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6209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将聚多巴胺,壳聚糖和胶原蛋白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冰醋酸搅拌直至溶解;将氧化葡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在剧烈搅拌下将氧化葡聚糖溶液加入混合溶液中,转移至冰箱反应,室温下融化,得到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晶胶孔径为50μm~200μm,具有相互连接的大孔结构和稳定的机械强度,经过压缩固定可以通过注射器输送至窄而深的伤口处,在吸血后快速恢复形状以阻塞伤口并形成物理屏障,并通过浓缩血液激活凝血过程达到止血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晶胶具有快速形状恢复能力,可注射性,并具有良好的止血能力等。并具有良好的止血能力等。并具有良好的止血能力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外伤,手术,先天性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血液疾病造成的出血并发症导致了极高的重大发病率和死亡率。据报道,出血导致了超过30%的外伤死亡率。因此,在战场,手术,车祸等紧急情况下及时止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些紧急情况下,仅靠身体的止血机制无法实现快速止血。因此需要合适的止血剂来促进、增强、补偿或者模拟止血的自然机制。在出血导致的死亡中,非压迫性出血占了其中的50%。在战场中的子弹、炸弹、炸药造成的伤口形状不规则不可按压,常规的止血方法只有向伤口填充纱布,但需要二次手术来清除纱布,这样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应用于伤口表面的止血剂已经能达到很好的止血效果,但是应对不可按压,深,窄的出血伤口也无能为力,此外,传统的加压辅助止血方法不适用于穿刺伤口和腋窝或腹股沟区域的伤口。此外大面积的伤口往往难以修复,严重影响了健康。因此制备出一种能够快速处理深窄的非压迫性出血,能够在体内降解,并具有促进伤口修复的能力的止血材料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0003]具有相互连接的大孔结构和稳定的机械强度的晶胶可以压缩固定,然后通过注射器输送到狭窄而深的伤口,固定的晶胶在吸血后迅速恢复形状阻塞出血伤口并形成物理屏障来止血。制备晶胶的常规交联方式为自由基聚合,EDC/NHS交联的蛋白质,或者是迈克尔加成等,不仅需要对天然聚合物如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等进行繁琐的乙烯基官能化,而且残留的APS/TEMED等交联剂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壳聚糖晶胶可以由二醛交联剂如戊二醛和乙二醛形成。然而,它们的高反应性和毒性限制了它们作为生物医学系统交联剂的应用。因此需要一种安全的交联剂来制备所需要的晶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晶胶能够快速处理深窄的、深层致命性出血量大的非压迫性出血。能够在体内降解,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原材料价格低廉,工艺简单,而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能力,在接触血液会形成物理屏障堵塞出血伤口。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
[0006]步骤一、将胶原蛋白和壳聚糖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或者将胶原蛋白、壳聚糖和聚多巴胺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0007]步骤二、向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冰醋酸,搅拌使壳聚糖全部溶解;然后加入氧化葡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后的溶液置于冰箱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常温下解冻,得到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
[0008]上述的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1%,混合溶液中聚多巴胺的含量不大于2mg/mL;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0.5~2);步骤二中氧化葡聚糖与步骤一中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1):1。
[0009]上述的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8℃~

20℃,反应的时间为8h~36h。
[0010]上述的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聚多巴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氨水、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室温下反应10min~3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溶液,室温下反应12h~24h,离心得到聚多巴胺。
[0011]上述的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的形态为直径200nm~300nm的球形。
[0012]上述的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水、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0.5~1.5):20:(30~45),多巴胺盐酸盐溶液的浓度为20mg/mL~50mg/mL,多巴胺盐酸盐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5~10)。
[0013]上述的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氧化葡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葡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高碘酸钠,室温下避光反应18h~24h;然后加入乙二醇以终止葡聚糖的进一步氧化,并持续搅拌1h~2h,然后将溶液在透析袋中用水透析,直至无色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氧化葡聚糖。
[0014]上述的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葡聚糖与高碘酸钠的摩尔比为1:(0.5~1),高碘酸钠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5~1);透析袋的分子量为8000~12000。
[00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在止血材料中的应用。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采用胶原蛋白、壳聚糖、聚多巴胺和氧化葡聚糖,壳聚糖的止血活性主要来源于其表面的正电荷,这一特性不依赖于自身的凝血机制,因此可以适用于患有凝血障碍的患者。胶原蛋白,壳聚糖和氧化葡聚糖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促进伤口愈合。聚多巴胺所携带的邻苯二酚基团提供了组织粘附性,并且可以提高体内凝血效率。
[0019]2、本专利技术中的原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均可以在体内降解,同时成胶中未再加入新的交联剂,进一步保障了材料的无毒副性。
[0020]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合成步骤简单,接触到血液可以快速膨胀形成物理屏障以阻止出血,并且具有很高的吸血能力以及膨胀系数。
[0021]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晶胶相比于别的形状记忆止血材料具有更快的恢复速度和更高的溶胀率,将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晶胶溶胀平衡后压缩至其体积的80%,在去离子水中恢复的时间为1.8s~9.7s,在去离子水中溶胀平衡后,溶胀率为4500%~6000%。快速的形状恢复可以更快的堵塞出血伤口,给伤口周围施加压力进而物理堵塞止血。高的溶胀率可以更好的浓缩凝血因子,进而迅速止血。
[0022]5、本专利技术的晶胶孔径为50μm

200μm,具有相互连接的大孔结构和稳定的机械强度,经过压缩固定可以通过注射器输送至窄而深的伤口处,在吸血后快速恢复形状以阻塞伤口并形成物理屏障,并通过浓缩血液激活凝血过程达到止血的效果,可用作止血材料。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聚多巴胺的SEM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备的氧化葡聚糖的FTIR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备的氧化葡聚糖的1H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胶原蛋白和壳聚糖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或者将胶原蛋白、壳聚糖和聚多巴胺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步骤二、向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冰醋酸,搅拌使壳聚糖全部溶解;然后加入氧化葡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后的溶液置于冰箱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常温下解冻,得到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1%,混合溶液中聚多巴胺的含量不大于2mg/mL;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0.5~2);步骤二中氧化葡聚糖与步骤一中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

8℃~

20℃,反应的时间为8h~36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组织再生的可注射止血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聚多巴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氨水、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室温下反应10min~3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溶液,室温下反应12h~24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代娣米钰马晨辉蒋弘波朱晨辉马沛段志广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