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甜仔专利>正文

螺旋式荧光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103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螺旋式荧光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支独立的旋管,两旋管其中一端互相密封固定连接,两旋管连通呈一体;另外两端为灯管的输入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荧光灯管,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功率螺旋式荧光灯管。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两支独立的旋管,两旋管其中一端互相密封固定连接,两旋管连通呈一体;另外两端为灯管的输入端。本技术所述两旋管的连接部位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旋管的其中一端互相密封固定连接,两旋管与连接管连通呈一体。本技术所述连接管位于其中间部位的管壁向外呈弧状隆起;该弧状隆起所形成的内腔作为灯管的冷端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1、由于采用两支独立的旋管连接而成,荧光灯管的直线长度可大为增加,使其能达到了100W~250W的大功率;2、由于两个独立旋管连接处的连接管管壁的弧状隆起所形成的内腔作为灯管的冷端区,将大功率荧光灯的汞气压调整到最佳状态,有效地提高其光效;3、在制做时可以分解成两个独立的简单旋管,使弯制明管的工艺简化,并可以实现机械化弯管工艺,减少了全螺旋明管时的劳动强度和玻管的大量损耗,解决了弯制明管困难的难题,并能制作出多种不同的弯管形状,适应各种场合的使用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两旋管单套式连接的荧光灯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两旋管接桥式连接的荧光灯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两旋管直接熔化对接的荧光灯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两旋管采用外套式连接管连接的荧光灯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两旋管采用斜柱形内套式连接管连接时其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两旋管采用平板对接时其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两旋管用带两个冷端区的外套式连接管连接的荧光灯管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实施例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两旋管采用带一个冷端区的外套式连接管连接时其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两旋管采用带两个冷端区的内套式连接管连接时其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两旋管采用带一个冷端区的对接式连接管连接时其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为两旋管连接成椭圆旋型荧光灯管结构示意图;图15为两旋管连接成圆柱旋型荧光灯管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将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端进行热加工平头处理,然后将两旋管连接端方向反向并列,采用火焰将并列的两个连接端玻管打孔后,利用其玻璃熔化后的连体进行接桥连接,接桥时应通上气体,确保灯管接桥部分通畅,冷却后,旋管A与旋管B通过接桥形成一体化的旋型荧光灯的涂粉管,配合其它工艺流程制造出双旋管连接式荧光灯的成品灯管。如图4所示,将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端,采用两管加热熔化,直接对碰连体,对接时,应通上气体以确保玻璃管连接部分通畅,熔化对接成功并冷却后,便形成一体化带冷端区旋型荧光灯的涂粉管,配合其它工艺流程,制成双旋管连接式荧光灯的成品灯管。如图5、图6所示,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是通过采用外套式连接管作为中间连接耦合,使之成为一体化旋型荧光灯管,连接管可选用膨胀系数与荧光灯管接近的材料制做。将外套式连接管的连接端和旋管A、旋管B的连接端采用热加工的方法,使其外套式连接管的连接端口的圆内径与旋管A、旋管B的连接端口的圆外径吻合,防止玻璃管出现的椭圆现象而产生密封失败,并通过机械研磨加工,使其公差配合精度提高。在连接耦合前,将外套式连接管的连接端口的圆内径套管段与旋管A、旋管B的连接端口的圆外径插管段涂上粘胶,然后将插管段插入套管段之内,进行粘胶紧固,待粘胶固化后,便形成一体化的旋型荧光灯的涂粉管,配合其它工艺流程,便能制造出双旋管连接式荧光灯的成品灯管。如图7所示,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是通过采用斜柱形内套连接管作为中间连接耦合,使之成为一体化旋型荧光灯管,斜柱形内套式连接管的两个连接端口的圆外径和旋管A、旋管B的连接端口的圆内径,采用热加工的方式进行整形(或通过模具使连接器件一次成形)形成斜柱形形状,并经过机械研磨使其偶合时密封度进一步提高,在连接耦合前,将套管段的圆内径与插管段的圆外径均涂上粘胶,然后将插管段插入套管段内,进行粘胶紧固,待粘胶固化后,便形成一体化旋型荧光灯的涂粉管,配合其它工艺流程,便能制造出双旋管连接式旋型荧光灯的成品灯管。如图8所示,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是通过采用平板作为中间连接耦合,使之对接成为一体化旋型荧光灯管,平板为一块带孔的圆形平面玻璃,其尺寸比灯管直径稍大,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端口采用机械打磨成平面,在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端口和平面玻璃的两面均涂上粘胶,对接紧固,待粘胶固化后,便形成一体化旋型荧光灯的涂粉管,配合其它工艺流程,便能制造出双旋管连接式旋型荧光灯的成品灯管。由于荧光灯的工作电压(灯管电压)发光效率等重要光电参数,均与管内汞蒸压关系密切,而管内汞蒸压的具体值,取决于灯管内玻璃管温度最低处(俗称冷端)的温度,因此,控制冷端的温度就等于控制了灯管内的汞气压。对于大功率灯管,往往汞气压太高耐用使光效显著下降,因而设计一个或两个冷端区,使冷端温度远低于管内其它区域,使对应的汞气压接近最佳值,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光效。如图9、图10所示,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是通过采用带两个冷端区的外套式连接管作为中间连接耦合,使之对接成为一体化旋型荧光灯管,在位于外套式连接管中间部位的管壁向外凸出两个呈弧状的隆起;弧状隆起所形成的内腔为灯管的冷端区,这样不仅使荧光灯管的直线长度增加,使其能达到了100W~250W的大功率;而且由于冷端区,使大功率荧光灯的汞气压调整到最佳状态,有效地提高其光效。如图11所示,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是通过采用带一个冷端区的外套式连接管作为中间连接耦合,在位于外套式连接管中间部位的管壁向外凸出一个呈弧状的隆起,弧状隆起所形成的内腔为灯管的冷端区。如图12所示,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是通过采用带两个冷端区的内套式连接管作为中间连接耦合,在位于内套式连接管中间部位的管壁向外凸出两个呈弧状的隆起,弧状隆起所形成的内腔为灯管的冷端区。上述带有冷端区连接管与旋管的连接制作过程和如图6、图7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如图13所示,旋管A与旋管B的连接是通过采用带一个冷端区的对接式连接管作为中间连接耦合,带冷端区连接管的两个连接端口的玻璃管径,制成与旋管A、B连接端口的玻璃管直径一样大小。连接管的两个连接端口与旋管的连接端口采用两玻管加热熔化,直接对碰连接体的方式进行,在对接时,尽量通上气体,以确保玻璃灯管连接部分的畅通,待熔化对接成功并冷却后,便形成一体化冷端区旋型荧光灯的涂粉管,配合其它工艺流程,制成冷端区双旋管连接式旋型荧光灯的成品管。如图14、图15所示,两旋管连接成椭圆旋型荧光灯管和圆柱旋型荧光灯管,还可根据各种场合的使用需要,制作出多种其他不同的弯管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荧光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支独立的旋管,两旋管其中一端互相密封固定连接,两旋管连通呈一体;另外两端为灯管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荧光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旋管的连接部位设有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甜仔
申请(专利权)人:黄甜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