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002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和抛光头,所述抛光轮套设在抛光轴的中间位置,抛光轮和抛光轴之间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抛光轮安装在抛光轴上,抛光轴可通过移动轮进行移动,将五件工件放置在抛光轮下方,然后进行移动抛光,提高了抛光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抛光轮右端还设有抛光头,抛光头可对金属件工件上的孔进行抛光,抛光效果好,两者结合一体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抛光轮支撑结构稳固,提高了抛光效果,适合推广。适合推广。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是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装置,但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技术中,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在打磨抛光的过程中往往不可移动,不能因实际需求方便打磨抛光,存在一定的不便性;
[0004]2.现有技术中,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在打磨抛光时往往只能对金属件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对于金属件工件表面的孔抛光不到,存在一定的不便性。
[0005]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和抛光头,所述抛光轮套设在抛光轴的中间位置,抛光轮和抛光轴之间过盈配合,抛光轴的左端传动连接在电机的右端,电机固定焊接在电机座的上表面,所述电机座呈L字形的板状结构,电机座的左侧面固定焊接有拉手,电机座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底部设有多组移动轮,移动底座和电机座之间通过调节杆调节间距,抛光轴的右端安装有抛光头。
[0008]优选的,所述抛光轮的左右两侧面均活动贴合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抛光轴上。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座的上表面右端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导向支撑座,导向支撑座由两组L字形板组成,两组L字形板呈对称状套设在抛光轴的前后两端外圈处,抛光轴活动贴合在导向支撑座中间位置的导向槽中。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轮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移动轮支撑座的下端,移动轮支撑座的上端固定焊接在移动底座的下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上端穿过电机座的上表面设置,且调节杆和电机座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调节杆的上端设置有手握槽,调节杆的下端一体设有限位圆板,限位圆板的直径大于调节杆的直径,限位圆板活动安装在移动底座上表面的活动槽中。
[0012]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呈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的圆槽结构,活动槽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密封环,密封环呈圆环状结构活动套设在调节杆的外圈处,密封环活动贴合限位圆
板的上表面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抛光头的左端一体设有连接轴杆,连接轴杆活动插合在抛光轴端部的连接轴孔中,连接轴杆和抛光轴之间通过竖向贯穿的固定螺杆固定,所述固定螺杆贯穿抛光轴上下表面的端部均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螺母。
[0014]优选的,所述抛光头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呈圆孔状结构设有多组,多组散热孔呈圆形阵列状分布贯穿抛光头的左右两侧设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中抛光轮安装在抛光轴上,抛光轴可通过移动轮进行移动,将五件工件放置在抛光轮下方,然后进行移动抛光,提高了抛光的效率;
[0017]2.本技术中抛光轮右端还设有抛光头,抛光头可对金属件工件上的孔进行抛光,抛光效果好,两者结合一体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18]3.本技术中抛光轮支撑结构稳固,提高了抛光效果,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移动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图3中A

A处截面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图3中B

B处截面图。
[0024]图中:抛光轮1、抛光头2、散热孔3、抛光轴4、固定螺杆5、限位螺母6、导向支撑座7、手握槽8、电机9、电机座10、拉手11、移动底座12、移动轮13、调节杆14、活动槽15、密封环16、移动轮支撑座17、连接轴杆18、连接轴孔19、限位圆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1和抛光头2,抛光轮1套设在抛光轴4的中间位置,抛光轮1的左右两侧面均活动贴合有限位螺母6,限位螺母6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抛光轴4上,抛光轮1和抛光轴4之间过盈配合;
[0027]如图1中所示,抛光轴4的左端传动连接在电机9的右端,电机9固定焊接在电机座10的上表面,电机座10呈L字形的板状结构,电机座10的左侧面固定焊接有拉手11,电机座10的上表面右端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导向支撑座7,导向支撑座7由两组L字形板组成,两组L字形板呈对称状套设在抛光轴4的前后两端外圈处,抛光轴4活动贴合在导向支撑座7中间位置的导向槽中,导向支撑座7对抛光轴4有支撑和导向作用,避免抛光轴4倾斜或者晃动,结构稳固;
[0028]如图2中所示,电机座10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底座12,移动底座12的底部设有多组移
动轮13,移动轮13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移动轮支撑座17的下端,移动轮支撑座17的上端固定焊接在移动底座12的下表面;
[0029]如图5中所示,移动底座12和电机座10之间通过调节杆14调节间距,调节杆14的上端穿过电机座10的上表面设置,且调节杆14和电机座10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调节杆14的上端设置有手握槽8,调节杆14的下端一体设有限位圆板20,限位圆板20的直径大于调节杆14的直径,限位圆板20活动安装在移动底座12上表面的活动槽15中,活动槽15呈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的圆槽结构,活动槽15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密封环16,密封环16呈圆环状结构活动套设在调节杆14的外圈处,密封环16活动贴合限位圆板20的上表面设置,调节杆14转动时下端一体的限位圆板20在活动槽15中转动,调节杆14和移动底座12之间不会发生位置偏移,且调节杆14拆装方便,上端的手握槽8方便旋转调节杆14使用;
[0030]如图4中所示,抛光轴4的右端安装有抛光头2,抛光头2的左端一体设有连接轴杆18,连接轴杆18活动插合在抛光轴4端部的连接轴孔19中,连接轴杆18和抛光轴4之间通过竖向贯穿的固定螺杆5固定,固定螺杆5贯穿抛光轴4上下表面的端部均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螺母,抛光头2上设置有散热孔3,散热孔3呈圆孔状结构设有多组,多组散热孔3呈圆形阵列状分布贯穿抛光头2的左右两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1)和抛光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轮(1)套设在抛光轴(4)的中间位置,抛光轮(1)和抛光轴(4)之间过盈配合,抛光轴(4)的左端传动连接在电机(9)的右端,电机(9)固定焊接在电机座(10)的上表面,所述电机座(10)呈L字形的板状结构,电机座(10)的左侧面固定焊接有拉手(11),电机座(10)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底座(12),移动底座(12)的底部设有多组移动轮(13),移动底座(12)和电机座(10)之间通过调节杆(14)调节间距,抛光轴(4)的右端安装有抛光头(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轮(1)的左右两侧面均活动贴合有限位螺母(6),限位螺母(6)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抛光轴(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10)的上表面右端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导向支撑座(7),导向支撑座(7)由两组L字形板组成,两组L字形板呈对称状套设在抛光轴(4)的前后两端外圈处,抛光轴(4)活动贴合在导向支撑座(7)中间位置的导向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打磨件的金属件加工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3)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移动轮支撑座(17)的下端,移动轮支撑座(17)的上端固定焊接在移动底座(12)的下表面。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民俞锦扬杨钟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江北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