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安乐专利>正文

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411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定位纸,定位纸的定区域包括多个纵向定位线和多个横向定位线,相邻横向定位线间的距离相等,定位纸的外层上设有多个定位点;(2)使用定位纸,(3)确定肿瘤位置,对患者进行CT扫描后在定位纸上确定位置,测量肿瘤与定位点间的距离来提取肿瘤的位置数据;(4)打印定位表,将位置数据形成立体的数据点,将带有患者体表定位标记的容积数据导入TPS中,通过3D打印出定位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通过定位纸的在CT扫描时对患者的肿瘤位置一次性精确定位,再经过3D打印技术定位表,应用于患者肿瘤的后续诊治中,非常简单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公开了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肿瘤部位进行精确检测,以便于对肿瘤患者的后续诊断或治疗(穿刺、放疗、手术等),比如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就需要先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才能实施放射治疗。对人体内肿瘤位置的确定一般采用CT扫描来进行,CT(Computed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目前利用CT扫描对患者体内的肿瘤进行定位确定病灶时,一种方式是用定位栅固定于体表,定位栅多为医院自制,即采用不透光的导管通过胶带绑定于体表,相邻胶带间隔一厘米左右。胶带沿着体表贴附,扫描出来就形成一张定位网,断层图像上通过“点表示”,然后计算层数和距离,再使用CT机红外线打印,记号笔体表标记,完成患者肿瘤位置的确定。该方式中由于定位栅多为医院自制结构,使用起来较为繁琐,使用过程中由于导管会位移,结果会出现偏差。另一种方式是采用红药水点在人体上,通过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制作一个模型,每次检查,均要再将模型套在人体上,就显得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以解决患者肿瘤位置的确定存在误差、操作繁琐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定位纸,所述定位纸包括依次粘合为一体的内层、中层和外层,定位纸的外层设有矩形的定位区域,定区域包括多个纵向定位线和多个横向定位线,相邻横向定位线间的距离相等;相邻纵向定位线间的距离相等,定位纸的外层上设有多个定位点;(2)使用定位纸,将定位纸的内层撕下,将定位纸的中层贴附在患者的体表上,然后进行CT扫描;(3)确定肿瘤位置,对患者进行CT扫描后在定位纸上确定位置,测量肿瘤与定位点间的距离来提取肿瘤的位置数据;(4)打印定位表,将位置数据形成立体的数据点,将带有患者体表定位标记的容积数据导入TPS中,通过3D打印出定位表。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本方案的定位纸,在定位时操作方便,原始数据一次就提取完成,无需多次测量;而且定位纸与人体全面贴合,测量结果精准。2、本方案中的定位纸,通过粘附的方式固定到人体上,整个定位纸粘附不会移动使所提取的位置数据精准,通过粘附的方式与人体贴合则使本定位纸的使用非常方便。3、将带有体表定位标记的容积数据(Dicom格式)导入TPS计划,通过3D打印技术,制成非共面模板的定位表,可以实施非血管介入诊疗工作,如肿瘤放射性粒籽植入、肿瘤消融(冷冻、射频、微波、纳米刀等)、椎体成形、神经阻滞、深部脓肿引流多种诊治方法。4、在针对患者的后续诊治中,可以直接使用本方案所制作出来的定位表,已经采集到患者肿瘤对应的整个扫描区域的数据(Dicom格式),可以对此数据进行多次利用,这就减少患者在术中CT扫描次数,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辐射损伤。5、本方案所制成的定位表,有利于实施精准体表定位下穿刺活检,提高穿刺成功率。6、本方法获得的定位表既可以作为穿刺活检的体表定位,又适合将带有体表定位信息的全部数据(Dicom格式)将调入TPS计划中,形成非共面3D打印模板,实施精准穿刺和治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通过定位纸的在CT扫描时对患者的肿瘤位置一次性精确定位,再经过3D打印技术定位表,应用于患者肿瘤的后续诊治中,非常简单便捷。进一步,步骤(1)中定位纸为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包装。使定位纸使用前处于无菌环境,保持定位纸的干净卫生,进而保护患者和相关医护人员的健康。