施,可有效节省工期和造价,有效控制该问题的出现。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多根预制支护桩,在每根所述预制支护桩上对应于深度较浅底板的标高处预制一钢套筒,在所述钢套筒上设置一腰梁,在所述腰梁的外侧预埋一钢板;S2、开挖一基坑,将所述多根预制支护桩环绕基坑侧壁垂直排列布置,所述钢板朝向所述基坑内部;S3、在基坑内标记出需要开挖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底板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位置靠近所述预制支护桩;S4、在所述基坑内开挖所述第二底板,并将多根锚筋预埋在所述第二底板内,所述锚筋的端部可伸入至所述第一底板处,将锚板连接于所述锚筋的端部;S5、在所述基坑内开挖所述第一底板,若出现基坑监测值报警,则将一钢支撑连接于所述钢板和锚板之间;若未出现基坑监测值报警,则继续开挖所述第一底板。
[0018]上述施工方法提前设置预留措施,在基坑出现监测值报警时可有效节省工期和造价,有效控制该问题的出现。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坑支护结构中预制支护桩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
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即,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空心”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坑支护结构中预制支护桩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坑1、预制支护桩2和钢支撑3。
[0024]所述预制支护桩2环绕所述基坑1侧壁垂直排列布置,所述基坑1内设置有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所述第一底板11位于所述预制支护桩2的内侧,所述第二底板12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1远离所述预制支护桩2的一侧,所述第一底板11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底板12;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预制支护桩和钢支撑;所述预制支护桩环绕所述基坑侧壁垂直排列布置,所述基坑内设置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预制支护桩的内侧,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远离所述预制支护桩的一侧,所述第一底板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内预埋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多根锚筋,所述锚筋的端部伸入至所述第一底板的上方,所述锚筋的端部连接有锚板;所述预制支护桩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底板的标高处预制有钢套筒,所述钢套筒上设置有腰梁,所述腰梁朝向所述锚板的一侧预埋有钢板;当检测到所述基坑出现监测值报警时,所述钢支撑的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钢板和锚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的预埋深度不少于8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的数量为9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的直径为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与所述钢支撑之间还设置有千斤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包括混凝土和U筋,所述U筋的两端通过双面焊方式焊接于所述钢套管的外壁,所述混凝土浇筑于U筋上并形成矩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志张震山杨烁朱汉新邓九焱叶建欣郭峻璇陈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