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安乐专利>正文

一种导流覆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87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流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分流段、中间段和延长段,分流段或延长段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与中间段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可以解决现有的覆膜支架为直线型,遇到较复杂或弯道较多的血管时,其转弯处因弯折容易导致该处血流量减小,从而造成患者不适或引起并发症的问题;以及肝性脑病发生率高的问题。以及肝性脑病发生率高的问题。以及肝性脑病发生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覆膜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支架
,具体为一种导流覆膜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治疗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症及其导致的顽固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严重并发症,一般会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或直接性门腔分流术(DIPS);如图1所示,通过在肝静脉1与门静脉2的左/右支间设置覆膜支架,建立人工分流道,使部分门静脉血直接进入下腔静脉,降低门静脉压力。
[0003]但是,门体分流大大增加了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TIPS术后门体分流,覆膜支架使得门脉系统与体循环直接相通,大量未经过肝脏代谢的肠道来源的含氨有毒物质进入体循环,血氨水平急剧升高;过高的血氨穿过血脑屏障,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中迅速将血液中产生的氨转化为谷氨酰胺,从而提高谷氨酰胺水平,谷氨酰胺的过度合成又进一步加剧了氧化应激和星形细胞肿胀,增加细胞内渗透压,导致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中枢系统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神经功能损伤,引起肝性脑病。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1、现有的覆膜支架为直线型,直接连接在肝静脉1与门静脉2的左/右支间,流出道位于肝静脉1,由于涡流和内膜过度增生等因素,导致支架长期通畅率降低,容易导致门脉高压症状复发,如消化道出血、腹水形成等;
[0006]2、现有的覆膜支架为直线型,分流量大,肝性脑病发生率高;
[0007]3、现有的覆膜支架为直线型,遇到较复杂或弯道较多的血管时,其转弯处因弯折容易导致该处血流量减小,从而造成患者不适或引起后续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流覆膜支架,可以解决现有的覆膜支架为直线型,遇到较复杂或弯道较多的血管时,其转弯处因弯折容易导致该处血流量减小,从而造成患者不适或引起并发症的问题。
[0009]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导流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分流段、中间段和延长段,分流段或延长段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与中间段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
[0011]有益效果:
[0012]1、在通常的研究中,TIPS分流量增加与分流道直径密切相关,因此,分流道选择合适尺寸的支架对减少TIPS后肝性脑病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专利技术人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支架的形状以及连接对减少TIPS后肝性脑病发病率的影响也非常的大;本技术中的支架本体主要连接在下腔静脉和脾静脉之间,使得脾静脉处干净的血液能够直接通过支架本体导流引入下腔静脉中,更符合身体器官,减少毒性物质进入体循环,进一步减小了TIPS后肝性脑病发病率。
[0013]2、本技术中,分流段或延长段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与中间段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使得覆膜支架的一端或两端形成弧形弯曲端:(1)当支架本体伸入下腔静脉的一端为弧形弯曲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所用的直线形,本技术的覆膜支架更符合人体构造,弯折处不易被挤压折叠而导致内径大范围变窄。(2)当支架本体伸入脾静脉的一端为弧形弯曲时,其弯曲处位于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分叉处,弯折处不易被挤压折叠而导致内径大范围变窄。(3)弧形的外形设计更符合血流动力学原理,有利于保持长期通畅。
[0014]综上,在覆膜支架上设计弧形过渡,使得覆膜支架的端部形成翘起的弧形;相比于直线型,能够减少因转弯处的形变导致管径骤减的问题出现,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尤其是将该覆膜支架运用于门腔分流术时,将其连接于下腔静脉和脾静脉之间,可极大程度的减小肝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医学带来了很大的进步。
[0015]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的管径自分流段沿延长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或者自中间段与延长段的交接处沿延长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6]有益效果:将延长段的管径设置的较大一些,可以便于延长段的外壁贴紧脾静脉,防止延长段滑动或晃动。另外,设计为两端大小不一的形状,能够调节血流量,使得靠近心脏的一端(分流段的血液流出端)的血流出量降低,即可降低门静脉压力梯度,又可以限制下腔静脉的分流量,符合生理要求,减少肝性脑病发生率。
[0017]进一步,支架本体的两端均设有标记环。
[0018]有益效果:标记环能够更方便使用者在放置覆膜支架时了解支架本体两端的位置,起到协助安装的作用,提升放置准确度及放置效率。
[0019]进一步,分流段与中间段的交接处也设有标记环。
[0020]有益效果:在分流段与中间段的交接处也增加标记环,能够更方便使用者在放置覆膜支架时了解分流段是否准确的放置于肝实质段内,以此来确定其余各段是否置于合适位置,起到协助安装的作用,提升放置准确度及放置效率。
[0021]进一步,中间段与延长段的交接处也设有标记环。
[0022]有益效果:在中间段与延长段的交接处也增加标记环,能够更方便使用者在放置覆膜支架时了解中间段是否准确的放置于合适位置内,起到协助安装的作用,提升放置准确度及放置效率。
[0023]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标记组,标记组包括位于支架本体内侧的内标记点和位于支架本体外侧的外标记点,内标记点与外标记点的数量或形状不同。
[0024]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所指的内侧为支架本体的弧形弯曲侧,外侧为与弧形弯曲侧相对的背面。在内侧和外侧设置不同数量或形状的标记,在向患者体内放置支架本体时,一方面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明确的知道支架本体是朝着哪一侧弯曲的,以方便放置过程中进行调整,防止支架本体发生扭转或扭转过度导致支架损坏或放置形态不合适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放置的过程中就能够监控内侧的位置,以防止在放置过程中转动调整过度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防止转动调整过度造成支架损坏。
[0025]进一步,所述内标记点和外标记点相互对应设置,且外标记点的数量大于内标记点的数量,或者外标记点的数量小于内标记点的数量。
[0026]有益效果:相比于将内标记和外标记分散设置,本技术中的内标记和外标记相互对应形成标记组,使得内标记的背面就是外标记,更方便对应性观察。本技术中采用内标记
和外标记的数量不同来做区分,例如,每个标记组中,内标记为1个,外标记为2个,放置支架本体的过程中,当观察到数量为两个的时候,则表示此为支架本体的外侧,方便医护人员识别。
[0027]进一步,弧形过渡处、延长段的端部、中间段、分流段中的任意一处或多处组合均设有所述标记组。
[0028]有益效果:在弧形过渡处设置有标记组,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观察转弯处的放置位置及情况;在延长段的端部设置标记组,能够方便使用者观察远端的放置情况;在中间段、分流段处设置有标记组,也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观察各段放置的情况以及旋转的位置情况,防止支架本体的弧形处放反或者是过度转动被折断等情况发生。
[0029]进一步,所述支架本体的长度为150~180mm。
[0030]有益效果:使得支架本体的一端刚好穿入下腔静脉而不会有多余的部分伸入,另一端则刚好伸至脾静脉处,符合人体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支架本体包括分流段、中间段和延长段,分流段或延长段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与中间段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所述支架本体的管径自分流段沿延长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或者自中间段与延长段的交接处沿延长段的方向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均设有标记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流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分流段与中间段的交接处也设有标记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流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中间段与延长段的交接处也设有标记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流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标记组,标记组包括位于支架本体内侧的内标记点和位于支架本体外侧的外标记点,内标记点与外标记点的数量或形状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流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标记点和外标记点相互对应设置,且外标记点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乐
申请(专利权)人:吴安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