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18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包括:S1,在承台施工范围内进行清表;S2,采用套管跟进成孔工艺在承台轮廓线外围的砾石或碎石类地层中安装刚性袖阀管,之后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加固形成环设在承台周围的注浆体;S3,待注浆体达到固结强度以后,在注浆体内侧进行基坑开挖;S4,在基坑内绑扎承台钢筋、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养护,然后进行基坑回填,完成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刚性袖阀管注浆对土体进行加固,既起到了基坑止水作用,又达到了基坑支护的目的,实现了“一种结构,两种作用”,降低了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地层桥梁承台基坑止水和支护的难度,且节约了成本。且节约了成本。且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承台基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承台处于河道等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区域时,需要先对基坑进行降水(止水)和支护,再进行承台修筑。现有的放坡开挖法主要用于无水或地下水不丰富的地层,开挖后辅以抽排措施对雨水和微量地下水进行排除即可,其不适于富水地层;锁扣钢板(管)桩法插打快速、止水性较好,但仅适用于软土地层,不适合砾石或碎石类地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工作:在承台施工范围内进行清表;S2,施工支护止水体系:采用套管跟进成孔工艺在承台轮廓线外围的砾石或碎石类地层中安装刚性袖阀管,之后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加固形成环设在承台周围的注浆体;S3,开挖基坑:待注浆体达到固结强度以后,在注浆体内侧进行基坑开挖;S4,施工承台:在基坑内绑扎承台钢筋、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养护,然后进行基坑回填,完成施工。
[0004]所述承台位于河道时,首先进行填土筑岛形成作业平台,然后对作业平台进行清表。
[0005]所述刚性袖阀管的直径为76

315mm、壁厚为5

10mm,刚性袖阀管的管体前端为尖锥形,刚性袖阀管的管身每隔80cm设置有一组溢浆孔,所述溢浆孔为孔径8mm的单向溢浆孔,且每组溢浆孔沿刚性袖阀管的横截面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
[0006]所述刚性袖阀管环绕承台轮廓线设置有多排,相邻刚性袖阀管相互间隔且呈梅花形点阵设置。
[0007]所述刚性袖阀管与承台轮廓线的最近距离为0.8

1.5m,相邻刚性袖阀管的排距为1.2m,同排刚性袖阀管的孔距为1.5m。
[0008]当基坑开挖深度较深时,与承台相邻的内排刚性袖阀管顶部设置有连接围檩。
[0009]所述注浆体施工时,通过刚性袖阀管向外压注W:C=0.8:1~1:1、C:S=1:1的水泥

水玻璃双液浆,且浆液有效扩散半径为1m,注浆终压控制在2

3MPa。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 优点在于通过刚性袖阀管注浆对土体进行加固,既起到了基坑止水作用,又达到了基坑支护的
目的,实现了“一种结构,两种作用”,降低了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地层桥梁承台基坑止水和支护的难度,施工简单,工期较短,既做到基坑边坡安全稳定,又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施工支护止水体系和承台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刚性袖阀管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4]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工作:当承台M位于河道内时,首先进行填土筑岛、碾压形成作业平台,然后对作业平台进行清表;当承台M位于非河道区域时,直接在承台施工范围内进行清表;S2,施工支护止水体系:采用套管跟进成孔工艺在承台轮廓线外围的砾石或碎石类地层中安装刚性袖阀管1,之后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加固形成环设在承台M周围的注浆体2;上述刚性袖阀管1环绕承台M以梅花形点阵式结构由内而外布设为四排,其中,内排刚性袖阀管1与承台轮廓线的距离为0.8

1.5m,其余各排刚性袖阀管1的排间距为1.2m,而同排的刚性袖阀管1的孔间距为1.5m。在进行支护时,内排刚性袖阀管1受力较大,因此,采用直径146mm、壁厚8mm、管体前端为尖锥形的注浆管,其管身每隔80cm开设有一组溢浆孔,每组溢浆孔沿刚性袖阀管1的横截面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每个溢浆孔均为孔径8mm的单向溢浆孔。外围三排刚性袖阀管1除直径为76mm、壁厚为5mm外,其余均与内排刚性袖阀管1相同。如果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则通过顶部型钢围檩3(即连接围檩)将内排刚性袖阀管1连为一体(必要时,通过型钢4将型钢围檩3焊接在一起),以此增加结构稳定性。一般地,刚性袖阀管1的间距、直径、壁厚、入土深度以及顶部型钢围檩3的型号等均可根据基坑支护受力计算进行确定。
[0015]刚性袖阀管1安装完毕后,即进行注浆体2施工。本实施例中注浆材料采用水泥

水玻璃双液浆,其中水泥为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原液的波美度为40Be',浆液配比为W:C=0.8:1~1:1、C:S=1:1(即水和水泥的质量比为0.8:1~1:1、水泥浆和模数为2.4

2.8的水玻璃浆的体积比为1:1);通过刚性袖阀管1进行压注时,浆液有效扩散半径为1m,注浆终压则控制在2

3MPa,从而形成环设在承台M周围的注浆体2。
[0016]上述以刚型袖阀管为主的支护体系和以注浆体为主的止水体系共同作用,能够对承台基坑周围的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进行支护和止水,形成一种复合式的止水支护结构。
[0017]S3,开挖基坑:待注浆体达到固结强度以后,在注浆体内侧以垂直、分层方式进行基坑开挖;S4,施工承台:在基坑内绑扎承台钢筋、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养护,然后进行基坑
回填,完成施工。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工作:在承台施工范围内进行清表;S2,施工支护止水体系:采用套管跟进成孔工艺在承台轮廓线外围的砾石或碎石类地层中安装刚性袖阀管,之后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加固形成环设在承台周围的注浆体;S3,开挖基坑:待注浆体达到固结强度以后,在注浆体内侧进行基坑开挖;S4,施工承台:在基坑内绑扎承台钢筋、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养护,然后进行基坑回填,完成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位于河道时,首先进行填土筑岛形成作业平台,然后对作业平台进行清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砾石或碎石类土层桥梁承台基坑复合式止水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袖阀管的直径为76

315mm、壁厚为5

10mm,刚性袖阀管的管体前端为尖锥形,刚性袖阀管的管身每隔80cm设置有一组溢浆孔,所述溢浆孔为孔径8mm的单向溢浆孔,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爱国贺敏刚丁新胜李二伟徐旭升李纪龙赵灏柴磊杨玉玺王军鹏吴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