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转移装置及多通道液体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471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7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体转移装置、多通道液体转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卡盒管座,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储液仓、以及与所述储液仓一一对应的移液通道,其中,所述移液通道分别与其对应的储液仓相连通,用作各储液仓内液体转移的通道;液路阀板,位于所述卡盒管座上方,所述液路阀板包括至少一条微流通道和阀膜开关,并且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将各储液仓对应的移液通道导通。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液体的转移过程在全封闭条件下自动进行,避免了人工操作,可实现过程的自动化,液体转移效率高;并且可以在非负压环境中对液体样品进行提取、转移及检测,避免造成气溶胶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转移装置及多通道液体转移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病原体样品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液体转移装置、多通道液体转移装置、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及多通道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等疾病的传染性极强,已造成全世界范围的流行趋势,为了有效检测和预防病毒入侵,对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的提取、转移和检测等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中,由于核酸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在疾病诊断、疫情防控等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而对于样品的核酸提取和检测,要求做到安全、快速和准确。
[0003]而现有的液体样品的提取转移仍主要依赖于:在负压环境中,人工操作移液枪重复在PCR试剂管中添加各种液体反应试剂,并转移样品。整个操作过程繁琐,自动化程度不高,并且液体样品在转移或检测过程中容易发生交叉污染,并且开放性的环境也容易增加检测人员感染病毒的概率;样品的提取转移完全依靠专业人员操作,检测通量极低,难以满足大规模的检测需求。此外,虽然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自动检测设备,但是上述自动检测设备大多数采用机械臂控制磁力棒在试剂盒的不同孔位之间磁吸来回转移磁珠,例如公开号为CN112126589A,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棒法的自主吸液式核酸检测卡盒及使用方法,其包括一体式盒体和推进阀两部分,所述一体式合体包括8个从右至左线性排列的管状结构,前6个管状结构用于进行磁棒法核酸提取操作,纯化后的核酸样本位于6号管中,并通过7号管中的推进阀控制打开液体通道,使6号管中的液体样本在大气压的挤压下自主进行入预先抽真空的8号扩增反应管中,溶解扩增反应管内预封装的固体冻干试剂,后进行扩增检测操作。然而这些技术应用场景都只能局限于特定的实验室环境中,并且结构复杂,操作过程繁琐,只适用于单通量样本的提取转移及检测,而且这些设备也不能很好的与市面上主流PCR扩增仪进行适配,并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转移装置、多通道液体转移装置、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以及多通道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液体转移装置。
[0006]具体地,所述装置包括:
[0007]卡盒管座,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储液仓、以及与所述储液仓一一对应的移液通道,其中,所述移液通道分别与其对应的储液仓相连通,用作各储液仓内液体转移的通道;
[0008]液路阀板,位于所述卡盒管座上方,所述液路阀板包括至少一条微流通道和阀膜开关,并且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将各储液仓对应的移液通道导通。
[0009]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导液孔和阀点,其中,所述导液孔与所述移液通道的出口一一对应,所述阀点与所述微流
通道相连通,所述阀膜开关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将所述导液孔与阀点相导通。
[0010]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导液针,由所述导液孔延伸形成,所述导液针插设于所述卡盒管座内并与所述移液通道相导通。
[001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路阀板包括液路板和阀膜板,所述液路板上形成有所述微流通道、导液孔及导液针,所述阀膜板上覆盖阀膜形成所述阀膜开关。
[00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阀膜板铺装于所述液路板上方,并且与所述液路板键合为一体。
[0013]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三种和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分别与各储液仓的仓口相对应并导通。
[0014]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气孔向下延伸形成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仓口并伸入到所述储液仓内部。
[0015]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活塞件,容置于所述储液仓内,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活塞件在所述储液仓内实现上下位移。
[0016]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连体胶塞,布置于所述液路阀板与所述卡盒管座之间,并嵌入所述卡盒管座的至少一部分,用于保持气密性。
[0017]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卡盒管座还包括加样池、以及与所述加样池连通的第一流道。
[001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路阀板上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液口相对应的第一导液孔、第一阀点和第一阀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阀点与所述微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阀膜开关可选择性地将第一导液孔与第一阀点导通。
[001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液孔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导液针,所述第一导液针的至少一部分插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内部。
