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减震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89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胶减震垫,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一减震柱,第一减震柱上的上端设有第二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的上端沿边处设有斜边,第二减震柱上端面设有第三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的内部设有加强圈,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加强圈内部设有第二空腔,第一减震柱与第二减震柱内部在靠近第二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三空腔,第二减震柱与第三减震柱内部在靠近第二空腔的上端设有第四空腔,底座、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和加强圈采用有机硅胶一体成型制成。该种硅胶减震垫,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的提高硅胶减震垫的减震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减震垫


[0001]本技术涉及硅胶减震垫
,具体为一种硅胶减震垫。

技术介绍

[0002]硅胶减震垫是硅胶制品中市场需求比较多的一类产品。有一定的张力、柔韧性、优良的绝缘性、耐压,耐高温,耐低温,化学性质稳定、环保安全、无异味,食品级硅胶垫具有无毒无味,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是一种高活性的绿色产品。
[0003]现有的硅胶减震垫大多都是通过不同的减震结构进行组合安装的,使得在硅胶减震垫在使用的时候各个结构之间组装不完整,导致减震效果不好,大大影响了对产品的保护。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硅胶减震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硅胶减震垫,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一减震柱,所述第一减震柱上的上端设有第二减震柱,所述第二减震柱的上端沿边处设有斜边,所述第二减震柱上端面设有第三减震柱,所述第二减震柱的内部设有加强圈,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加强圈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减震柱与第二减震柱内部在靠近第二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减震柱与第三减震柱内部在靠近第二空腔的上端设有第四空腔,所述底座、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和加强圈采用有机硅胶一体成型制成。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径尺寸略大于第三空腔的内径尺寸,且所述第三空腔的内径尺寸与第四空腔相同。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径尺寸略小于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减震柱的外径尺寸略小于底座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二减震柱的外径尺寸与底座的外径尺寸相同。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减震柱的外径尺寸略小于第二减震柱和底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和加强圈均为圆柱形。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种硅胶减震垫,通过将底座、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和加强圈采用有机硅胶一体成型制成,使得该种硅胶减震垫整体性更加的完整,进而减震效果更好,通过底座、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和加强圈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硅胶减震垫在受到压力挤压的时候,第一减震柱与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共同收缩,进而对上端传来的压力进行缓冲和分散,使得减震硅胶垫可以更好的完成减震作用;
[0013]2、该种硅胶减震垫,通过安装加强圈,使得硅胶减震垫在受到压力的时候,加强圈在硅胶减震垫内部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硅胶减震垫上端受压变形,影响减震效果,通过将底座、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和加强圈均设置为圆柱形,使得硅胶减震垫在受压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将压力进行缓冲和分散,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的提高硅胶减震垫的减震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硅胶减震垫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硅胶减震垫的侧剖面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硅胶减震垫的侧面平面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硅胶减震垫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第一减震柱;3、第二减震柱;3001、斜边;3002、加强圈;4、第三减震柱;5、第一空腔;6、第三空腔;7、第二空腔;8、第四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一种硅胶减震垫,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一减震柱2,所述第一减震柱2上的上端设有第二减震柱3,所述第二减震柱3的上端沿边处设有斜边3001,所述第二减震柱3上端面设有第三减震柱4,所述第二减震柱3的内部设有加强圈3002,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5,所述加强圈3002内部设有第二空腔7,所述第一减震柱2与第二减震柱3内部在靠近第二空腔7的底部设有第三空腔6,所述第二减震柱3与第三减震柱4内部在靠近第二空腔7的上端设有第四空腔8,所述底座1、第一减震柱2、第二减震柱3、第三减震柱4和加强圈3002采用有机硅胶一体成型制成。
[0022]其中,第一空腔5的内径尺寸略大于第三空腔6的内径尺寸,且所述第三空腔6的内径尺寸与第四空腔8相同,通过将第一空腔5的内径尺寸设置略大于第三空腔6的内径尺寸,且第三空腔6的内径尺寸与第四空腔8相同,使得第二减震柱3和第三减震柱4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第三空腔6与第四空腔8内径尺寸相同,使得减震垫在受到压力的时候第三空腔6与第四空腔8向内挤压,对压力进行缓冲和分散。
[0023]其中,第二空腔7的内径尺寸略小于第三空腔6和第四空腔8,通过将第二空腔7的内径尺寸略小于第三空腔6和第四空腔8,使得硅胶减震垫在受到压力挤压的时候,加强圈3002内部的第二空腔7向内挤压抵住,防止硅胶减震垫上端受压变形,从而降低减震效果。
[0024]其中,第一减震柱2的外径尺寸略小于底座1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二减震柱3的外径尺寸与底座1的外径尺寸相同,通过将第一减震柱2的外径尺寸设置略小于底座1的外径尺寸,且第二减震柱3的外径尺寸与底座1的外径尺寸设置相同,使得硅胶减震垫在受到压力的时候第一减震柱2箱内进行挤压,第三减震柱3下压完成对压力的分散,进而提高了硅胶减震垫的减震效果。
[0025]其中,第三减震柱4的外径尺寸略小于第二减震柱3和底座1,通过将第三减震柱4的外径尺寸设置略小于第二减震柱3和底座1,使得硅胶减震垫在使用的时候,第三减震柱4在受到压力的是不会产生变形,影响减震效果。
[0026]其中,底座1、第一减震柱2、第二减震柱3、第三减震柱4和加强圈3002均为圆柱形,通过将底座1、第一减震柱2、第二减震柱3、第三减震柱4和加强圈3002均为圆柱形,使得硅胶减震垫在受压的时候可以均匀膨胀和收缩,进而使得硅胶减震垫的减震效果更好。
[0027]工作原理:该种硅胶减震垫使用时,先检查该种硅胶减震垫结构是否完整有无破损,然后将该种硅胶减震垫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需要安装的地方,通过将底座1、第一减震柱2、第二减震柱3、第三减震柱4和加强圈3002采用有机硅胶一体成型制成,使得该种硅胶减震垫整体性更加的完整,进而减震效果更好,通过底座1、第一减震柱2、第二减震柱3、第三减震柱4和加强圈3002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硅胶减震垫在受到压力挤压的时候,第一减震柱2与第一空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减震垫,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一减震柱(2),所述第一减震柱(2)上的上端设有第二减震柱(3),所述第二减震柱(3)的上端沿边处设有斜边(3001),所述第二减震柱(3)上端面设有第三减震柱(4),所述第二减震柱(3)的内部设有加强圈(3002),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5),所述加强圈(3002)内部设有第二空腔(7),所述第一减震柱(2)与第二减震柱(3)内部在靠近第二空腔(7)的底部设有第三空腔(6),所述第二减震柱(3)与第三减震柱(4)内部在靠近第二空腔(7)的上端设有第四空腔(8),所述底座(1)、第一减震柱(2)、第二减震柱(3)、第三减震柱(4)和加强圈(3002)采用有机硅胶一体成型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旭辉思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