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217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信息通讯防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所述智能防尘装置安装在数据中心的窗口上,该装置包括检测装置、窗口开合装置、空气过滤交换装置、供电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窗口内、外侧的四周,用于检测室内、室外的空气质量;所述窗口开合装置安装在窗口中,用于窗口的开启和闭合;所述空气过滤交换装置安装在窗口的上侧,用于空气质量的交换;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窗口内侧的右下方,并分别与检测装置、窗口开合装置和空气过滤交换装置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智能防尘装置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把灰尘阻挡在数据中心的外面,并且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通讯防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数据中心是为运行在互联网的数据提供集中式收集、存储、处理和发送等运行维护服务的设备基地,是各类信息处理的核心平台,作为其物理载体的网络设备是实现数据交换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说,网络设备的可靠运行是数据中心正常工作的根本保障。现实情况下,大型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常常面临着周围空气中灰尘的威胁,灰尘累积到设备内部不同的部件上,造成设备出现误码、瞬断、重启、光接口衰耗增大、运行中温度处于上限临界值,甚至出现死机、或自动保护等故障现象,给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0003]目前数据中心运行监测模块研究相对较少,在文献中对数据中心温湿度环境和气流分布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对空气中粉尘及气体对通讯设备的腐蚀研究相对欠缺;文献中主要是研究数据中心内部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对外部的空气粉尘、雾霾、风速、方向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因素考虑的较少。基于对数据中心积累灰尘的除尘研究较多,比如风电融合静电除尘、扫地机器人等对灰尘进行清除。除尘效果再好,不如把灰尘阻挡在数据中心之外,但对数据中心如何防尘研究的相对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能够有效把灰尘阻挡在数据中心的外面,并且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所述智能防尘装置安装在数据中心的窗口上,该装置包括检测装置、窗口开合装置、空气过滤交换装置、供电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窗口内、外侧的四周,用于检测室内、室外的空气质量;所述窗口开合装置安装在窗口中,用于窗口的开启和闭合;所述空气过滤交换装置安装在窗口的上侧,用于空气质量的交换;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窗口内侧的右下方,并分别与检测装置、窗口开合装置和空气过滤交换装置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智能防尘装置供电。
[0006]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室内检测装置和室外检测装置;所述室外检测装置包括室外风速传感器、室外粉尘浓度传感器、室外雨水传感器、室外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外风速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外侧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室外粉尘浓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外侧的上方和右下方,所述室外雨水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外侧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室外湿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外侧的上方,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外侧的右上方;所述室内检测装置包括室内粉尘浓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和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粉尘浓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内侧的左上方和下方,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内侧的下方,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内侧的左下方。
[0007]进一步地,所述窗口开合装置包括内侧六棱柱组件和外侧六棱柱组件,所述内侧六棱柱组件包括并排间隔布置的多根内侧六棱柱,所述多根内侧六棱柱的中心设置轴心杆,所述轴心杆的两端固定在窗口中;所述外侧六棱柱组件包括并排间隔穿套在移动连杆上的多根外侧六棱柱,外侧六棱柱与内侧六棱柱相配合,所述移动连杆的端部设置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与电机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侧六棱柱面向外侧的四个边棱角设置静电装置,所述内侧六棱柱面向外侧的两个边棱角设置静电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窗口开合装置还包括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两根竖向轨道和滚筒毛刷,所述两根竖向轨道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在窗口外部的左右侧,所述两根竖向轨道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滚筒毛刷横向设置在外侧六棱柱的外部,所述滚筒毛刷的左右端与两根竖向轨道通过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窗口开合装置还包括集尘槽,所述集尘槽安装在窗口外侧的下方,且位于外侧六棱柱、内侧六棱柱和滚筒毛刷的下方。
[0011]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过滤交换装置包括内负压式空气交换风扇和外负压式空气交换风扇,所述内负压式空气交换风扇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静电吸附式密格栅、扇叶和百叶挡板,所述外负压式空气交换风扇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百叶挡板、扇叶和静电吸附式密格栅。
[0012]进一步地,所述供电装置采用220V交流电或者太阳能电池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箱、设置在控制箱内部的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控制箱正面的液晶屏以及位于液晶屏下方的控制按钮和电源开关。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当检测的室外粉尘浓度大于室内粉尘浓度或者室外风速值、室外雨水值任一超过阈值时,外侧六棱柱向内侧移动,与内侧六棱柱紧密贴合实现窗口闭合状态,可以有效将灰尘、风和雨水阻挡在数据中心的外面;在窗口闭合状态下,当检测的室内温度大于室外温度,且室内湿度大于室外湿度时,同时开启内负压式空气交换风扇和外负压式空气交换风扇,达到空气质量交换的目的,从而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使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工作在适宜的环境中,延长网络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窗口开合装置的内侧六棱柱和外侧六棱柱分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窗口开合装置的内侧六棱柱和外侧六棱柱闭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静电装置的布置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气过滤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负压式空气交换风扇(a)和外负压式空气交换风扇(b)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窗口,2.空气过滤交换装置,301.控制箱,302.液晶屏,303.控制按钮,304. 电源开关,401.室外风速传感器,402.室外粉尘浓度传感器,403.室外雨水传感器,404.室外湿度传感器,405.室外温度传感器,406.室内粉尘浓度传感器,407.室内湿度传感器,408.室内温度传感器,5.内侧六棱柱,6.轴心杆,7.移动连杆,8.外侧六棱柱,9.齿条,10.齿轮,11.静电装置,12.竖向轨道,13.滚筒毛刷,14.集尘槽,15.内负压式空气交换风扇,16.外负压式空气交换风扇,17.静电吸附式密格栅,18.扇叶,19. 百叶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所述智能防尘装置安装在数据中心的窗口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检测装置、窗口开合装置、空气过滤交换装置、供电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窗口内、外侧的四周,用于检测室内、室外的空气质量;所述窗口开合装置安装在窗口中,用于窗口的开启和闭合;所述空气过滤交换装置安装在窗口的上侧,用于空气质量的交换;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窗口内侧的右下方,并分别与检测装置、窗口开合装置和空气过滤交换装置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智能防尘装置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室内检测装置和室外检测装置;所述室外检测装置包括室外风速传感器、室外粉尘浓度传感器、室外雨水传感器、室外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外风速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外侧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室外粉尘浓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外侧的上方和右下方,所述室外雨水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外侧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室外湿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外侧的上方,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外侧的右上方;所述室内检测装置包括室内粉尘浓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和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粉尘浓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内侧的左上方和下方,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内侧的下方,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布置在窗口内侧的左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的智能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开合装置包括内侧六棱柱组件和外侧六棱柱组件,所述内侧六棱柱组件包括并排间隔布置的多根内侧六棱柱,所述多根内侧六棱柱的中心设置轴心杆,所述轴心杆的两端固定在窗口中;所述外侧六棱柱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富张飞杨玉荣韩文利崔英杰李福荣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