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层升降横移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62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层升降横移车库,包括外部框架、横移车板、升降车板、操作装置,还包括专门设计的升降驱动装置、横移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其中,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一套升降电机减速机、升降卷筒轴、升降前卷筒、升降后卷筒以及配套的上定滑轮、下定滑轮、升降前钢索、升降后钢索,还包括在每个升降车板之上安装的升降限位机构、升降定位机构;横移驱动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一套电机减速机、卷筒轴、前卷筒、后卷筒以及配套的前下定滑轮、前上定滑轮、前钢索、后定滑轮、后钢索,还包括在每个横移车板之上安装的横移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作出配套的重大、有益的改进,以简单、低成本方式在确保运行效率、运行安全、操作便利性的前提下实现有效降低整体制作成本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层升降横移车库


[0001]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两层升降横移车库。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式停车设备中,升降横移车库的市场占有率最多;升降横移车库结构形式以地面两层为主。升降横移车库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在国内已至少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熟定型,在行业内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因此,除非在基本结构、机械传动、操作模式、配套控制方面作出至少一项重大、有益的改进,否则,难以在行业中形成差异化的优势。
[0003]因此,对升降横移车库特别是两层升降横移车库在基本结构、机械传动、操作模式以及配套控制方面作出一项或者多项重大、有益的改进,形成差异化竞争的优势,仍然是本行业始终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对两层升降横移车库的基本结构、机械传动及控制方面作出配套的重大、有益的改进的技术方案,以简单、低成本方式在确保运行效率、运行安全、操作便利性的前提下实现有效降低整体制作成本的目的。
[0005]本技术一种两层升降横移车库的基本形式与现有两层升降横移车库的空间布局相同:首层为地面层,二层位于地面层上方,首层和二层的净空高度分别大于所停放车辆的高度尺寸,分别设置有数量相同、平面尺寸相同、纵向平行排列、垂直方向一一对应的若干个车位。
[0006]本技术一种两层升降横移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框架、横移车板、升降车板、操作装置,还包括导向杆、升降驱动装置、横移驱动装置、控制装置。
>[0007]所述外部框架设置在地面层之上,为立方体结构,以紧邻车道的进出车一侧为前方进行方位描述,外立面分为前立面、后立面、左立面、右立面,前立面与后立面之间为纵向,左立面与右立面之间为横向;所述外部框架至少在四个外角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根等高的立柱,立柱的顶部位于二层区域,支撑一个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水平设置,横向边线分别设置有前横移、后横梁,纵向边线分别设置有左纵梁、右纵梁,每两个相邻车位的纵向公共边线设置有一根纵梁。
[0008]所述横移车板设置在所述地面层之上,数量至少比所述地面层的车位数少一个,能够在所述地面层之上被所述横移驱动装置驱动,作左、右横向位移;所述升降车板设置在所述二层之上,数量至多与所述二层的车位数相同,能够被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在所在列作垂直升降。
[0009]以上所述外框架结构、车位设置方式、横移车板以及升降车板的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所述操作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的车板调度操作指令;操作装置即人机界面装置,属于停车设备的标准配置,这里不作赘述。
[0010]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减速机、升降卷筒轴、升降前卷筒、升降后卷筒、上定滑轮、下定滑轮、升降前钢索、升降后钢索,升降限位机构、升降定位机构。
