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系统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946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系统,由许多单元块连接起来而成型的透镜,用来将来自光源的光漫射和辐射至显示板的内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具有遮断波长小于300nm紫外线的结构;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的制作方法,该校正透镜用来将来自光源的光漫射和辐射在显示板的内表面上,步骤包括:对由玻璃制成的许多单元块进行加工以便每个单元块的上部以一预定角度倾斜,抛光单元块,将所述单元块互相粘接以形成有一定形状的校正透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延长了寿命的校正透镜及其制作方法。通常,在制作阴极射线管时,使用曝光装置以形成显示板内表面上的黑色点阵(black matrix)和荧光层。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屏根据荫罩(shadow mask)的孔径形状以条形或者以点状的方式通过曝光装置来曝光。曝光装置包括一曝光底座,曝光底座上设有一带荫罩的显示板,一机体,该机体与曝光底座的下部连接,一光源,该光源安装在机体的内侧,以便向显示板的内表面发射光,以及一用来辐射和漫射来自光源光的校正透镜和滤光片。传统的曝光装置通过使涂敷在阴极射线管的显示板内表面上的感光树脂曝光来形成在显示板内表面上具有一定形状的黑色点阵(black mafrix),或者通过使涂敷在显示板内表面上的荧光材料曝光来形成荧光表面。近来,在制作大型工业用阴极射线管时,如图5所示,在曝光过程中还使用另一校正透镜12,即分段校正透镜的曝光装置,以便减少电子束的旋动落点错误率。分段校正透镜12具有非连续表面而普通校正透镜10具有连续表面。非连续表面使分段校正透镜12独立地作为普通透镜10或者与普通透镜10共同作用。通常,传统的分段校正透镜12由PMMA(聚甲基丙烯甲酯)通过注塑或挤压来成形,并且其形状就象许多单元块连接在一起。由于分段校正透镜12具有非连续表面,在曝光过程中,它使得来自光源并穿过普通透镜的光更多地漫射在显示板P的内表面上,从而增强了曝光效果。然而,使用约20天后(独立使用40小时),上述传统的分段校正透镜变黄并导致透射率降低。因而,需要频繁地更换分段校正透镜。而且,使用这种分段校正透镜的曝光装置不能提高曝光效果,从而降低了阴极射线管的质量。经过长期研究,已经证实颜色的变化,即分段校正透镜变黄是由构成PMMA的C-H键和C=O键被破坏引起的,分段校正透镜是由PMMA制成的。这些键的破坏又是由远区紫外线引起的,该远区紫外线由光源发射并穿过分段校正透镜,其波长小于300nm。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及其制作方法,可以在曝光过程中阻止来自光源并使校正透镜变黄的紫外线,从而延长了校正透镜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系统,该系统包括由许多单元块连接在一起而成形的一透镜,该透镜将来自光源的光漫射和辐射至显示板的内表面上,其特征在于透镜系统具有阻隔波长小于300mn的紫外线的结构。为了阻隔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线,校正透镜系统还包括一连接在其面对光源一侧的遮断部件。遮断部件最好由玻璃基片或滤光片部件制成。使用滤光片部件可增加校正透镜的使用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是通过将许多玻璃制成的单元块粘接而成形的,这些单元的颗粒在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线照射下不会破碎。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制作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的方法,该校正透镜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漫射和辐射至显示板的内表面上,该方法包括以下几步对玻璃制成的许多单元块进行加工以便每个单元块的上部以一预定角度倾斜;抛光每个单元块;和将单元块互相粘接以形成有一定形状的校正透镜。通过下面描述和所给附图本专利技术将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描述和附图。附图说明图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校正透镜系统的透视图;图2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校正透镜系统的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3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校正透镜系统的部分透视图;图4表示图3中校正透镜系统的单元块的透视图;和图5表示普通的曝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在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附图表示该实施例的一个实例。附图中使用同一标数码代表相同或类似部件。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校正透镜系统的透视图。如上所述,校正透镜系统包括一分段校正透镜31,该分段校正透镜31由一些单元块31a通过注塑成形或挤压连接而成的,其中分段校正透镜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校正透镜系统还包括一遮断部件33,该遮断部件具有一预定厚度且连接在透镜31的一表面上,该遮断部件朝向光源。遮断部件33最好是由能够遮断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线的材料制成,换句话说是指来自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光源的远区紫外线。例如可以使用一种玻璃基片或一种滤光片部件。如图2所示,在曝光过程中,带有遮断部件33的分段校正透镜31使得显示板P的内表面曝露在紫外线中,该紫外线通过一普通的校正透镜42由光源40辐射和漫射。这里,所专利技术的分段校正透镜31只允许波长大于300nm的紫外线通过。也就是说,当光源40发出的紫外线通过分段校正透镜31时,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线由遮断部件33阻隔。因此,防止了由于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线照射而引起的对构成分段校正透镜的材料如上述PMMA的C-H键和C=O键的断开,从而避免了如传统的分段校正透镜变黄的现象。图3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校正透镜的部分透镜,其中,校正透镜是块状校正透镜。分段校正透镜50是通过将许多如传统的分段校正透镜中一样的单元块50a连接而成形的。然而,传统的分段校正透镜是通过注塑成形或挤压形成的,而本专利技术的分段校正透镜50是通过将许多单元块50a相互粘接而形成的。为了形成分段校正透镜50,必须准备许多具有预定尺寸的单元块50a。虽然传统的单元块是由上述的PMMA制成,但最可取的是,每个单元块50a选用玻璃制成。下一步是每个单元块50a经过处理以便其上部的一侧(如图3虚线所示)以预定的角度倾斜。单元块50上部的角度是根据被曝光的阴极射线管的特性来确定。再下一步,是每个单元块50a经过抛光并且以预定的样式互相粘接从而形成一分段校正透镜50。对于每一粘接操作均使用普通方法来实施单元块50a的粘接。在曝光过程中使用上述分段校正透镜50时,尽管紫外线穿过分段校正透镜50,但是由于分段校正透镜50是由玻璃制成的,所以阻止了由于破坏材料成分而引起的颜色变化。下面是使用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包括遮断部件,该遮断部件连接在校正透镜的底部以便遮断紫外线,从而不引起由丙烯制成的校正透镜变黄。而且,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分段校正透镜是通过将许多由玻璃制成的单元块粘接形成的,该分段校正透镜不受紫外线的影响,该紫外线可破坏传统分段校正透镜的部分材料成分。因此,这可以防止由于变黄而引起的校正透镜透射率降低,从而增加校正透镜的使用寿命。尽管本专利技术描述了目前认为最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公开的实施例,相反,它应覆盖在所申请权利要求的思想和范畴之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系统,它包括由许多单元块连接在一起而成形的一透镜,并且它将来自光源的光漫射和辐射至显示板的内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该透镜系统具有遮断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线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KR 1995-12-21 53516/95;KR 1995-12-21 45151/951.一种阴极射线管曝光装置的校正透镜系统,它包括由许多单元块连接在一起而成形的一透镜,并且它将来自光源的光漫射和辐射至显示板的内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该透镜系统具有遮断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线的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透镜系统,其特征在于,作为遮断装置用来遮断波长小于300nm紫外线的一遮断部件连接在校正透镜系统面向光源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透镜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东熙赵允衡吴准植韩起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