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89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毒机器人。该消毒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设置于所述移动底盘上的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顶部区域、中部区域以及底部区域,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设置于所述顶部区域的雾化喷雾组件、设置于所述中部区域的用于向外界环境发出消毒光的灯光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底部区域的储液组件,所述雾化喷雾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液组件中的消毒液雾化后并喷向外界环境;其中,所述储液组件固定于所述移动底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消毒机器人兼备消毒灯光消毒和消毒液消毒,提高了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效果。器人的消毒效果。器人的消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毒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消毒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消毒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消毒机器人可以将自身携带的消毒液喷向消毒区域,从而无需人员进入消毒区域。现有技术中,消毒机器人一般是在机器本体人上安装消毒液喷射装置,利用喷射装置向消毒区域喷射消毒液,从而起到给消毒区域消毒的技术效果。但是,该消毒机器人的消毒功能比较单一,消毒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消毒机器人的消毒功能比较单一,消毒能力有限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消毒机器人。
[0004]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毒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设置于所述移动底盘上的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顶部区域、中部区域以及底部区域,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设置于所述顶部区域的雾化喷雾组件、设置于所述中部区域的用于向外界环境发出消毒光的灯光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底部区域的储液组件,所述雾化喷雾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液组件中的消毒液雾化后并喷向外界环境;
[0005]其中,所述储液组件固定于所述移动底盘上。
[0006]可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灯光组件包括框架、驱动件、齿轮、同步带、多个同步轮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多个消毒灯具;每个所述灯具上均设有转轴,所述框架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同步轮;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齿轮连接所述同步带,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同步轮,所述驱动件用于通过同步带驱动所述同步轮和消毒灯具转动。
[0007]可选地,所述消毒灯具包括消毒灯管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消毒灯管的灯罩,所述灯罩上设有反光保护壳以及供所述灯管发出的灯光穿透的通光窗口;所述反光保护壳与所述消毒灯管相对设置。
[0008]可选地,所述灯罩设置条形安装腔,所述条形安装腔的一端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灯罩上的弹性件及设置于弹性件的另一端的压块,所述消毒灯管的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压块上以固定于所述条形安装腔内。
[0009]可选地,所述条形安装腔的另一端设置有包括插接槽的灯座,所述压块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消毒灯管一端弹性卡置于所述卡接槽内,另一端电性固定于所述插接槽上;
[0010]其中,所述灯座位于所述压块远离所述移动底盘的方向上。
[0011]可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雾化喷雾组件包括超声波雾化设备、设有流道通孔的风道管、设有雾化空间的液体储存箱,以及安装在所述液体储存箱上的风道顶板;所述风道顶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雾化空间的喷雾口;所述风道管通过所述流道
通孔连通所述雾化空间;
[0012]所述风道顶板上设有环形围臂以及位于所述环形围臂内圈的凸出部,所述环形围臂和所述凸出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风道管的环形安装空间;所述环形围臂上设有连通所述雾化空间和所述环形安装空间的出风口,所述风道管提供的风气通过所述出风口进入所述雾化空间内形成风气流道,所述风气流道的朝向偏离所述喷雾口;
[0013]所述超声波雾化设备安装在所述液体储存箱的底部,且用于将所述雾化空间内的消毒液转化成雾化颗粒,所述液体储存箱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0014]可选地,所述环形围臂远离所述凸出部的端面上环绕间隔设置多个隔板组,所述隔板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环形围臂的一侧与所述液体储存箱的内壁抵接;
[0015]其中,所述环形围臂、所述液体储存箱的内壁以及同一所述隔板组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形成导流通道;
[0016]所述环形围臂、所述液体储存箱的内壁、所述隔板组的第一隔板以及相邻所述隔板组的第二隔板形成出风通道;
[0017]所述出风口流出的风气依次通过出风道和所述导流通道,带动所述雾化空间中的雾化颗粒从所述喷雾口喷出。
[0018]可选地,所述风道顶板还设有用于将所述风道顶板上的冷凝液导流进所述雾化空间中的环形导流部。
[0019]可选地,所述雾化喷雾组件还包括风扇,所述风道管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风扇且连通所述流道通孔的安装口,所述风道管与所述安装口连接处的内壁上或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冷凝液回流至所述风扇的环形回流槽。
[0020]可选地,所述风扇提供的气流的主流方向与所述风道管的主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21]可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储液组件包括管道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中的储液桶;所述管道组件包括输送泵、控制阀、输液管以及回收管;
[0022]所述输液管和所述回收管均连通所述雾化喷雾组件和所述储液桶,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所述储液桶中的消毒液输送至所述雾化喷雾组件;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喷雾组件中的消毒液回流至所述储液桶。
[0023]可选地,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喷雾组件中液位高度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进口连通所述雾化喷雾组件,且所述溢流管的进口与所述雾化喷雾组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预设溢流距离;所述溢流管的出口连通所述储液桶。
[0024]本技术中,该消毒机器人包括用于向外界环境发出消毒光的灯光组件,以及用于向外界环境喷射消毒液的雾化喷雾组件;从而该消毒机器人集成了向外界环形发射消毒光进行消毒,以及向外界环境喷射消毒液进行消毒,增加了该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模式,提高了其消毒效果。另外,所述移动底盘可以将该消毒机器人移动至选定的消毒区域进行自动消毒,从而提高了该消毒机器人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雾化喷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雾化喷雾组件的剖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雾化喷雾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管道组件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灯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消毒灯具的剖视图;
[0034]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消毒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消毒灯具的风道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机器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38]1、移动底盘;2、机器人本体;3、雾化喷雾组件;31、超声波雾化设备; 32、风道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盘、设置于所述移动底盘上的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顶部区域、中部区域以及底部区域,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设置于所述顶部区域的雾化喷雾组件、设置于所述中部区域的用于向外界环境发出消毒光的灯光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底部区域的储液组件,所述雾化喷雾组件用于将所述储液组件中的消毒液雾化后并喷向外界环境;其中,所述储液组件固定于所述移动底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灯光组件包括框架、驱动件、齿轮、同步带、多个同步轮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多个消毒灯具;每个所述灯具上均设有转轴,所述框架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同步轮;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齿轮连接所述同步带,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同步轮,所述驱动件用于通过同步带驱动所述同步轮和消毒灯具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灯具包括消毒灯管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消毒灯管的灯罩,所述灯罩上设有反光保护壳以及供所述灯管发出的灯光穿透的通光窗口;所述反光保护壳与所述消毒灯管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设置条形安装腔,所述条形安装腔的一端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灯罩上的弹性件及设置于弹性件的另一端的压块,所述消毒灯管的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压块上以固定于所述条形安装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安装腔的另一端设置有包括插接槽的灯座,所述压块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消毒灯管一端弹性卡置于所述卡接槽内,另一端电性固定于所述插接槽上;其中,所述灯座位于所述压块远离所述移动底盘的方向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雾化喷雾组件包括超声波雾化设备、设有流道通孔的风道管、设有雾化空间的液体储存箱,以及安装在所述液体储存箱上的风道顶板;所述风道顶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雾化空间的喷雾口;所述风道管通过所述流道通孔连通所述雾化空间;所述风道顶板上设有环形围臂以及位于所述环形围臂内圈的凸出部,所述环形围臂和所述凸出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风道管的环形安装空间;所述环形围臂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怀初张涛梁剑龙刘欢温伟林邓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