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低压海洋挠性复合管线的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60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压海洋挠性复合管线的接头,包括接头前端、接头芯子、第一接头外套、第二接头外套,该接头通过接头芯子实现内压密封层固定,同时通过双密封提升内压密封层密封的可靠性,接头通过与各层之间的机械连接与环氧树脂灌注密封连接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提升了无骨架层结构的海洋挠性复合管线接头的强度与密封性要求。管线接头的强度与密封性要求。管线接头的强度与密封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低压海洋挠性复合管线的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压海洋挠性复合管线的接头,属于海洋挠性复合管线


技术介绍

[0002]海洋石油管道分为钢管和柔性管。目前适用于海底介质输送的柔性管多为挠性复合管线,挠性复合管线由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而成,其相对于钢管,具有易弯曲、易铺设、使用寿命长、总投资低等显著优势。随着国内挠性复合管线的技术越发成熟,挠性复合管线已在我国的越来越多的油气田中投入使用。由于挠性复合管线的连续长度有限,每根管线端部均须配备接头,接头在挠性管线端部之间、井口、立管、浮标之间起到连接作用,适用于浅海的挠性复合管线由于管线无内骨架层的特殊结构,对于管线接头的密封性能、强度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用于浅海低压管线的接头多采用扣压方式,该方式无法确保无骨架层结构的挠性管线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0003]本专利申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压海洋挠性复合管线的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适用于低压海洋挠性复合管线的接头。
[0005]本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适用于低压海洋挠性复合管线的接头,包括接头前端、接头芯子、第一接头外套、第二接头外套;
[0007]所述接头前端为中部呈凸起的内管锻件,所述接头前端的中部凸起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接头外套前端内壁连接,所述接头前端与所述第一接头外套接触处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第二O型密封圈;
[0008]所述接头前端的中部底端通过固定销安装有所述接头芯子,所述固定销与所述接头前端接触处设置有第一绝缘垫和第二绝缘垫,所述接头芯子通过内胀与管线的内压密封层固定连接;
[0009]所述接头前端的后部靠近管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钢圈、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一钢圈、第二密封圈与管线的内压密封层端面接触连接;所述接头前端的后端部通过螺栓与第一密封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法兰与所述接头前端的后端部存在有间隙;所述第一密封法兰后端部通过焊接与管线的抗压铠装层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一接头外套上开设有注胶孔;所述第一接头外套后部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远离管线的端部为凹形结构,所述第一接头外套后部嵌入所述密封套的凹形端部内,所述第一接头外套后端部与所述密封套的凹形端部内壁接触处设置有三组第三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接头外套的端部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密封套、所述第一接头外套后部连接;
所述密封套内设置有管件;
[0011]所述密封套靠近管线的一侧的侧端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密封套的凸起结构靠近管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依次设置有第三密封圈、第二钢圈、第四密封圈,所述密封套、第三密封圈、第二钢圈、第四密封圈与管线的抗压溃层端面接触连接;所述密封套的凸起结构后端部通过螺栓与第二密封法兰连接;
[0012]所述第二接头外套形成的腔体内部设置有抗压溃层固定件,所述抗压溃层固定件通过螺栓安装于管线的抗压溃层上,所述抗压溃层固定件为一组三等份的开口圆弧环,每个所述圆弧环上车有用以增大轴向固定力的螺纹;
[0013]所述密封套后侧通过长螺栓连接有抗拉铠装层固定件,所述长螺栓通过限位螺母固定所述抗拉铠装层固定件,所述抗拉铠装层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接头外套形成的腔体内部,所述抗拉铠装层固定件靠近所述抗压溃层固定件一侧为弧形结构,所述抗拉铠装层固定件的弧形结构外侧面与抗拉铠装层焊接连接,所述抗拉铠装层固定件靠近管线的一侧与管线的抗拉铠装层、外包覆层连接;