进一步,步骤(1)中定位纸的内层为薄膜,定位纸的外层为不浸润纸质,内层与中层之间为无过敏生物粘合剂。定位纸的内层为薄膜便于保护粘合剂,也便于定位纸的使用,定位纸的外层为不浸润纸则是方便本定位纸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影响,无过敏生物粘合剂则便于定位纸较为稳定的粘合在患者的体表,且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进一步,步骤(1)中定位纸相邻横向定位线间的距离和相邻纵向定位线间的距离均为1cm。可本方案中采用定位纸确定肿瘤位置更便于提取相关位置数据。进一步,所述纵向定位线为不透X光材质的纵向定位线,纵向定位线宽2mm。便于纵向定位线与定位纸在3D扫描过程中配合,采集到患者肿瘤的位置。进一步,步骤(1)中定位上的定位点数量为五个,定位点为直径4-6mm的圆形,定位点为不透X光材质制成。定位点的数量和材质设置,可便于定位纸能够与定位线配合透光突显出亮点形成立体坐标,进而更便于患者肿瘤位置数据的提取。进一步,五个定位点包括四个边角定位点和一个中心定位点;四个边角定位点分别位于定位纸的四个边角处,中心定位点位于定位纸的中心处。定位点的位置设置,更便于对患者肿瘤位置的确定。进一步,步骤(1)中,定位纸的外层上,相邻两侧均设有刻度。便于使用本方案中的定位纸使用时能够更精准的确定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定位纸1、边角定位点2、定位区域3、中心定位点4、纵向定位线5、横向定位线6、刻度7。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定位纸1:如图1所示,定位纸1包括依次粘合为一体的内层、中层和外层,定位纸1的内层为薄膜,定位纸1的外层为不浸润纸质,内层与中层之间为无过敏生物粘合剂;为了保持定位纸1的无菌干净环境,定位纸1为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包装;定位纸1的外层设有矩形的定位区域3,定位区域3包括多个纵向定位线5和多个横向定位线6,相邻横向定位线6间的距离相等;相邻纵向定位线5间的距离相等,本实施例中相邻横向定位线6间的距离和相邻纵向定位线5间的距离均为1cm;纵向定位线5为不透X光材质的纵向定位线5,纵向定位线5宽2mm;定位纸1的外层上设有多个定位点,本实施例中定位点数量为五个,定位点为直径4-6mm的圆形,定位点为不透X光材质制成;五个定位点包括四个边角定位点2和一个中心定位点4;四个边角定位点2分别位于定位纸1本体的四个边角处,中心定位点4位于定位纸1的中心处;定位纸1的外层上,相邻两侧均设有刻度7。本实施例中纵向定位线5和定位点均采用钽粉材质制成,由于钽粉在X光下不透光,现有的CT会对人体进行扫描,没有采用钽粉的定位线能够配合透光突显出亮点形成立体坐标。(2)使用定位纸:将定位纸1包装撕下,再将定位纸1的内层撕下,将定位纸1的中层贴附在患者的体表上,然后进行CT扫描;(3)确定肿瘤位置:对患者进行CT扫描后在定位纸1上确定位置,测量肿瘤与定位点间的距离来提取肿瘤的位置数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准备定位纸,所述定位纸包括依次粘合为一体的内层、中层和外层,定位纸的外层设有矩形的定位区域,定区域包括多个纵向定位线和多个横向定位线,相邻横向定位线间的距离相等;相邻纵向定位线间的距离相等,定位纸的外层上设有多个定位点;/n(2)使用定位纸,将定位纸的内层撕下,将定位纸的中层贴附在患者的体表上,然后进行CT扫描;/n(3)确定肿瘤位置,对患者进行CT扫描后在定位纸上确定位置,测量肿瘤与定位点间的距离来提取肿瘤的位置数据;/n(4)打印定位表,将位置数据形成立体的数据点,将带有患者体表定位标记的容积数据导入TPS中,通过3D打印出定位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定位纸,所述定位纸包括依次粘合为一体的内层、中层和外层,定位纸的外层设有矩形的定位区域,定区域包括多个纵向定位线和多个横向定位线,相邻横向定位线间的距离相等;相邻纵向定位线间的距离相等,定位纸的外层上设有多个定位点;
(2)使用定位纸,将定位纸的内层撕下,将定位纸的中层贴附在患者的体表上,然后进行CT扫描;
(3)确定肿瘤位置,对患者进行CT扫描后在定位纸上确定位置,测量肿瘤与定位点间的距离来提取肿瘤的位置数据;
(4)打印定位表,将位置数据形成立体的数据点,将带有患者体表定位标记的容积数据导入TPS中,通过3D打印出定位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定位纸为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肿瘤定位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定位纸的内层为薄膜,定位纸的外层为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乐
申请(专利权)人:吴安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