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090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包括支架、防护罩和开坑组件;所述开坑组件包括套筒、升降套、弹簧、转轴、第一轴承、开坑筒、第一齿轮、驱动电机、第二齿轮、顶套、第二轴承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支架包括支腿和支杆;所述支腿和所述支杆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支杆和所述支腿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果树种植开口装置能够实现机械化开坑操作,相比人工开坑的费时费力,本开坑装置操作简单,且开坑效率高;使用时,先将本果树种植开坑装置放置于待开坑的土地上,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下方的开坑筒旋转,开坑筒通过刀壁的旋转来对土地进行开坑操作。开坑操作。开坑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花和牧草等。
[0003]在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是果树种植领域,在种植果树前需要于种植场地进行开坑操作,开坑后再将果树幼苗栽入坑中;而现有的种植技术中,往往是通过人工来进行开坑操作,不仅操作复杂,开坑效率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种植技术中,往往是通过人工来进行开坑操作,不仅操作复杂,开坑效率更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包括支架、防护罩和开坑组件;所述开坑组件包括套筒、升降套、弹簧、转轴、第一轴承、开坑筒、第一齿轮、驱动电机、第二齿轮、顶套、第二轴承和第一电动推杆;
[0007]所述支架包括支腿和支杆;所述支腿和所述支杆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支杆和所述支腿一一对应;所述支杆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腿的顶部;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外壁;
[0008]所述套筒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升降通孔;所述升降套包括套体、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固定套设于所述套体的顶部,所述第二环板固定套设于所述套体的底部;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第二环板的外径均大于所述升降通孔;所述升降套竖直滑动嵌设于所述升降通孔中;所述第一环板位于所述套筒的上方,所述第二环板位于所述套筒的下方;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套筒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
[0009]所述套体的内部中空;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转动穿设于所述套体;所述转轴和所述套体共中轴线;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伸出于所述套体;所述转轴的伸出于所述套体的顶部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环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0010]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顶套;所述防护罩包括罩顶和侧壁;所述侧壁的底部连接于所述支杆;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开坑组件的上方;所述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筒体端部连接于所述罩顶的内壁;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推杆端连接于所述
顶套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
[0011]所述开坑筒包括端板和连接于所述端板下方的两个刀壁;2个所述刀壁正相对;所述端板的上表面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底端;所述刀壁的两侧边缘还设置有多个锯齿。
[0012]优选的,所述端板为圆形板;所述刀壁的边缘形成有刀刃;所述刀壁呈弯曲状;所述刀壁的下方尖锐。
[0013]优选的,所述刀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多条肋刃;所述肋刃呈倾斜状。
[0014]优选的,还包括手扶杆;所述手扶杆连接于相邻的2个所述支杆之间;所述支杆和所述支腿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手扶杆的数量为2个;
[0015]4个所述支腿于俯视方向所形成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支腿底部还连接有万向轮;
[0016]其中一个所述手扶杆上设置有第一开关;另一个所述手扶杆上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驱动电机控制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控制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长和缩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为旋钮开关。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第二环板平行。
[0019]优选的,所述套筒包括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垂直于所述底壁。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第一轴承分别靠近所述套体的顶部和底部。
[0021]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
[0022]优选的,所述开坑组件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环板的上表面;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果树种植开口装置能够实现机械化开坑操作,相比人工开坑的费时费力,本果树种植开坑装置操作简单,且开坑效率高;使用时,先将本果树种植开坑装置放置于待开坑的土地上,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下方的开坑筒旋转,开坑筒通过刀壁的旋转来对土地进行开坑操作,旋转过程中,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推杆端伸长,使得转轴向下运动,使得开坑筒向下方运动,钻入地下,完成开坑操作;且转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升降筒于套筒中向下滑动,故并不影响转轴自身的旋转。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一实施例的开坑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一实施例的推扫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0支腿120支杆130手扶杆140支撑杆150第二电动推杆160推扫块210套筒211顶壁212底壁220套体221第二环板222第一环板230转轴240第一齿轮250第二齿轮260驱动电机270顶套280第一电动推杆290弹簧310防护罩320端板330刀壁331刀壁的外表面332锯齿333肋刃334刀壁的底部335刀刃161第一壁162第二壁163凹形壁311侧壁312罩顶
[0032]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种植开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防护罩和开坑组件;所述开坑组件包括套筒、升降套、弹簧、转轴、第一轴承、开坑筒、第一齿轮、驱动电机、第二齿轮、顶套、第二轴承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支架包括支腿和支杆;所述支腿和所述支杆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支杆和所述支腿一一对应;所述支杆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腿的顶部;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外壁;所述套筒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升降通孔;所述升降套包括套体、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固定套设于所述套体的顶部,所述第二环板固定套设于所述套体的底部;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第二环板的外径均大于所述升降通孔;所述升降套竖直滑动嵌设于所述升降通孔中;所述第一环板位于所述套筒的上方,所述第二环板位于所述套筒的下方;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套筒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套体的内部中空;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转动穿设于所述套体;所述转轴和所述套体共中轴线;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伸出于所述套体;所述转轴的伸出于所述套体的顶部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环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顶套;所述防护罩包括罩顶和侧壁;所述侧壁的底部连接于所述支杆;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开坑组件的上方;所述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筒体端部连接于所述罩顶的内壁;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推杆端连接于所述顶套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开坑筒包括端板和连接于所述端板下方的两个刀壁;2个所述刀壁正相对;所述端板的上表面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底端;所述刀壁的两侧边缘还设置有多个锯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市九天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