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厂二回路除氧剂联氨的加药方法及加药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6346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核电厂水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二回路除氧剂联氨的加药方法及加药设备,其中,该加药方法使用质量浓度为50.1%~55%的浓联氨和一定浓度的稀联氨联合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稀联氨与浓联氨联合使用,对于某些工况,如机组启动、紧急补水等,达到理想的快速除氧效果。的快速除氧效果。的快速除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厂二回路除氧剂联氨的加药方法及加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厂水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二回路除氧剂联氨的加药方法及加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核电厂二回路系统水化学控制方法常采用还原性全挥发(AVT(R))处理,即将氨和联氨两种化学药剂添加到凝结水、给水中,以保持二回路系统水化学参数在适当的范围内,尽量减少蒸汽发生器中的腐蚀及固体物质的沉积。
[0003]典型压水堆核电二回路流程,如附图1所示,二回路的水经过蒸汽发生器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进入高压缸和低压缸做工后,进入凝汽器冷凝,再利用凝结水泵使水通过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加热后,利用给水泵使水通过高压加热器加热后,最后进入蒸汽发生器,二回路的水如此重复循环。
[0004]核电厂二回路除氧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凝汽器抽真空,除去不凝性气体;二是除氧器热力除氧;三是化学除氧,加入除氧剂联氨。通常核电厂二回路化学除氧只添加一种较低浓度的联氨,在机组正常运行工况,可较好满足二回路加药需求。
[0005]如专利号为CN110713220A、公开日为2020年01月21日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高温气冷堆核电厂二回路系统除氧剂联氨的加药系统和方法,在核电机组二回路不改变化学水处理药剂、仅改变联氨加药位置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二回路给水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速率。
[0006]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均是采用一种浓度联氨,但对于某些工况,如机组启动、紧急补水等,只添加一种较低浓度联氨,达不到快速除氧效果。而且对于核电厂来说,购买来的浓氨存储空间大,且由于只投加稀联氨,存在浓联氨输送泵、浓联氨溶液箱、浓联氨计量泵及管阀等设备长时间不运行,易出现腐蚀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使机组在不同工况下达到更好的除氧效果,可考虑根据不同工况投加不同浓度的联氨,同时根据不同浓度联氨的贮存,通过改变联氨的贮存和输送流程,可节省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减少运维工作量。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核电厂二回路除氧剂联氨的加药方法,使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1%~55%的浓联氨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稀联氨联合使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浓联氨的质量浓度为51%~53%。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机组启动阶段,凝汽器抽真空建立后,为使二回路水中联氨浓度达到标准要求,通过冷凝器紧急补水管线、除氧器水箱入口向二回路添加浓联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通过凝汽器紧急补水管线、除氧器水箱入口向二回路添加浓联氨的流量不大于300L/h,流量不小于50L/h,控制浓联氨浓度不大于300ppm,不小
于50ppm。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蒸汽发生器湿保养工况,为使联氨浓度达到标准要求,蒸汽发生器尽可能快的建立湿保养环境,避免发生点蚀现象,向蒸汽发生器排污及再循环管线上投加浓联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蒸汽发生器排污及再循环管线上投加浓联氨流量0~100 L/h,控制联氨浓度0~300ppm。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功率运行期间,由于二回路水质变化不大,在净凝结水泵出口母管与主凝结水泵出口母管汇合点加稀联氨即可。
[0015]经过冷凝器后的冷凝水,若达到水质要求,直接经过凝结水泵进入低压加热器,若不符合要求,经过凝结水泵进去前置阳床、经过混床,再由净凝结水泵进入低压加热器,加药点见附图3的圆圈处。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加药方法的加药设备,包括浓联氨溶液箱、稀联氨溶液箱,通过浓联氨计量泵与所述浓联氨溶液箱连通的浓联氨加药管,通过稀联氨计量泵与所述稀联氨溶液箱连通的稀联氨加药管,所述稀联氨溶液箱通过浓联氨计量泵与所述浓联氨溶液箱进行连通。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通过在所述稀联氨溶液箱内预装除盐水或者通过除盐水泵与装有除盐水的设备相连接。
[0018]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稀联氨与浓联氨联合使用,对于某些工况,如机组启动、紧急补水等,达到理想的快速除氧效果。
[0019]由于功率运行期间一般只投加稀联氨,存在浓联氨输送泵、浓联氨溶液箱、浓联氨计量泵及管阀等设备长时间不运行情况,本专利技术利用浓联氨溶液箱兼做贮存箱,需要投加浓联氨时,直接由浓联氨计量泵加注药液;需要投加稀联氨时,由浓联氨计量泵将浓联氨送至事先装有一定量除盐水的稀联氨溶液箱,功率运行期间,浓联氨相关设备可以运行,设备不仅得到维护,而且不需另外设置浓联氨贮存药液桶储存间或浓联氨贮存箱、输送泵及其配套管线阀门等,可降低土建和设备采购成本,节约空间,减少后续管理和运维成本。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典型压水堆核电二回路流程;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联氨加药设备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稀联氨加药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案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案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案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0022]实施例:
本实施例核电厂二回路除氧剂联氨的加药方法是基于现有的典型核电二回路流程进行的,典型二回路流程参见附图1:二回路的水经过蒸汽发生器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进入高压缸和低压缸做工后,进入凝汽器冷凝,再利用凝结水泵使水通过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加热后,利用给水泵使水通过高压加热器加热后,最后进入蒸汽发生器,二回路的水如此重复循环。
[0023]本实施例中,联氨的投加方法采用的稀联氨与浓联氨联合投加,具体如下:在机组启动阶段,凝汽器抽真空建立后,为使二回路水氧含量快速达到合格要求,向除氧器水箱入口管线、凝汽器紧急补水管线投加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1%~55%的联氨。
[0024]在蒸汽发生器湿保养期间,向蒸汽发生器排污及再循环管线上投加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1%~55%的联氨。可通过相应浓联氨计量泵向加药点投加联氨。
[0025]在功率运行期间,由于二回路水质变化不大,主要在凝结水精处理混床出口与主凝结水汇合点下游添加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稀联氨即可。结合附图1,经过冷凝器后的冷凝水,若达到水质要求,直接经过凝结水泵进入低压加热器,若不符合要求,经过凝结水泵进去前置阳床、经过混床,再由净凝结水泵进入低压加热器,加药点见附图3的圆圈处。
[0026]各加入量是需根据二回路水装量、目标联氨浓度、加药流量等计算得来的。在本实施例中,凝汽器紧急补水,当前联氨质量百分比浓度51.2%,控制目标浓度200ppm,加药流量234.4l/h,补水量600m3/h,加药12h,浓联氨加药量约2.8m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二回路除氧剂联氨的加药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1%~55%的浓联氨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稀联氨联合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厂二回路除氧剂联氨的加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联氨的质量浓度为51%~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厂二回路除氧剂联氨的加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组启动阶段,凝汽器抽真空建立后,通过冷凝器紧急补水管线、除氧器水箱入口向二回路添加浓联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厂二回路除氧剂联氨的加药方法,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器湿保养阶段,在蒸汽发生器排污及再循环管线上投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杰周晶顾文胡蓉詹艳曹轶张海龙陈军张培来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