[0020]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提供正负气压。
[0021]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液体转移装置。
[0022]具体地,所述多通道液体转移装置包括:
[0023]多通道式移液本体,具有多通道卡盒管座和多通道液路阀板,其中,所述多通道卡盒管座为一体式结构;
[0024]所述多通道式移液本体的各通道之间彼此独立,并且每一通道包括前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十二种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
[0025]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
[0026]具体地,所述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包括:
[0027]卡盒管座,具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储液仓、与所述储液仓对应的移液通道,所述移液通道分别与其对应的储液仓相连通,用作各储液仓内液体转移的通道;其中,
[0028]所述储液仓包括:第一储液仓,被配置为存储待提取液体样本,若干第二储液仓以及混合池;
[0029]液路阀板,位于所述卡盒管座上方,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将各储液仓对应的移液通道导通,所述液路阀板包括至少一条微流通道和阀膜开关。
[0030]结合第三方面,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导液孔和阀点,其中,所述导液孔与所述移液通道的出口一一对应,所述阀点与所述微流通道相连通,所述阀膜开关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将所述导液孔与阀点相导通。
[0031]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分别与各储液仓的仓口相对应并导通。
[0032]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卡盒管座,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储液仓、以及与所述储液仓一一对应的移液通道,其中,所述移液通道分别与其对应的储液仓相连通,用作各储液仓内液体转移的通道;液路阀板,位于所述卡盒管座上方,所述液路阀板包括至少一条微流通道和阀膜开关,并且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将各储液仓对应的移液通道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导液孔和阀点,其中,所述导液孔与所述移液通道的出口一一对应,所述阀点与所述微流通道相连通,所述阀膜开关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将所述导液孔与阀点相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导液针,由所述导液孔延伸形成,所述导液针插设于所述卡盒管座内并与所述移液通道相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阀板包括液路板和阀膜板,所述液路板上形成有所述微流通道、导液孔及导液针,所述阀膜板上覆盖阀膜形成所述阀膜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膜板铺装于所述液路板上方,并且与所述液路板键合为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分别与各储液仓的仓口相对应并导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向下延伸形成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仓口并伸入到所述储液仓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件,容置于所述储液仓内,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活塞件在所述储液仓内实现上下位移。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连体胶塞,布置于所述液路阀板与所述卡盒管座之间,用于保持气密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盒管座还包括加样池、以及与所述加样池连通的第一流道。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阀板上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液口相对应的第一导液孔、第一阀点和第一阀膜开关,其中,所述第一阀点与所述微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阀膜开关可选择性地将第一导液孔与第一阀点导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孔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导液针。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提供正负气压。14.一种多通道液体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液体转移装置包括:多通道式移液本体,具有多通道卡盒管座和多通道液路阀板,其中,所述多通道卡盒管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多通道式移液本体的各通道之间彼此独立,并且每一通道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转移装置。15.一种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卡盒管座,具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储液仓、与所述储液仓对应的移液通道,所述移液通道分别与其对应的储液仓相连通,用作各储液仓内液体转移的通道;其中,所述储液仓包括:第一储液仓,被配置为存储待提取液体样本,若干第二储液仓以及混合池;液路阀板,位于所述卡盒管座上方,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将各储液仓对应的移液通道导通,所述液路阀板包括至少一条微流通道和阀膜开关。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导液孔和阀点,其中,所述导液孔与所述移液通道的出口一一对应,所述阀点与所述微流通道相连通,所述阀膜开关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将所述导液孔与阀点相导通。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分别与各储液仓的仓口相对应并导通。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向下延伸形成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仓口并伸入到所述储液仓内部。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液体自动提取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阀板还包括若干导液针,由所述导液孔延伸形成,所述导液针插设于所述卡盒管座内并与所述移液通道相导通。20.根据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太交耿鹏张辉马然李胜光梁松松廖宇飞陈绮娴
申请(专利权)人:生物岛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