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223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出风温度,检测室内第一换热器和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控制单元,根据室内湿度和室内相对湿度,确定运行模式;控制单元,还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制冷除湿模式、制热降湿模式下,根据室内第一换热器和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和/或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在再热除湿模式下,控制四通阀模块通电,根据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和送风温度,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和/或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该方案,控制空调系统在制冷、制热、再热除湿的模式下运行,能够节省耗电量,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的效果。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的效果。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再热除湿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系统使用越来越普遍,同时,人们对空调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除了满足夏季高温制冷、以及冬季低温制热的需求之外,在过渡季节温度不高、相对湿度较大时也希望空调系统能实现再热除湿功能。而带有再热除湿功能的家用空调系统,基本都以配置电加热为主,但电加热的投入使用,会使再热除湿系统的耗电增加,能效降低。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以解决空调系统的再热除湿系统以配置电加热为主,会使再热除湿系统的耗电增加,能效降低的问题,达到通过控制空调系统在制冷、制热、再热除湿的模式下运行,能够节省耗电量,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第一换热器和室内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通过四通阀模块,分别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的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节流装置,记为第一节流装置;在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第一支管路上、和/或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第二支管路上,设置有支管节流装置;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检测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室内湿度和所述室内相对湿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模式中的任一模式;所述除湿模式,包括:制冷除湿模式、制热降湿模式、再热除湿模式中的任一模式;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制冷除湿模式、制热降湿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在所述再热除湿模式下,控制所述四通阀模块通电,以及,根据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送风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室内湿度和所述室内相对湿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若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小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退出所述除湿模式,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所述制冷模式或所述制热模式;若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所述制热降湿模式;若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所述再热除湿模式;若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所述制冷除湿模式。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管节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第一支管路上的第二节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第二支管路上的第三节流装置。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包括:根据所述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压缩机的频率,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内风机的转速为设定的最高转速,进而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对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值进行以下控制: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值、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保持当前状态;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同时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值、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同时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值、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值,并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值,并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值。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制冷除湿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
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还包括:在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内风机的转速为设定的除湿模式转速,进而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对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值进行以下控制: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值、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保持当前状态;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4a)、室内第一换热器(4b)和室内第二换热器(4c);所述压缩机(1),通过四通阀模块,分别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4a)的第一端、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第一端和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第一端;在所述室外换热器(4a)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第二端的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节流装置,记为第一节流装置(5a);在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第一支管路上、和/或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第二支管路上,设置有支管节流装置;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检测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室内湿度和所述室内相对湿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模式中的任一模式;所述除湿模式,包括:制冷除湿模式、制热降湿模式、再热除湿模式中的任一模式;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制冷除湿模式、制热降湿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在所述再热除湿模式下,控制所述四通阀模块通电,以及,根据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送风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室内湿度和所述室内相对湿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若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小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退出所述除湿模式,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所述制冷模式或所述制热模式;若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所述制热降湿模式;若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所述再热除湿模式;若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于所述制冷除湿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节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第一支管路上的第二节流装置(5b),以及设置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第二支管路上的第三节流装置(5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
之一,包括:根据所述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压缩机(1)的频率,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内风机(6b)的转速为设定的最高转速,进而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对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进行以下控制: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保持当前状态;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同时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同时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并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并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制冷除湿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还包括:在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内风机(6b)的转速为设定的除湿模式转速,进而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对所
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进行以下控制: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保持当前状态;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同时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同时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并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并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制热模式或所述制热降湿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还包括:根据所述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压缩机(1)的频率,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内风机(6b)的转速为设定的最高转速,进而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迎风和背风换热面积比,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并根据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对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进行以下控制: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大于设定吸气过热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设定吸气过热度范围的上限,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保持当前状态;
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吸气过热度范围的下限,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减小;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吸气过热度范围的上限,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增大。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模块,包括: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连通的第一四通阀(2a),以及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连通的第二四通阀(2b);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再热除湿模式下,控制所述四通阀模块通电,以及,根据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送风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包括:在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内风机(6b)的转速为设定的除湿模式转速,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2a)通电,进而根据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送风温度,对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进行以下控制: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或大于或等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第三节流装置(5c)的开度值;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且小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若所述送风温度等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保持当前状态;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且小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若所述送风温度不等于设定温度、且大于所述室内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增大;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且小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若所述送风温度不等于设定温度、且小于所述室内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减小。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节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主管路的第一支管路上的第二节流装置(5b)。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还包括:根据所述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压缩机(1)的频率,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内风机(6b)的转速为设定的最高转速,进而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对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进行以下控制: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
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保持当前状态;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的开度值、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的开度值、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的开度值、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的开度值。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制冷除湿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还包括:在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内风机(6b)的转速为设定的除湿模式转速,进而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对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进行以下控制: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保持当前状态;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
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的开度值、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的开度值、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的开度值、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的开度值;若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第二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增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的开度值。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制热模式或所述制热降湿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包括:根据所述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压缩机(1)的频率,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内风机(6b)的转速为设定的最高转速,进而根据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以及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迎风和背风换热面积比,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并根据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对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进行以下控制: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大于设定吸气过热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设定吸气过热度范围的上限,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保持当前状态;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吸气过热度范围的下限,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减小;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吸气过热度范围的上限,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增大。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模块,包括:与所述室内第一换热器(4b)连通的第一四通阀(2a),以及与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连通的第二四通阀(2b);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再热除湿模式下,控制所述四通阀模块通电,以
及,根据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送风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支管节流装置的开度值中的至少之一,还包括:在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相对湿度、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内风机(6b)的转速为设定的除湿模式转速,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2a)通电,进而根据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以及所述送风温度,对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进行以下控制: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小于或等于第三设定温度、或大于或等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且小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若所述送风温度等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保持当前状态;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且小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若所述送风温度不等于设定温度、且大于所述室内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开度值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5b)的开度值增大;在所述室内第二换热器(4c)的出口过热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且小于第四设定温度的情况下,若所述送风温度不等于设定温度、且小于所述室内温度,则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a)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伟吕如兵梁祥飞黄健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