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193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用于实现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智能、精准、自动补偿与修复。该方法,首先,配制与工程实际相应的同配比条件下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合物,检测其初始坍落度;其次,将拌合物置于密封桶内,静置处理一段经时时间;然后,待到达经时时间,将密封桶内混凝土拌合物重新搅拌均匀,调整外加剂回掺量,并分别记录经时坍落度以及经时损失值;接着,根据不同坍落度经时损失所需的外加剂回掺量大数据,拟合得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智能调控方程;最后,以该智能调控方程为基础根据工程现场实测混凝土坍落度值,实时计算出实际所需的外加剂回掺补偿量。实时计算出实际所需的外加剂回掺补偿量。实时计算出实际所需的外加剂回掺补偿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拌合物出厂后,由于运输时间、等待时间、水泥水化、水分蒸发等因素影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流动性经时损失,降低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指标,导致进泵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难以满足施工需求。
[0003]现阶段工程实际经常采取二次加水的措施,该人为操作基本凭借个人经验甚至是个人喜好进行,这不仅会放大混凝土水胶比,改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导致混凝土离析、泌水,进而发生堵管爆管等工程事故,而且会不同程度的降低混凝土的力学强度,造成混凝土质量隐患。
[0004]因此,急需研究一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实现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智能、精准补偿修复,为泵送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基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补偿规律,采用逆向回掺补偿机制,建立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实现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智能、精准、自动补偿与修复,满足混凝土泵送施工需求。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S10、配制与工程实际相应的同配比条件下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合物,检测其初始坍落度S0;
[0009]步骤S20、将配制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置于密封桶内,静置处理一段经时时间
[0010]步骤S30、待到达经时时间,将密封桶内混凝土拌合物重新搅拌均匀,记录外加剂回掺量K1=0,检测其经时坍落度S1,记录坍落度经时损失值X1=S0‑
S1;
[0011]步骤S40、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回掺质量为K2的外加剂,搅拌均匀,检测其坍落度S2,记录坍落度经时损失值X2=S0‑
S2;
[0012]步骤S50、重复步骤S40,记录外加剂累计回掺量K3,K4…
K
n
,检测其坍落度S3,S4…
S
n
,记录对应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X3,X4…
X
n
,直至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初始坍落度保持一致,此时S
n
=S0,坍落度经时损失值X
n
=S0‑
S
n
=0;
[0013]步骤S60、计算出不同坍落度经时损失X1,X2…
X
n
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修复至初始状态所需的外加剂对应回掺量K
n

K1,K
n

K2…
K
n

K
n
,分别记为f
(x)1
,f
(x)2

f
(x)n

[0014]步骤S70、根据不同坍落度经时损失所需的外加剂回掺量大数据,拟合得到不同强
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智能调控方程:f(x)=ax2+bx+c,其中f(x):单方混凝土拌合物外加剂补偿量,单位kg;x: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量,单位mm,其中,a、b、c为系数;
[0015]步骤S80、以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智能调控方程为基础,结合信息化智能调控系统,根据工程现场实测混凝土坍落度值,实时计算出实际所需的外加剂回掺补偿量,实现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智能、精准、自动补偿与修复,满足混凝土泵送施工需求。
[0016]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为C30~C60。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中的一段经时时间为3h。
[0018]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化智能调控系统以PLC控制器、动力系统及输送管路为核心模块。
[0019]进一步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时,a取值为

7.954e

05,b取值为0.01869,c取值为0.1288。
[0020]进一步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时,a取值为

2.628e

06,b取值为0.00652,c取值为0.03974。
[0021]进一步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时,a取值为

0.0001239,b取值为0.02102,c取值为

0.01296。
[0022]进一步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时,a取值为1.77e

06,b取值为0.01042,c取值为0.0199。
[0023]进一步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时,a取值为9.512e

06,b取值为0.003783,c取值为0.06313。
[0024]进一步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时,a取值为

4.583e

05,b取值为0.01388,c取值为0.01341。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002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首先,配制与工程实际相应的同配比条件下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合物,检测其初始坍落度S0;其次,将拌合物置于密封桶内,静置处理一段经时时间;然后,待到达经时时间,将密封桶内混凝土拌合物重新搅拌均匀,调整外加剂回掺量,并记录经时坍落度以及经时损失值;接着,根据不同坍落度经时损失所需的外加剂回掺量大数据,拟合得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智能调控方程;最后,以该智能调控方程为基础,结合信息化智能调控系统,根据工程现场实测混凝土坍落度值,实时计算出实际所需的外加剂回掺补偿量。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以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智能调控方程为核心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智能调控方法,实现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智能、精准、自动补偿与修复,满足混凝土泵送施工需求。
[0027](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将大幅提升传统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促进行业跨越式发展,具有科学、简便、可靠性强等特点,市场推广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0]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信息化智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配制与工程实际相应的同配比条件下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合物,检测其初始坍落度S0;步骤S20、将配制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置于密封桶内,静置处理一段经时时间;步骤S30、待到达经时时间,将密封桶内混凝土拌合物重新搅拌均匀,记录外加剂回掺量K1=0,检测其经时坍落度S1,记录坍落度经时损失值X1=S0‑
S1;步骤S40、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回掺质量为K2的外加剂,搅拌均匀,检测其坍落度S2,记录坍落度经时损失值X2=S0‑
S2;步骤S50、重复步骤S40,记录外加剂累计回掺量K3,K4···
K
n
,检测其坍落度S3,S4···
S
n
,记录对应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X3,X4···
X
n
,直至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初始坍落度保持一致,此时S
n
=S0,坍落度经时损失值X
n
=S0‑
S
n
=0;步骤S60、计算出不同坍落度经时损失X1,X2···
X
n
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修复至初始状态所需的外加剂对应回掺量K
n

K1,K
n

K2···
K
n

K
n
,分别记为f
(x)1
,f
(x)2
···
f
(x)n
;步骤S70、根据不同坍落度经时损失所需的外加剂回掺量大数据,拟合得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智能调控方程:f(x)=ax2+bx+c,其中f(x):单方混凝土拌合物外加剂补偿量,单位kg;x: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量,单位mm,其中,a、b、c为系数;步骤S80、以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智能调控方程为基础,结合信息化智能调控系统,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占羿箭刘丹朱然王圣怡史晓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