[0011]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紧固安装在所述外框架的左立面或者右立面的钢结构件之上,输出部件紧固连接所述升降卷筒轴;所述升降卷筒轴的中心线水平纵向设置;所述升降前卷筒、升降后卷筒的尺寸参数相同,分别紧固安装在所述升降卷筒轴之上;其中,所述升降前卷筒位于靠近所述外框架的前立面的位置,所述升降后卷筒位于靠近所述外框架的后立面的位置。
[0012]所述上定滑轮包括前上定滑轮、后上定滑轮,以一个前上定滑轮、一个后上定滑轮为一组,在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上方的纵梁之上安装一组,在每一根所述纵梁之上各安装一组;各个前上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为纵向,设置在靠近所述外部框架的前立面的位置,形状中心的连线为水平横向直线;各个后上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为纵向,设置在靠近所述外部框架的后立面的位置,形状中心的连线为水平横向直线。
[0013]所述下定滑轮包括前下定滑轮、后下定滑轮,以一个前下定滑轮、一个后下定滑轮为一组,在所述每个升降车板的左、右两侧纵向边线的下方各安装一组,前下定滑轮的安装位置为靠近升降车板的前端的位置,后下定滑轮的安装位置为靠近升降车板的后端的位置;所有前下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为纵向设置,形状中心的连线为水平横向直线;所有后下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为纵向设置,形状中心的连线为水平横向直线。
[0014]所述前上定滑轮的形状中心的连线往下垂直投影的位置与所述前下定滑轮的形状中心的连线重合,并且与所述升降前卷筒的形心重合。
[0015]所述后上定滑轮的形状中心的连线往下垂直投影的位置与所述后下定滑轮的形状中心的连线重合,并且与所述升降后卷筒的形心重合。
[0016]所述升降前钢索至少为一根,一端为紧固端,另一端为连结端;所述紧固端紧固安装在所述升降前卷筒之上,所述连接端绕卷所述升降前卷筒的外圆周数圈然后往上绕经安装在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上方的最外侧纵梁的那一个前上定滑轮,然后往下绕经紧邻的所述升降车板的前下定滑轮,再横向越过所述升降车板的底部,绕经所述升降车板的另一个前下定滑轮然后往上。
[0017]如果所述连结端的上方为纵梁,则所述连结端绕经安装在上方纵梁的前上定滑轮,然后往下绕经紧邻的所述升降车板的前下定滑轮,再横向越过所述升降车板的底部,绕经所述升降车板的另一个前下定滑轮然后往上;所述连结端如此反复绕经,直至上方为所述外框架的另一根最外侧纵梁,则所述连结端紧固连结在所述最外侧纵梁之上,所述升降前钢索的紧固、绕行及连结过程完成。
[0018]所述升降后钢索至少为一根,一端为紧固端,另一端为连结端;所述紧固端紧固安装在所述升降后卷筒之上,所述连接端绕卷所述升降后卷筒的外圆周数圈然后往上绕经安装在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上方的最外侧纵梁的那一个后上定滑轮,然后往下绕经紧邻的所述升降车板的后下定滑轮,再横向越过所述升降车板的底部,绕经所述升降车板的另一个后下定滑轮然后往上。
[0019]如果所述连结端的上方为纵梁,则所述连结端绕经安装在上方纵梁的后上定滑轮,然后往下绕经紧邻的所述升降车板的后下定滑轮,再横向越过所述升降车板的底部,绕经所述升降车板的另一个后下定滑轮然后往上;所述连结端如此反复绕经,直至上方为所
述外框架的另一根最外侧纵梁,则所述连结端紧固连结在所述最外侧纵梁之上,所述升降后钢索的紧固、绕行及连结过程完成。
[0020]所述升降限位机构包括防下坠单元、防上升单元;所述防下坠单元包括两个左侧防下坠单元、两个右侧防下坠单元,所述防上升单元包括两个左侧防上升单元、两个右侧防上升单元;
[0021]两个所述左侧防下坠单元被所述控制装置输出信号触发动作,具有防下坠状态以及避让状态这两个极限位置,分别紧固安装在位于所述升降车板垂直上方的左侧纵梁的前方及后方位置,处于防下坠状态时能够对所述升降车板的左侧边梁实施阻止往下位移的作用。
[0022]两个所述右侧防下坠单元被所述控制装置输出信号触发动作,具有防下坠状态以及避让状态这两个极限位置,分别紧固安装在位于所述升降车板垂直上方的右侧纵梁的前方及后方位置,处于防下坠状态时能够对所述升降车板的右侧边梁实施阻止往下位移的作用。