[0014]所述抗拉铠装层固定件后部与所述第二接头外套形成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外包覆层固定件,所述外包覆层固定件安装于管线的外包覆层上,所述外包覆层固定件为一组三等份的开口圆弧环,每个所述圆弧环上车有用以增大轴向固定力的螺纹;
[0015]所述第二接头外套后部靠近管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内依次设置有第五密封圈、第三钢圈、第六密封圈,所述第五密封圈、第三钢圈、第六密封圈与管线的外包覆层端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外套的后端部通过螺栓与第三密封法兰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外套形成的两个腔体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头外套上开设有注胶孔。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适用于低压海洋挠性复合管线的接头,该接头通过接头芯子实现内压密封层固定,同时通过双密封提升内压密封层密封的可靠性,接头通过与各层之间的机械连接与环氧树脂灌注密封连接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提升了无骨架层结构的海洋挠性复合管线接头的强度与密封性要求。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内压密封层;2、抗压铠装层;3、抗压溃层;4、抗拉铠装层;5、外包覆层;6、管线;7、接头前端;8、第一接头外套;9、第二接头外套;10、接头芯子;11、螺栓;12、第一O型密封圈;13、第二O型密封圈;14、注胶孔;15、密封套;16、第三O型密封圈;17、管件;19、长螺栓;20、抗拉铠装层固定件;21、限位螺母;22、外包覆层固定件;23、第三密封法兰;25、第一绝缘垫;26、固定销;27、第二绝缘垫;28、环氧树脂;30、第一密封圈;31、第一钢圈;32、第二密封圈;34、第一密封法兰;35、第三密封圈;36、第二钢圈;37、第四密封圈;38、第二密封法兰;40、抗压溃层固定件;41、第五密封圈;42、第三钢圈;43、第六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低压海洋挠性复合管线的接头,包括接头前端7、接头芯子10、第一接头外套8、第二接头外套9;接头前端7为中部呈凸起的内管锻件,接头前端7的中部凸起端通过螺栓11与第一接头外套8前端内壁连接接头前端7与第一接头外套8接触处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12、第二O型密封圈13;接头前端7的中部底端通过固定销26安装有接头芯子10,固定销26与接头前端7接触处设置有第一绝缘垫25和第二绝缘垫27,内压密封层的固定需要考虑热变形而导致内压密封层的脱出以及铺设时候固定力需要克服内压密封层的自重,为此采用接头芯子10通过内胀与管线的内压密封层1固定连接;接头前端7的后部靠近管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0、第一钢圈31、第二密封圈32,第一密封圈30、第一钢圈31、第二密封圈32与管线的内压密封层1端面接触连接;接头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低压海洋挠性复合管线的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前端(7)、接头芯子(10)、第一接头外套(8)、第二接头外套(9);所述接头前端(7)为中部呈凸起的内管锻件,所述接头前端(7)的中部凸起端通过螺栓(11)与所述第一接头外套(8)前端内壁连接,所述接头前端(7)与所述第一接头外套(8)接触处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12)、第二O型密封圈(13);所述接头前端(7)的中部底端通过固定销(26)安装有所述接头芯子(10),所述固定销(26)与所述接头前端(7)接触处设置有第一绝缘垫(25)和第二绝缘垫(27),所述接头芯子(10)通过内胀与管线的内压密封层(1)固定连接;所述接头前端(7)的后部靠近管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0)、第一钢圈(31)、第二密封圈(32),所述第一密封圈(30)、第一钢圈(31)、第二密封圈(32)与管线的内压密封层(1)端面接触连接;所述接头前端(7)的后端部通过螺栓(11)与第一密封法兰(34)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法兰(34)与所述接头前端(7)的后端部存在有间隙;所述第一密封法兰(34)后端部通过焊接与管线的抗压铠装层(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外套(8)上开设有注胶孔(14);所述第一接头外套(8)后部设置有密封套(15),所述密封套(15)远离管线的端部为凹形结构,所述第一接头外套(8)后部嵌入所述密封套(15)的凹形端部内,所述第一接头外套(8)后端部与所述密封套(15)的凹形端部内壁接触处设置有三组第三O型密封圈(16),所述第二接头外套(9)的端部通过螺栓(11)分别与所述密封套(15)、所述第一接头外套(8)后部连接;所述密封套(15)内设置有管件(17);所述密封套(15)靠近管线的一侧的侧端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密封套(15)的凸起结构靠近管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依次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平娜张欣波刘栋杰崔新盟李兰关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