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疫活禽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22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疫活禽车厢,其包括密闭车厢、发电机、以及与所述密闭车厢连通的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发电机位于所述密闭车厢的前端,所述送风系统位于所述发电机的上方,所述排风系统位于所述密闭车厢的尾端两侧;所述送风系统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网、送风杀菌装置和送风机,所述排风系统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板、排风杀菌装置和排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密闭车厢运输活禽,所述密闭车厢的换气系统设置有杀菌装置,从而防止外界的病菌进入所述密闭车厢,或防止所述密闭车厢的病菌扩散到外界,造成病菌传播。传播。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疫活禽车厢


[0001]本技术涉及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疫活禽车厢。

技术介绍

[0002]在活禽运输时,为了保证活禽的存活,现有的车厢一般采用开放式,或在密闭式车厢上开通气孔并加装排气扇,以保证车厢内的空气通畅,使车厢内供氧充足;然而,无论是空气中,还是活禽自身都携带有病菌,外界的病菌进入车厢会被活禽感染或携带,车厢内的病菌流通到外界,也会对外界造成感染,造成可能的疫情传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疫活禽车厢,其采用密闭车厢,并在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中设置除尘灭菌装置,从而防止病菌传播。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疫活禽车厢,包括密闭车厢、发电机、以及与所述密闭车厢连通的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发电机位于所述密闭车厢的前端,所述送风系统位于所述发电机的上方,所述排风系统位于所述密闭车厢的尾端两侧;所述送风系统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网、送风杀菌装置和送风机,所述排风系统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板、排风杀菌装置和排风机。
[0005]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杀菌装置、所述排风杀菌装置为静电除尘模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机、所述排风机是轴流风机。
[0007]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箱,所述送风箱的两侧设置有连通外界的进风口,所述送风箱的后侧中间设置有连通所述密闭车厢的送风口,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进风口,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密闭车厢尾端两侧的排风箱,所述排风箱由下至上设置有若干个隔仓,任意所述隔仓与相邻两个所述隔仓的连通口交错布置,最底层所述隔仓设置有连通所述密闭车厢的吸风口,最顶层所述隔仓设置有连通外界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密闭车厢的侧面,所述过滤板设置于所述吸风口,所述排风机设置于最顶层所述隔仓。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所述排风口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百页窗。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闭车厢的顶部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送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口朝下。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防疫活禽车厢,其包括密闭车厢、发电机、以及与所述密闭车厢连通的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发电机位于所述密闭车厢的前端,所述送风系统位于所述发电机的上方,所述排风系统位于所述密闭车厢的尾端两侧;所述送风系统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网、送风杀菌装置和送风机,所述排风系统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板、排风杀菌装置和排风机。本技术采用密闭车厢运输活禽,所述密闭车厢的换气系统设置有杀菌装置,从而防止外界的病菌进入所述密闭车厢,或防止所述密闭车
厢的病菌扩散到外界,造成病菌传播。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防疫活禽车厢的立体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防疫活禽车厢的立体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密闭车厢、11——风道、2——发电机、3——送风系统、31——送风箱、32——进风口、33——送风口、34——过滤网、35——送风杀菌装置、36——送风机、4——排风系统、41——排风箱、411——隔仓、42——吸风口、43——排风口、44——过滤板、45——送风杀菌装置、46——排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0018]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疫活禽车厢,包括密闭车厢1、发电机2、以及与所述密闭车厢1连通的送风系统3和排风系统4,所述发电机2位于所述密闭车厢1的前端,所述送风系统3位于所述发电机2的上方,所述排风系统4位于所述密闭车厢1的尾端两侧;所述送风系统3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网34、送风杀菌装置35和送风机36,所述排风系统4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板44、排风杀菌装置45和排风机46。
[0019]活禽车厢为了增加运量,一般采用多次设置,且为了防止活禽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相互挤压伤亡,一般会对每层进行分仓,或对活禽采用装笼运输;车厢内的活禽数量大,为了防止窒息死亡,当采用密闭车厢运输活禽时,需要设置送风和排风系统,保证车厢内有充足氧气;本技术在送风和排风系统设置杀菌装置,从而防止外界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和病毒进入车厢,感染活禽,造成伤亡或称为病菌携带者,也防止车厢内的细菌和病毒进入外部大气,造成病菌传播。
[0020]具体是,在所述密闭车厢1的前端设置所述发电机2,为所述送风系统3和所述排风系统4提供电力支撑。所述送风系统3包括送风箱31,所述送风箱31的两侧设置有连通外界的进风口32,所述送风箱31的后侧中间设置有连通所述密闭车厢1的送风口33,所述过滤网34设置于所述进风口32,所述送风机36设置于所述送风口33;这样,空气从所述进风口32进入所述送风箱31,经过所述送风杀菌装置35吸附粉尘和灭杀病菌,然后干净的空气由所述送风机33送入所述密闭车厢1。为了防止活禽堵塞所述送风口33,所述密闭车厢1的顶部设置有风道11,所述风道11与所述送风口33连通,所述风道11的出风口朝下或设置在两侧。
[0021]所述排风系统4包括设置于所述密闭车厢1尾端两侧的排风箱41,所述排风箱41由下至上设置有若干个隔仓411,任意所述隔仓411与相邻两个所述隔仓411的连通口交错布置,最底层所述隔仓411设置有连通所述密闭车厢1的吸风口42,最顶层所述隔仓411设置有连通外界的排风口43,所述排风口43位于所述密闭车厢1的侧面,所述过滤板44设置于所述吸风口42,所述排风杀菌装置45有若干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隔仓411,所述排风机46设置于最顶层所述隔仓411。
[0022]活禽一般是从车厢的尾部装入,所以所述排风箱41设置于所述密闭车厢1的两侧,为了促使空气在车厢内充分流通,所述吸风口42的位置要接近车厢的底板;所述过滤板44的孔隙远大于所述过滤网34,主要是防止车厢内的杂物进入所述隔仓411,而未能随空气上升的灰尘、杂质落到最底层所述隔仓411,所述过滤网34、所述过滤板44可采用多层布置;车厢内的空气被吸入所述排风箱41,然后从下至上经过各所述隔仓411,沿蛇形曲线流经所述排风杀菌装置45,从而可以充分吸附粉尘和灭杀病菌,最后,干净的气体被所述排风机46排到外界。
[0023]本技术采用静电灭菌除尘,具体是所述送风杀菌装置35、所述排风杀菌装置45为静电除尘模块,即静电除尘的装置采用模块化设置,可以从所述送风箱31和所述排风箱41方便拆卸,且采用电绝缘处理,安装时,杜绝静电除尘模块与外界产生电接触,或对外界产生电磁场效应。
[002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疫活禽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车厢、发电机、以及与所述密闭车厢连通的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所述发电机位于所述密闭车厢的前端,所述送风系统位于所述发电机的上方,所述排风系统位于所述密闭车厢的尾端两侧;所述送风系统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网、送风杀菌装置和送风机,所述排风系统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板、排风杀菌装置和排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疫活禽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杀菌装置、所述排风杀菌装置为静电除尘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疫活禽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所述排风机是轴流风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疫活禽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箱,所述送风箱的两侧设置有连通外界的进风口,所述送风箱的后侧中间设置有连通所述密闭车厢的送风口,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世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申路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