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皮脑电高频振荡自动检测用电极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17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皮脑电高频振荡自动检测用电极贴,包括本体和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固定连接头,所述固定连接头的接电端设有一根导线,所述导线另一端设有用于接电的活动连接头,所述本体下端还设有用于吸附患者表皮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至少包括一个嵌入本体下端内部的负压箱,所述负压箱下端口通过弹性密封门密封,所述负压箱所在的本体表面设有与患者皮肤贴合以构成一个封闭区域的辅助密封环,所述负压箱连接用于使得其内部空气抽走的抽气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可拆卸的活动电极块,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同时采用负压吸附取代现有的粘贴,降低了对皮肤的损伤,提高了治疗的舒适度。疗的舒适度。疗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皮脑电高频振荡自动检测用电极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电极贴
,具体是一种头皮脑电高频振荡自动检测用电极贴。

技术介绍

[0002]婴儿痉挛(Infantile spasms,IS)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灾难性婴儿癫痫性脑病,对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反应不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作为IS治疗的一线药物,有效率较高,约有42

87%的患者能够终止痉挛。然而,在终止痉挛的这部分患者中,仍有高达41%的患者出现癫痫复发。癫痫复发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影响身心发展,而且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癫痫的不可预测性,加上癫痫相关损伤或死亡的可能性,使患者生活方式的独立性受限,加重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癫痫日记,作为患者家属和医师评估癫痫发作的常用指标,已被证实是不可靠的,观察者评估的主观性和漏报事件,往往导致不适当的诊疗管理。因此,寻找一种准确评估患者癫痫发作风险的标记物,对指导癫痫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0003]脑电图作为临床诊断癫痫的主要工具,可提供大量有关脑电活动的信息,现有的心电图的电极贴都为粘贴式,这种电极贴会牢牢粘贴在患者表皮,扯下来时会造成局部疼痛,尤其是对婴儿皮肤损伤较大,基于此,现在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极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皮脑电高频振荡自动检测用电极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头皮脑电高频振荡自动检测用电极贴,包括本体和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固定连接头,所述固定连接头的接电端设有一根导线,所述导线另一端设有用于接电的活动连接头,所述本体下端还设有用于吸附患者表皮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至少包括一个嵌入本体下端内部的负压箱,所述负压箱下端口通过弹性密封门密封,所述负压箱所在的本体表面设有与患者皮肤贴合以构成一个封闭区域的辅助密封环,所述负压箱连接用于使得其内部空气抽走的抽气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体下端设有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配合设有一个活动电极块,所述活动电极块下端设有若干个用于与皮肤贴合的导电凝胶块,所述活动电极块外侧设有与安装槽内壁接电头连接的接电插槽。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体四个边角倒圆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本体的边角位置。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气组件包括设置在负压箱上端的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连通管下端连接,所述连通管上端通过导气软管与活塞筒连通,所述活塞筒
内部设有两个活塞板,两个活塞板之间构成了负压腔,所述负压腔通过导气软管以及连通管与负压箱连通,每个活塞板外端都连接一个活塞柱,活塞柱穿出活塞筒外壁与挤压推块连接,所述挤压推块与活塞筒表面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气软管内部设有防止其截面变形的钢圈。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密封环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计可拆卸的活动电极块,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同时采用负压吸附取代现有的粘贴,降低了对皮肤的损伤,提高了治疗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下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负压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活塞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本体11、导线12、活动连接头13、固定连接头14、挤压推块15、活塞筒16、连通管17、导气软管18、复位弹簧19、弹性密封门20、辅助密封环21、导电凝胶块22、活动电极块23、负压箱24、抽气口25、负压腔26、活塞板2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头皮脑电高频振荡自动检测用电极贴,包括本体11和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固定连接头14,所述固定连接头14的接电端设有一根导线12,所述导线12另一端设有用于接电的活动连接头13,所述本体11四个边角倒圆设置,所述本体11下端设有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配合设有一个活动电极块23,所述活动电极块23下端设有若干个用于与皮肤贴合的导电凝胶块22,所述活动电极块23外侧设有与安装槽内壁接电头连接的接电插槽,安装槽内壁接电头与固定连接头14电性连接,这里活动电极块23的可拆卸设置方便了后期的维护,所述本体11下端还设有用于吸附患者表皮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至少包括一个嵌入本体11下端内部的负压箱24,所述负压箱24下端口通过弹性密封门20密封,所述负压箱24所在的本体11表面设有与患者皮肤贴合以构成一个封闭区域的辅助密封环21,所述负压箱24连接用于使得其内部空气抽走的抽气组件,通过抽气组件可以使得负压箱24内部形成负压,这样就会使得导电凝胶块22向上形变,这样辅助密封环21所在的区域就会形成负压,从而将本体11吸附在患者表皮,在后期取走本体11时,只需将空气送回负压箱24中即可,这种拆卸方式不会对患者皮肤造成较大的疼痛,有效的提高治疗的舒适度;
[0022]所述抽气组件包括设置在负压箱24上端的抽气口25,所述抽气口25与连通管17下
端连接,所述连通管17上端通过导气软管18与活塞筒16连通,所述活塞筒16内部设有两个活塞板27,两个活塞板27之间构成了负压腔26,所述负压腔26通过导气软管18以及连通管17与负压箱24连通,每个活塞板27外端都连接一个活塞柱,活塞柱穿出活塞筒16外壁与挤压推块15连接,所述挤压推块15与活塞筒16表面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9连接,在复位弹簧19的作用下,两个活塞板27会分离,从而使得负压腔26的空间变大,进而将负压箱24内部的空气吸走,使得负压箱24处于负压状态,当用手指挤压两个挤压推块15时,负压腔26会缩小,从而将空气送入负压箱24中,此时本体11与人体之间的吸附力消除。
[0023]实施例2
[0024]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辅助密封环21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有效的提高了贴合的舒适度。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实际使用时,先用双手按压挤压推块15,此时活塞板27内部的空气挤入负压箱24中,然后将本体11下端的辅助密封环21与患者皮肤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皮脑电高频振荡自动检测用电极贴,包括本体(11)和设置在其上端面的固定连接头(14),所述固定连接头(14)的接电端设有一根导线(12),所述导线(12)另一端设有用于接电的活动连接头(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下端还设有用于吸附患者表皮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至少包括一个嵌入本体(11)下端内部的负压箱(24),所述负压箱(24)下端口通过弹性密封门(20)密封,所述负压箱(24)所在的本体(11)表面设有与患者皮肤贴合以构成一个封闭区域的辅助密封环(21),所述负压箱(24)连接用于使得其内部空气抽走的抽气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脑电高频振荡自动检测用电极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下端设有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配合设有一个活动电极块(23),所述活动电极块(23)下端设有若干个用于与皮肤贴合的导电凝胶块(22),所述活动电极块(23)外侧设有与安装槽内壁接电头连接的接电插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脑电高频振荡自动检测用电极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四个边角倒圆设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枫王玮闫佳庆方方李晓楠李华任国平赖焕玲邢悦王娇阳李东红程莉鹏张何睿何世培曾武
申请(专利权)人:生物岛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