[0023]两个所述左侧防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层升降横移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框架、横移车板、升降车板、操作装置,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横移驱动装置、控制装置;所述外部框架设置在地面层之上,为立方体结构,以紧邻车道的进出车一侧为前方进行方位描述,外立面分为前立面、后立面、左立面、右立面,前立面与后立面之间为纵向,左立面与右立面之间为横向;所述外部框架至少在四个外角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根等高的立柱,立柱的顶部位于二层区域,支撑一个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水平设置,横向边线分别设置有前横移、后横梁,纵向边线分别设置有左纵梁、右纵梁,每两个相邻车位的纵向公共边线设置有一根纵梁;所述横移车板设置在所述地面层之上,数量至少比所述地面层的车位数少一个,能够在所述地面层之上被所述横移驱动装置驱动,作左、右横向位移;所述升降车板设置在所述二层之上,数量至多与所述二层的车位数相同,能够被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在所在列作垂直升降;所述操作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的车板调度操作指令;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减速机、升降卷筒轴、升降前卷筒、升降后卷筒、上定滑轮、下定滑轮、升降前钢索、升降后钢索,升降限位机构、升降定位机构;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紧固安装在所述外部框架的左立面或者右立面的钢结构件之上,输出部件紧固连接所述升降卷筒轴;所述升降卷筒轴的中心线水平纵向设置;所述升降前卷筒、升降后卷筒的尺寸参数相同,分别紧固安装在所述升降卷筒轴之上;其中,所述升降前卷筒位于靠近所述外部框架的前立面的位置,所述升降后卷筒位于靠近所述外部框架的后立面的位置;所述上定滑轮包括前上定滑轮、后上定滑轮,以一个前上定滑轮、一个后上定滑轮为一组,在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上方的纵梁之上安装一组,在每一根所述纵梁之上各安装一组;各个前上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为纵向,设置在靠近所述外部框架的前立面的位置,形状中心的连线为水平横向直线;各个后上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为纵向,设置在靠近所述外部框架的后立面的位置,形状中心的连线为水平横向直线;所述下定滑轮包括前下定滑轮、后下定滑轮,以一个前下定滑轮、一个后下定滑轮为一组,在所述每个升降车板的左、右两侧纵向边线的下方各安装一组,前下定滑轮的安装位置为靠近升降车板的前端的位置,后下定滑轮的安装位置为靠近升降车板的后端的位置;所有前下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为纵向设置,形状中心的连线为水平横向直线;所有后下定滑轮的转动轴线均为纵向设置,形状中心的连线为水平横向直线;所述前上定滑轮的形状中心的连线往下垂直投影的位置与所述前下定滑轮的形状中心的连线重合,并且与所述升降前卷筒的形心重合;所述后上定滑轮的形状中心的连线往下垂直投影的位置与所述后下定滑轮的形状中心的连线重合,并且与所述升降后卷筒的形心重合;所述升降前钢索至少为一根,一端为紧固端,另一端为连结端;所述紧固端紧固安装在所述升降前卷筒之上,所述连结端绕卷所述升降前卷筒的外圆周数圈然后往上绕经安装在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上方的最外侧纵梁的那一个前上定滑轮,然后往下绕经紧邻的所述升降车板的前下定滑轮,再横向越过所述升降车板的底部,绕经所述升降车板的另一个前下定滑轮然后往上;
如果所述连结端的上方为纵梁,则所述连结端绕经安装在上方纵梁的前上定滑轮,然后往下绕经紧邻的所述升降车板的前下定滑轮,再横向越过所述升降车板的底部,绕经所述升降车板的另一个前下定滑轮然后往上;所述连结端如此反复绕经,直至上方为所述外部框架的另一根最外侧纵梁,则所述连结端紧固连结在所述最外侧纵梁之上,所述升降前钢索的紧固、绕行及连结过程完成;所述升降后钢索至少为一根,一端为紧固端,另一端为连结端;所述紧固端紧固安装在所述升降后卷筒之上,所述连结端绕卷所述升降后卷筒的外圆周数圈然后往上绕经安装在所述升降电机减速机上方的最外侧纵梁的那一个后上定滑轮,然后往下绕经紧邻的所述升降车板的后下定滑轮,再横向越过所述升降车板的底部,绕经所述升降车板的另一个后下定滑轮然后往上;如果所述连结端的上方为纵梁,则所述连结端绕经安装在上方纵梁的后上定滑轮,然后往下绕经紧邻的所述升降车板的后下定滑轮,再横向越过所述升降车板的底部,绕经所述升降车板的另一个后下定滑轮然后往上;所述连结端如此反复绕经,直至上方为所述外部框架的另一根最外侧纵梁,则所述连结端紧固连结在所述最外侧纵梁之上,所述升降后钢索的紧固、绕行及连结过程完成;所述升降限位机构包括防下坠单元、防上升单元;所述防下坠单元包括两个左侧防下坠单元、两个右侧防下坠单元,所述防上升单元包括两个左侧防上升单元、两个右侧防上升单元;两个所述左侧防下坠单元被所述控制装置输出信号触发动作,具有防下坠状态以及避让状态这两个极限位置,分别紧固安装在位于所述升降车板垂直上方的左侧纵梁的前方及后方位置,处于防下坠状态时能够对所述升降车板的左侧边梁实施阻止往下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