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73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引流管、软管部和硬管部,软管部连接在引流袋本体底部、并与引流袋本体管路连通,软管部中段内壁周向向软管轴线凸出具有变径部,硬管部包括上下连接的硬管上部和硬管下部,硬管上部的顶端与软管部的底端固定且管路连通,硬管上部的底端与硬管下部的顶端通过排液阀连接,硬管下部的底端具有排液口,变径部下端面距离排液阀的距离小于排液阀距离排液口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软管部和硬管部的结合,在按下排液阀时可通过手捏变径部避免上方液体重力积压并从排液口冲出的情况,有效避免了排液时溅湿弄脏手部的情况,排液过程更加卫生便捷。排液过程更加卫生便捷。排液过程更加卫生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特别是引流袋
,尤其涉及一种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

技术介绍

[0002]引流袋一般指的是手术之后身体内部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需要用管道引出,引流管末端接的一个专门盛引流出来液体的透明塑料袋。引流袋主要用于尿失禁患者、手术昏迷病人及行动不便者收集尿液或与其他器械配合用于伤口引流液的收集。引流袋在收集尿液或其他积液后,部分引流袋无继续使用价值,需放清内部积液后丢弃。普通的引流袋在底部具有排液阀,打开排液阀时,需一手持引流袋并捏住排液阀后,另一手按下排液阀,此时引流袋若无可靠悬挂或者辅助,引流袋位置难以控制,存在受力不均而歪斜导致排液口甩动的情况。同时由于液体本身具有重力,当袋内积攒较多液体,拉开排液阀时,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冲出,如若排液口甩动,存在溅湿弄脏手部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现象,对引流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避免按下排液阀时,袋内液体冲出溅湿弄脏手部的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所述的引流袋本体顶部连接有引流管,所述的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还包括软管部和硬管部,所述的软管部连接在引流袋本体底部、并与引流袋本体管路连通,所述的软管部中段内壁周向向软管轴线凸出具有变径部,所述的硬管部包括上下连接的硬管上部和硬管下部,所述的硬管上部的顶端与软管部的底端固定且管路连通,所述的硬管上部的底端与硬管下部的顶端通过排液阀连接,所述的硬管下部的底端具有排液口,所述的变径部下端面距离排液阀的距离小于排液阀距离排液口的距离。
[0005]在上述方案中,巧妙地将原有的排液管设计为软管部和硬管部,在排液前,可捏紧变径部将变径部挤压,减少上方引流袋本体内积攒液体对排液阀处的压力。而后可按下排液阀,先行放出变径部下端与排液阀之间的液体,而后另一只手可正常提起引流袋本体,使排液口竖直向下,松开变径部,液体可自然竖直落下,不会溅湿弄脏手部。
[0006]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变径部的捏合手感,提高捏合时的摩擦力,避免打滑,所述的软管部对应变径部的周向外表面具有凸点状的手捏挤压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软管部的底端与硬管上部的顶端之间通过热塑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袋本体包括位于上方的塑料袋部和连接在塑料袋部下方的硬质托部,所述的塑料袋部与硬质托部之间热塑固定。硬质托部可采用硬塑料材质,为引流袋本体的定位,提供更好的帮助。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软管部和硬管部的结合,在按下排液阀时可通过手捏变径部避免上方液体重力积压并从排液口冲出的情况,有效避免了排液时溅湿弄脏手部的情况,排液过程更加卫生便捷。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引流管2、塑料袋部3、硬质托部4、软管部5、变径部6、硬管上部7、硬管下部8、手捏挤压部9、排液阀10、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4]如图1所示的一种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包括引流袋本体,所述的引流袋本体顶部连接有引流管1,所述的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还包括软管部4和硬管部,所述的软管部4连接在引流袋本体底部、并与引流袋本体管路连通。
[0015]所述的软管部4中段内壁周向向软管轴线凸出具有变径部5。为了提高变径部5的捏合手感,提高捏合时的摩擦力,避免打滑,所述的软管部4对应变径部5的周向外表面具有凸点状的手捏挤压部8。
[0016]所述的硬管部包括上下连接的硬管上部6和硬管下部7,所述的硬管上部6的顶端与软管部4的底端固定且管路连通,所述的硬管上部6的底端与硬管下部7的顶端通过排液阀9连接,所述的硬管下部7的底端具有排液口10,所述的变径部5下端面距离排液阀9的距离小于排液阀9距离排液口10的距离。所述的软管部4的底端与硬管上部6的顶端之间通过热塑固定。
[0017]所述的引流袋本体包括位于上方的塑料袋部2和连接在塑料袋部2下方的硬质托部3,所述的塑料袋部2与硬质托部3之间热塑固定。硬质托部3可采用硬塑料材质,为引流袋本体的定位,提供更好的帮助。
[0018]如此设计的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地将原有的排液管设计为软管部4和硬管部,在排液前,可捏紧变径部5将变径部5挤压,减少上方引流袋本体内积攒液体对排液阀9处的压力。在按下排液阀9时可通过手捏变径部5避免上方液体重力积压并从排液口10冲出的情况,有效避免了排液时排液口10甩动溅湿弄脏手部的情况,排液过程更加卫生便捷。
[0019]使用过程:
[0020]在排液前,可捏紧变径部5将变径部5挤压,减少上方引流袋本体内积攒液体对排液阀9处的压力。而后可按下排液阀9,先行放出变径部5下端与排液阀9之间的液体,而后另一只手可正常提起引流袋本体,使排液口10竖直向下,松开变径部5,液体可自然竖直落下,不会溅湿弄脏手部。
[0021]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型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所述的引流袋本体顶部连接有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管部(4)和硬管部,所述的软管部(4)连接在引流袋本体底部、并与引流袋本体管路连通,所述的软管部(4)中段内壁周向向软管轴线凸出具有变径部(5),所述的硬管部包括上下连接的硬管上部(6)和硬管下部(7),所述的硬管上部(6)的顶端与软管部(4)的底端固定且管路连通,所述的硬管上部(6)的底端与硬管下部(7)的顶端通过排液阀(9)连接,所述的硬管下部(7)的底端具有排液口(10),所述的变径部(5)下端面距离排液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奕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达华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