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990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包括活塞杆、油缸缸体、控制阀、并帽一及并帽二,所述活塞杆从油缸缸体伸出的一端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控制阀为一体结构,所述控制阀分为螺纹杆及挡板,所述活塞杆的行程为16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连铸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缸是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压差成正比的直线运动式执行元件。它的职能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油缸输入的是流体的流量和压力,输出的是直线运动速度和力,其是将液压能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的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0003]连铸钢过程中,需要定时进行水口的更换,在连铸过程中,温度较高,无法通过人工去控制钢水的流速,需要使用油缸来控制钢水的流动,一般使用油缸作为液压执行装置以驱动快换机构来完成更换水口所规定的动作,现有油缸的优点是在连续铸钢过程中当需要对水口进行更换时,需要使用特定的行程的油缸进行控流,可以中间包的快换机构达到精确位置,精确控制钢水的流速范围,保证钢水流速达到要求范围内,保证更换水口的安全性,缺点是不同钢水流速的连铸钢使用的油缸行程不同,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没有可换性,需准备不同行程的油缸,造成资源浪费且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钢水流速的控制。
[0004]本技术在与提供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油缸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没有可换性,需准备不同行程的油缸,造成资源浪费且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钢水流速的控制这一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钢水流速的控制,且不同钢水流速的连铸钢设备均可共有,节约资源。
[0006]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活塞杆、油缸缸体、控制阀及并帽一及并帽二,所述活塞杆位于油缸缸体内,并且一端从油缸缸体伸出,所述活塞杆从油缸缸体伸出一端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活塞杆从油缸缸体伸出的一端顶部外侧设有并帽一,所述控制阀为一体结构,所述控制阀分为螺纹杆及挡板,所述螺纹杆的螺纹规格与螺纹孔的螺纹规格相匹配,所述活塞杆的行程为160mm

240mm,所述挡板的厚度为10mm

30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及控制阀的制作材料相同。
[000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长度是螺纹孔的有效深度的0.5

1.0倍。
[0009]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的深度为5mm

2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并帽二组装在并帽一的外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包括:通过增设控制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控制钢水的流速范围,选择控制阀的规格,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更换水口时,上下水口需要保持10mm的钢水流速通道,则选择挡板厚度为10mm的控制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将控制阀旋转出,启动油缸,使快换机构到达指定位置(即上下水口的钢水通
道为10mm),更换水口,更换水口后,旋上控制阀,再次启动油缸,即可将上下水口的钢水通道完全相通,继续进行连铸钢生产,以此为例,工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挡板厚度的控制阀,简单方便,钢水流速控制精确,油缸具有通用互换性,在使用过程中只需选择合适挡板厚度的控制阀即可,节约资源及减低成本,满足连铸钢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图2中A位置的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活塞杆;2、油缸缸体;3、控制阀;4、并帽一;5、并帽二;6、螺纹孔;7、螺纹杆;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6]图1为图2中A位置的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包括活塞杆1、油缸缸体2、控制阀3及并帽一4及并帽二5,所述活塞杆1位于油缸缸体2内,并且一端从油缸缸体2伸出,所述活塞杆1从油缸缸体2伸出一端的顶部设有螺纹孔6,所述活塞杆1从油缸缸体2伸出的一端顶部外侧设有并帽一4,所述控制阀3为一体结构,所述控制阀3分为螺纹杆7及挡板8,所述螺纹杆7的螺纹规格与螺纹孔6的螺纹规格相匹配,所述活塞杆1 的行程为160mm

240mm,所述挡板8的厚度为10mm

30mm。
[0017]优选的,所述活塞杆1及控制阀3的制作材料相同,保证油缸的原有使用性能。
[001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7的长度是螺纹孔6的有效深度的0.5

1.0倍,可以保证控制阀的安装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脱现象。
[0019]优选的,所述螺纹孔6的深度为5mm

20mm。
[0020]优选的,所述并帽二5组装在并帽一4的外侧。
[0021]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增设控制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控制钢水的流速范围,选择控制阀的规格,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更换水口时,上下水口需要保持10mm的钢水流速通道,则选择挡板厚度为10mm的控制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将控制阀旋转出,启动油缸,使快换机构到达指定位置(即上下水口的钢水通道为10mm),更换水口,更换水口后,旋上控制阀,再次启动油缸,即可将上下水口的钢水通道完全相通,继续进行连铸钢生产,以此为例,工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挡板厚度的控制阀,简单方便,钢水流速控制精确,油缸具有通用互换性,在使用过程中只需选择合适挡板厚度的控制阀即可,节约资源及减低成本,满足连铸钢的生产需求。
[0022]综上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油缸整体设计结构简单,钢水流速控制精确,增设控制阀,油缸具有通用互换性,节约资源及生产成本,满足连铸钢的生产需求。
[00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
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水控流性能优良的油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1)、油缸缸体(2)、控制阀(3)、并帽一(4)及并帽二(5),所述活塞杆(1)位于油缸缸体(2)内,并且一端从油缸缸体(2)伸出,所述活塞杆(1)从油缸缸体(2)伸出一端的顶部设有螺纹孔(6),所述活塞杆(1)从油缸缸体(2)伸出的一端顶部外侧设有并帽一(4),所述控制阀(3)为一体结构,所述控制阀(3)分为螺纹杆(7)及挡板(8),所述螺纹杆(7)的螺纹规格与螺纹孔(6)的螺纹规格相匹配,所述活塞杆(1)的行程为160mm

240mm,所述挡板(8)的厚度为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桂航周九喜刘沛建梁邦喜张美杰钱晓飞高桂显殷海轩姚梦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鑫高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