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298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35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巴西橡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该树生产的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物资。橡胶树白粉病是巴西橡胶树上最严重的叶部病害,引起产量严重下降。其病原物是一种专性寄生真菌,对其致病机理知之甚少,阻碍了病害防控水平的提高。研究病原物对寄主的致病机制需要对病原物或寄主进行遗传操作。然而,巴西橡胶树为多年生乔木,虽然已有研究对该植物建立了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技术,但操作难度很高,实验周期长,暂不适合用于快速研究病原的致病机制。拟南芥是一种模式植物,具有遗传背景清楚,遗传操作简易的特点。此前已有研究发现橡胶树白粉菌HO

73菌株可以在某些抗病途径有缺陷的拟南芥突变体上寄生,这些突变体分别突变了PAD4、EDS1等基因。但因为基因的缺失突变,这些突变体用于研究白粉菌致病机理具有某些局限性。比如这些突变基因抑制了植物水杨酸合成,因此不适合用于研究白粉菌和植物水杨酸的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构建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拟南芥转基因株系可以被橡胶树白粉菌浸染,可作为橡胶树白粉菌致病机理研究的良好材料。
[000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0005]一种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以35S

GFP载体为骨架,构建35S启动子驱动的含HbLFG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35S

HbLFG1

GFP;
[0007](2)把表达载体35S

HbLFG1

GFP导入拟南芥野生型株系,获得稳定遗传的拟南芥转基因株系。
[0008]优选的,步骤(1)为:将HbLFG1基因插入至pBI121

GFP载体的35S

GFP之间。
[0009]优选的,将HbLFG1基因插入至pBI121

GFP载体的35S

GFP之间的5823bp处。在pBI121

GFP载体的5823bp处插入HbLFG1基因,白粉菌的侵入率要显著高于其他载体及其他插入位点。
[0010]优选的,用于研究橡胶树白粉菌致病机理。利用该橡胶树白粉菌

转基因HbLFG1拟南芥株系,可深入研究病原菌对各抗病信号传递途径、防卫反应等的影响。比如在该拟南芥中表达拟测试的抗病基因,测定其对白粉菌侵染的抑制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基因橡胶树基因HbLFG1的拟南芥植株可供橡胶树白粉菌繁殖,是研究橡胶树白粉菌侵染机制和抗病基因的良好材料。相比于可以接种橡胶树白粉菌的突变体,没有基因缺失,遗传背景清晰。植株内基因组保持完整,各抗病信号通路保持完整。
附图说明
[0013]图1:HbLFG1

GFP表达载体
[0014]图2:橡胶树白粉菌浸染拟南芥植株的显微镜观察结果及菌丝长度统计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6]以下实施例中,pBI121

GFP载体来源于市售。
[0017]实施例: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构建及橡胶树白粉菌的浸染
[0018](1)以35S

GFP载体为骨架,构建35S启动子驱动的HbLFG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35S

HbLFG1

GFP(图1)。具体为:将HbLFG1基因(NCBI登录号XP_021636571.1)插入至pBI121

GFP载体35S

GFP之间的5823bp处。
[0019](2)利用农杆菌转染法把表达载体35S

HbLFG1

GFP导入拟南芥野生型Col

0,获得稳定遗传的T2代转基因植株。转化方法采用成熟的蘸花转化法,用农杆菌侵染拟南芥花序,利用授粉受精过程,将农杆菌导入胚珠,从而使拟南芥结出含有HbLFG1

GFP的转基因种子。
[0020](3)选用生长了4

5周的表达35S

HbLFG1

GFP的拟南芥植株,接种橡胶树白粉菌HO

73菌株。接种时选用生长2周的白粉菌产生的分生孢子,配成水悬浮液,均匀喷洒至健康植物叶片,7天后观察病菌致病结果。以未转化和转化了GFP标签的Col

0植株、橡胶树白粉菌的感病株系eds1突变体作为对照。
[0021]随机选取50处侵染位点,通过显微镜观察菌丝侵入情况,计算侵入率,记录菌丝长度。结果见图2。结果显示50个位点中,导入35S

HbLFG1

GFP的株系和感病株系eds1突变体均有菌丝侵入,未转化和转化了GFP标签的Col

0植株几乎没有菌丝侵入。橡胶树白粉菌对导入35S

HbLFG1

GFP的株系和感病株系eds1突变体侵入率接近,均为50%左右。35S

HbLFG1

GFP的株系和感病株系eds1突变体的菌丝长度均达到300μm/0.25mm2,显著高于未转化和转化了GFP标签的Col

0植株。说明该橡胶树白粉菌

转基因HbLFG1拟南芥株系,可用于深入研究病原菌对各抗病信号传递途径、防卫反应等的影响。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35S

GFP载体为骨架,构建35S启动子驱动的含HbLFG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35S

HbLFG1

GFP;(2)把表达载体35S

HbLFG1

GFP导入拟南芥野生型株系,获得稳定遗传的拟南芥转基因株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构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潇李思鹏缪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