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02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通过在筒体的外侧设置纵肋板,一方面方便设置连接孔便于吊装,另一方面对筒体的外部结构进行加强加固,通过配合设置内导向件和外导向件,显著提高将承重底座安装在钢管桩顶部的安装效率,只需将钢管桩的顶部伸入至内导向件和外导向件之间,就能完成承重底座的定位,然后继续下放承重底座直至钢管桩抵触到顶板的底面,就能完成承重底座的安装,使得承重底座的安装效率大大提高,并且由于安装的便利性能够对多个钢管桩的顶部同时安装对应的承重底座。重底座。重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桥墩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

技术介绍

[0002]在安装桥梁预制墩台的施工过程中,当吊机将墩台吊起安装时需要进行精确调位,一般调位是通过调位千斤顶完成的,调位千斤顶需要一个平稳的工作平面,因此需要在钢管桩上设置承重底座,目前的承重底座结构强度较低,不能给调位千斤顶提供稳固的支撑,并且在将承重底座安装在钢管桩上端时,缺乏有效的导向结构,使承重底座的安装效率低,不能在多个钢管桩上同时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承重底座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包括:
[0005]筒体,其为竖向设置的圆柱形结构且内径大于或等于钢管桩的外径;
[0006]顶板,其为与筒体同轴设置的圆形板且盖合固定在筒体的上表面,顶板的上表面形成千斤顶的工作平面;
[0007]纵肋板,其固定在筒体的外侧面上且沿筒体的圆周均匀分布,纵肋板的远离筒体轴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
[0008]外导向件,其竖向设置且固定在筒体的底部,外导向件沿筒体的圆周均匀分布且外导向件的内侧与筒体的轴线的距离大于钢管桩的外径;
[0009]内导向件,其竖向设置在筒体的内侧,内导向件固定在顶板的底面且下端向下延伸至外导向件以下,内导向件沿筒体的圆周均匀分布,内导向件的外侧所在的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钢管桩的内径。
[0010]优选的是,所述筒体的下端向外水平弯折形成一圈下环板,所述顶板沿径向向外水平延伸至所述筒体以外形成一圈上环板,所述纵肋板的上端与上环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下端与下环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导向件固定在下环板的底部。
[0011]优选的是,所述筒体的外侧面上沿圆周均匀间隔固定有若干个加劲肋,加劲肋的上端与所述上环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环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有加劲肋均匀分布在所有所述纵肋板之间。
[0012]优选的是,所述纵肋板的上端向外水平延伸至所述上环板外,所述连接孔开设在所述纵肋板的上端位于所述上环板以外的部分上,所述纵肋板的下端外侧朝向所述筒体的轴线且向下倾斜设置。
[0013]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外导向件与所述内导向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内导向件包括
一块沿所述筒体的径向设置的竖板,竖板的顶面与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在靠近对应的所述外导向件的一端的两侧对称连接有翼板,翼板与对应的竖板垂直且上端与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每个竖板靠近所述筒体的轴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筒体的轴线处且所有竖板在所述筒体的轴线处焊接为一体。
[0014]优选的是,所述外导向件的下端内侧朝向外侧且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竖板的下端外侧朝向内侧且向下倾斜设置。
[0015]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通过在筒体的外侧设置纵肋板,一方面方便设置连接孔便于吊装,另一方面对筒体的外部结构进行加强加固,通过配合设置内导向件和外导向件,显著提高将承重底座安装在钢管桩顶部的安装效率,只需将钢管桩的顶部伸入至内导向件和外导向件之间,就能完成承重底座的定位,然后继续下放承重底座直至钢管桩抵触到顶板的底面,就能完成承重底座的安装,使得承重底座的安装效率大大提高,另外,通过在筒体外加设纵肋板,对内导向件的竖板进行相互连接并设置翼板,将顶板与筒体的下端分别对应设置上环板和下环板方便纵肋板、加劲肋的固定,进一步加强承重底座整体结构强度,使本技术能很好的支撑调位千斤顶在顶板的上表面进行工作。
[0016]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8]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钢管桩,2、筒体,3、纵肋板,4、连接孔,5、外导向件,6、内导向件,7、下环板,8、上环板,9、加劲肋,10、竖板,11、翼板,12、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包括:
[0022]筒体2,其为竖向设置的圆柱形结构且内径大于或等于钢管桩1的外径;
[0023]顶板12,其为与筒体2同轴设置的圆形板且盖合固定在筒体2的上表面,顶板12的上表面形成千斤顶的工作平面;
[0024]纵肋板3,其固定在筒体2的外侧面上且沿筒体2的圆周均匀分布,纵肋板3的远离筒体2轴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4;
[0025]外导向件5,其竖向设置且固定在筒体2的底部,外导向件5沿筒体2的圆周均匀分布且外导向件5的内侧与筒体2的轴线的距离大于钢管桩1的外径;
[0026]内导向件6,其竖向设置在筒体2的内侧,内导向件6固定在顶板12的底面且下端向
下延伸至外导向件5以下,内导向件6沿筒体2的圆周均匀分布,内导向件6的外侧所在的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钢管桩1的内径。
[0027]为方便说明,以朝向筒体2的轴线的一侧为内侧,以远离筒体2的轴线的一侧为外侧,通过在筒体2的内侧设置内导向件6,在筒体2的底部设置外导向件5,在外导向件5与内导向件6的下端之间在筒体2的径向上留出第一段空隙,在内导向件6的上端与筒体2的内侧之间留出第二段空隙,安装本技术的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时,先在每个连接孔4内对应穿入固定一根柔性钢丝绳,然后将柔性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起吊设备相关部件连接,所有连接孔4相对于筒体2的圆心对称分布,使得承重底座能够被平稳的吊起,利用起吊设备对整个承重底座进行起吊并移动至一个钢管桩1的顶部,再下放承重底座,钢管桩1相对于承重底座首先通过外导向件5和内导向件6的导向作用快速进入至外导向件5和内导向件6之间的第一段空隙内,然后继续向上进入内导向件6和筒体2的内侧壁之间的第二段空隙内,直至抵触到顶板12的底面,即完成承重底座的安装,之后根据需求将调位千斤顶放置在顶板12上表面进行工作即可,本技术通过内导向件6与外导向件5的配合,能显著提高承重底座的安装效率,对多个钢管桩1还能同时安装对应的承重底座,而不用频繁占用起吊设备调整承重底座以尽量对齐钢管桩1的轴线。
[0028]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其为竖向设置的圆柱形结构且内径大于或等于钢管桩的外径;顶板,其为与筒体同轴设置的圆形板且盖合固定在筒体的上表面,顶板的上表面形成千斤顶的工作平面;纵肋板,其固定在筒体的外侧面上且沿筒体的圆周均匀分布,纵肋板的远离筒体轴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外导向件,其竖向设置且固定在筒体的底部,外导向件沿筒体的圆周均匀分布且外导向件的内侧与筒体的轴线的距离大于钢管桩的外径;内导向件,其竖向设置在筒体的内侧,内导向件固定在顶板的底面且下端向下延伸至外导向件以下,内导向件沿筒体的圆周均匀分布,内导向件的外侧所在的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钢管桩的内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端向外水平弯折形成一圈下环板,所述顶板沿径向向外水平延伸至所述筒体以外形成一圈上环板,所述纵肋板的上端与上环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下端与下环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导向件固定在下环板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桩顶调位的承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海峰张晓光罗红王炜邓玉鑫胥奇余小龙陈秋竹枚龙薛帆文定旭俞俊业张俊波王奇常晨曦曹冲建王海阳桂汉杰卢涛文锋许健杨峻熙林元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