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706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缓冲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该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包括缓冲体,缓冲体采用合成聚氨酯材料,所述合成聚氨酯材料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缓冲器在电梯、起重机等行业有着重要作用,其极大程度减小设备的损伤,使得设备可以长期安全运行。现有的电梯行业中一般采用质轻、耐腐蚀、耐老化、电绝缘及防爆性能良好的聚氨酯缓冲器或者机械油压式缓冲器。
[0003]2020年12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7588

2020代替GB7588

2003,于2022年7月1日实施,对比新国标的非线性缓冲器型式试验要求部分与欧洲标准EN81

20/50的非线性缓冲器要求部分,要求基本一致,这意味着新国标对聚氨酯缓冲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升级聚氨酯缓冲器的配方以满足更高性能的要求。
[0004]目前,用于速度为1.0m/s以下电梯的缓冲器采用的是普通的微孔型聚氨酯缓冲器,大于1.0m/s的电梯采用的都是液压缓冲器。普通的微孔型聚氨酯缓冲器,是由一块4~8mm厚的钢板做底板与微孔型聚氨酯弹性体通过一次成型技术并借助于胶黏剂实现一体化的,其反弹速度比较大,不能用于1.0m/s以上的电梯。液压缓冲器是由缸体、活塞、芯棒、密封圈、复位弹簧、撞头、复位开关以及符合规定要求的液压油等组成,当轿厢下梁缓冲板撞击活塞时,活塞迫使缸体内的液压油经过芯棒与活塞间的圆环形阻尼孔流入储油室中。
[0005]因为环形孔的阻尼作用,一方面使流体发生湍流,产生热量消耗轿厢一部分动能,另一方面延缓轿厢的冲击力,产生缓冲作用。复位弹簧的作用是使活塞完成缓冲作用后复位,同时也起一定的缓冲加速作用。复位开关与安全电路相连,用来验证缓冲器恢复到位。液压缓冲器虽然在速度和承载上都很理想,但成本高,维保麻烦,存在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

漏油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普遍,致使油量变化;

因油质的时效变化导致是否能满足要求,无法检测;

加入的液压油是不是符合要求,不可控;

定期检查、维保有可能不到位;

密封圈的老化;

时间长了,滑动副有可能锈死,等等。另外因漏油现象,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该产品可直接安装在电梯井道底坑水泥地面上,不需要另配固定底座连接,且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在达到国标对聚氨酯缓冲器的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且便于更换和拆卸。
[0007]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方案为: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该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包括缓冲体,缓冲体采用合成聚氨酯材料,所述合成聚氨酯材料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3,3'

二氯

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有机硅泡沫稳定剂、1,4—丁二醇、碳化二亚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三亚乙基二胺。
[0008]优选地,所述合成聚氨酯材料中各个成分的质量配比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20

30份、聚酯多元醇为0.1

1份、3,3'

二氯

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为1

10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0.01

0.1份、有机硅泡沫稳定剂为58

70份、1,4—丁二醇为0.01

0.1份、碳化二亚胺为0.01

0.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0.1

1份,三亚乙基二胺为0.1

1份。
[0009]优选地,所述缓冲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且所述第一缓冲体设于第二缓冲体上方;
[0010]所述缓冲体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自上而下垂直贯穿第一缓冲体及第二缓冲体;
[0011]所述安装孔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锥形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斜度为α,α的范围为5

15度;
[0012]所述第一缓冲体与第二缓冲体连接处为一圈缓冲凹槽。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为T形孔,所述第二安装孔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底部的直径,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安装件,该合成聚氨酯缓冲器通过安装件安装于机架上。
[0014]优选地,所述缓冲凹槽由第一缓冲面和第二缓冲面连接构成;
[0015]所述第一缓冲面设于第一缓冲体底端,所述第二缓冲面设于第二缓冲体顶端;
[0016]且所述第一缓冲面与第二缓冲面形成的夹角为β,所述β的范围45

60度。
[0017]优选地,还包括内置缓冲体;
[0018]所述第一缓冲体自上而下开有内置缓冲孔,内置缓冲体设于内置缓冲孔内。
[0019]优选地,所述内置缓冲体包括第一磁石、第二磁石、缓冲弹性件和伸缩杆;
[0020]所述第一磁石通第一弹性支撑杆设于内置缓冲孔中部;所述第二磁石通过第二弹性支撑杆设于内置缓冲孔底部;
[0021]所述第一磁石上方设有空隙,且该空隙内填充有缓冲橡胶;
[0022]所述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通过多个伸缩杆连接,且每个伸缩杆上均设有缓冲弹性件,且所述缓冲弹性件的顶部与第一磁石下表面接触,缓冲弹性件的底部与第二磁石的上表面接触;
[0023]所述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的磁性相同。
[0024]优选地,所述内置缓冲孔设有多个,多个内置缓冲孔呈环形且间隔均匀的分布,每个内置缓冲孔内均设有内置缓冲体。
[002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的缓冲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6](1)检查浇注机设备情况,确保无故障、钢桶内清洁,准备好A桶、B桶,A桶和B桶禁止混用,且保证浇注机上方的A桶、B桶能够同时出料;
[0027](2)将合成聚氨酯材料按照、聚酯多元醇为0.1

1份、3,3'

二氯

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为1

10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0.01

0.1份、有机硅泡沫稳定剂为58

70份、1,4—丁二醇为0.01

0.1份、碳化二亚胺为0.01

0.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0.1

1份,三亚乙基二胺为0.1

1份准备好;
[0028](3)取3,3'

二氯

4,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该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包括缓冲体,缓冲体采用合成聚氨酯材料,所述合成聚氨酯材料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3,3'

二氯

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有机硅泡沫稳定剂、1,4—丁二醇、碳化二亚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三亚乙基二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聚氨酯材料中各个成分的质量配比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20

30份、聚酯多元醇为0.1

1份、3,3'

二氯

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为1

10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0.01

0.1份、有机硅泡沫稳定剂为58

70份、1,4—丁二醇为0.01

0.1份、碳化二亚胺为0.01

0.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0.1

1份,三亚乙基二胺为0.1

1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且所述第一缓冲体设于第二缓冲体上方;所述缓冲体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自上而下垂直贯穿第一缓冲体及第二缓冲体;所述安装孔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锥形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斜度为α,α的范围为5

15度;所述第一缓冲体与第二缓冲体连接处为一圈缓冲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为T形孔,所述第二安装孔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底部的直径,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安装件,该合成聚氨酯缓冲器通过安装件安装于机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凹槽由第一缓冲面和第二缓冲面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缓冲面设于第一缓冲体底端,所述第二缓冲面设于第二缓冲体顶端;且所述第一缓冲面与第二缓冲面形成的夹角为β,所述β的范围45

60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缓冲体;所述第一缓冲体自上而下开有内置缓冲孔,内置缓冲体设于内置缓冲孔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合成聚氨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缓冲体包括第一磁石、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朝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