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柱接头结构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C柱接头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消费者对整车的NVH及碰撞安全性能越来越关注,好的接头结构对整车弯扭刚度影响很大。传统的C柱接头结构中,请参阅图1
‑
图3,图1为从车外往内看的一个C柱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从车内往外看的一个C柱接头结构示意图,可见,上边梁内板前段1、上边梁内板后段2分别固定搭接于C 柱内板5的两端,C柱加强板3对应焊接在上边梁内板前段1、上边梁内板后段2和C柱内板5形成的止口,最后形成腔体结构,如图3所示,可见,传统的C柱接头结构中,腔体中央无支撑,导致该C柱接头结构的刚度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柱接头结构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C柱接头结构的刚度较弱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C柱接头结构,包括上边梁内板、侧围外板、C柱加强板和C柱内板,所述上边梁内板包括上边梁内板前段和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柱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边梁内板、侧围外板、C柱加强板和C柱内板,所述上边梁内板包括上边梁内板前段和上边梁内板后段;其中,所述上边梁内板前段和上边梁内板后段为相互匹配的角板,所述上边梁内板前段和所述上边梁内板后段之间固定搭接,所述C柱加强板上端连接于所述上边梁内板前段和所述上边梁内板后段搭接处的一侧,所述C柱内板上端连接于所述搭接处的另一侧,所述C柱加强板下端与所述C柱内板下端固定搭接,所述侧围外板两端分别固定搭接于所述C柱加强板的两端外侧,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C柱内板之间形成腔体,所述上边梁内板搭接在所述腔体内形成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柱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内板的一侧板与所述C柱内板上端连接,所述上边梁内板的另一侧板横向支撑于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C柱内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柱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板上端固定搭接于所述上边梁内板前段和上边梁内板后段搭接处的外侧,所述C柱内板上端固定搭接于所述上边梁内板前段和上边梁内板后段搭接处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丽彬,陈龙,闫亮,罗培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