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安乐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微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14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控微导管,包括组合为一体的可控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微导管本体设有导管腔,可控导丝本体依次为柔软段、连接段和操作部,所述柔软段为可塑性结构,所述可控导丝本体的柔软段和连接段可以伸入到微导管本体的导管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微导管使用过程中,操作性好、可控性强。可控性强。可控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微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控微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微导管是指主要用在介入手术超选择性插管的小导管,一般分为造影与注射微粒用,多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美国、法国、日本、丹麦与我国均有生产,目前市面上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微导管,但是现有的几种微导管在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的问题,操作性较差。
[0003]其中一种微导管,是由日本生产的微导管,使用时导丝前面走,导管后面跟,导丝和导管没有连接在一起;这种微导管单人操作困难,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如果遇到血管弯曲较多的地方,就会存在阻力,导致整体的后座力增大,可能使导管回退,单人操作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两个以上的人配合才能完成上述操作。
[0004]还有一种是导丝和导管连接在一起的微导管,导丝到哪里,导管也到哪里,但是这种型号的微导管的头端比较硬,顺应性差,即使导丝到达目标部位,导管仍然无法进一步跟进抵达目标血管。
[0005]此外有一种美国的微导管,是在导管的头部带mark标记,用于透视情况下辨认导管的位置,这种微导管的头部是柔软的,但是柔软的部分的长度还不够,同时由于微导管与微导丝未组合在一起,在遇到血管严重迂曲的时候,容易出现微导管自行后撤,无法快速实施超选择性插管,费时费力,操作起来就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微导管,以解决目前市面上微导管使用过程中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可控微导管,包括组合为一体的可控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微导管本体设有导管腔,可控导丝本体依次为柔软段、连接段和操作部,所述柔软段为可塑性结构,所述可控导丝本体的柔软段和连接段可以伸入到微导管本体的导管腔内。
[0008]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本微导管在使用前,将可控导丝本体的柔软段和连接段伸入到微导管本体的导管腔内,柔软段将会穿出导管腔,然后将两者组合固定为一体,可在手术中使用本微导管。本微导管使用过程中,操作部用于医生对本微导管进行操作,柔软段用于伸入病人的血管中。
[0009]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本方案中可控导丝本体头端为柔软段具又可塑性,其长度能够延伸,从而使本微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性较好。
[0011]2、可控导丝本体的柔软段和连接段可以伸入到微导管本体的导管腔内,可控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可以组合为一体,在本微导管使用过程中,可控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不会相互影响,因此本微导管仅需要单人进行操作即可,这就使本微导管操作简单,可控性
较强。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微导管使用过程中,操作性好、可控性强。
[0013]进一步,所述操作部包括操作杆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连接段和操作杆之间。
[0014]限位块可用于确定微导管本体与可控导丝本体固定组合的位置,进而使可控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便于组合固定为一体。操作杆则便于可控导丝本体在微导管本体的导管腔中位置的旋转调整。
[0015]进一步,所述微导管本体依次为软管、连接管和操作管,所述限位块上设有螺孔口,所述操作管上设有与螺丝口螺纹配合的螺丝扣。
[0016]通过螺孔口和螺丝扣的螺纹固定将可控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组合固定为一体,一方面能够确保可控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连接牢固,另一方面在本微导管使用过程中,也方便调节可控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进而使本微导管的可控性更强。
[0017]进一步,所述软管为可塑形的鹅颈结构,所述软管的长度为18

20cm。
[0018]微导管本体端部的软管,采用此形状和长度,更利于伸入弯曲的血管中,进而使本微导管的可控性进一步加强。
[0019]进一步,所述软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标记。
[0020]标记则便于本微导管使用过程中,用于透视情况下辨认导管的位置。
[0021]进一步,所述可控导丝本体的柔软段长度为15

25cm,可控导丝本体的连接段长度为160

200cm。
[0022]柔软段此长度便于本微导管伸入血管中,连接管此长度便于本微导管的使用。
[0023]进一步,所述微导管本体的连接管长度为140

180cm。
[0024]便于微导管本体与可控导丝本体组合固定后,可控导丝本体的柔软段伸入导管腔,进而更便于本微导管在使用过程医生对其进行操作。
[0025]进一步,所述导管腔内设有亲水涂层。
[0026]使本微导管使用性能更佳。
[0027]进一步,所述操作管与连接管连接处呈圆台形。
[0028]使本微导管使用更便于操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控微导管中可控导丝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控微导管中微导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控微导管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柔软段11、连接段12、操作部13、限位块131、螺孔口1311、操作杆132、软管21、标记22、连接管23、操作管24、螺丝扣241、导管腔25。
[0034]如图3所示,一种可控微导管,包括可控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微导管本体设置了导管腔25,导管腔25内设置了亲水涂层,可控导丝本体可伸入导管腔25中与微导管本体组合为一体。
[0035]如图1所示,可控导丝本体从左到右依次为柔软段11、连接段12和操作部13,柔软段11为可塑性结构,操作部13包括操作杆132和限位块131,限位块131位于连接段12和操作杆132之间,操作杆132便于旋转可控导丝本体进行调整。可控导丝本体的柔软段11长度为15

25cm,可控导丝本体的连接段12长度为160

200cm,为了使本微导管适用性更强,本实施例中柔软段11长度优选为20cm,连接段12长度优选为180cm。
[0036]如图2所示,微导管本体从左到右依次为软管21、连接管23和操作管24,软管21左端设置了mark标记22,用于透视情况下辨认导管的位置;软管21为可塑形的鹅颈结构,操作管24与连接管23连接处呈圆台形。软管21长18

20cm,微导管本体的连接管23长度为140

180cm,为了使微导管本体与可控导丝本体能够配合的更好,本实施例中软管21长度优选为20cm,连接管23长度优选为160cm。
[0037]可控导丝本体的限位块131上设置了螺孔口1311,微导管本体的操作管24上设置了与螺丝口螺纹配合的螺丝扣241,可控导丝本体的柔软段11、连接段12可以从微导管本体的右端进入导管腔25内,柔软段11将从左端伸入,此时可通过螺纹口和螺丝扣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为一体的可控导丝本体和微导管本体,微导管本体设有导管腔,可控导丝本体依次为柔软段、连接段和操作部,所述柔软段为可塑性结构,所述可控导丝本体的柔软段和连接段可以伸入到微导管本体的导管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操作杆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连接段和操作杆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本体依次为软管、连接管和操作管,所述限位块上设有螺孔口,所述操作管上设有与螺丝口螺纹配合的螺丝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控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可塑形的鹅颈结构,所述软管长度为18

20cm。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乐
申请(专利权)人:吴安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