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开关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85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开关柜,其包括柜体、室门、断路器手车及控制器,室门上设置有摇把操作孔,还包括智能门锁和智能旋钮,智能门锁包括门把手和第一解锁模块,门把手设置于室门上,用于将锁紧于柜体上的室门解锁,第一解锁模块设置于门把手中,并与控制器相连,智能旋钮包括旋盖和第二解锁模块,旋盖设置于室门上,用于遮盖/敞开摇把操作孔,第二解锁模块设置于旋盖中,并与控制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智能门锁实现断路器室门的操作授权、通过智能旋钮实现断路器手车摇把孔盖的开关操作授权,减少电力行业纸质操作票的使用,并实现授权准确、记录准确、记录不易篡改,确保可以安全、可靠地操作开关设备。操作开关设备。操作开关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开关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开关柜。

技术介绍

[0002]为确保电力安全,提升人身和设备安全性,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对电气设备(高压开关柜)要求具备五种防误功能,其中防止误入带电间隔是其中的重点,现有的开关柜大部分都能满足五防的要求,但其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
[0003](1)为防止偷电,绝大部分都是使用铅封把手,铅封把手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可以破坏铅封后开柜,进而实现断路器室门的操作授权,在电力行业中,这一操作授权(即授权人员、操作人员、操作时间的记录)几乎都是使用纸质的操作票来完成,这种方式往往无法做到准确记录、也容易造成记录遗失、记录容易篡改。
[0004](2)断路器手车摇把孔盖开关操作的授权也是通过使用纸质的操作票来完成,这容易出现未授权人员对开关柜进行操作,存在未授权人员可以随时被改变断路器位置状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5](3)开柜和摇把孔盖开关操作的授权,其权限往往都是靠人工来获批,容易出现被授权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不一致的情况,使得客户实际操作的安全规程不能很好地得到执行,无法确保安全、可靠地操作开关设备。
[0006](4)目前的开关设备中,大多只有在开关柜柜门与断路器手车之间设置有联锁机构,通过这一联锁机构使断路器手车处于工作位时,柜门无法被打开,只有当断路器退回到试验位时,柜门才能被打开。但在断路器室门与断路器手车之间很少会设置联锁机构,在进行维护、检修而使柜门处于打开状态时,不管断路器手车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断路器室门均可随意开启,如果意外打开断路器室门,此时又碰到断路器室发生短路故障,断路器室产生的电弧和高压气体将危害到人身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开关柜,其通过智能门锁实现断路器室门的操作授权、通过智能旋钮实现断路器手车摇把孔盖的开关操作授权,减少电力行业纸质操作票的使用,并实现授权准确、记录准确、记录不易篡改,确保可以安全、可靠地操作开关设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智能型开关柜,包括柜体、室门、断路器手车及控制器,所述室门上设置有摇把操作孔,还包括智能门锁和智能旋钮,所述智能门锁包括门把手和第一解锁模块,所述门把手设置于所述室门上,用于将锁紧于所述柜体上的所述室门解锁,所述第一解锁模块设置于所述门把手中,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智能旋钮包括旋盖和第二解锁模块,所述旋盖设置于所述室门上,用于遮盖/敞开所述摇把操作孔,所述第二解锁模块设置于所述旋盖中,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解锁模块和第二解锁模块采用指纹识别、密码、电子授
权钥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地,还包括门锁组件和联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锁杆,所述锁杆设置于所述室门的内侧,所述联锁组件包括横梁和锁扣,所述横梁位于所述断路器手车的前侧,并设置于所述柜体上,所述锁扣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横梁上,且所述锁扣的一端可抵顶于所述断路器手车的前端、另一端可与所述锁杆相扣接。
[0011]优选地,所述横梁的前侧设置有开口,所述锁扣铰接于所述横梁上,所述锁扣包括前扣接端和后抵接端,所述前扣接端和后抵接端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所述前扣接端呈弯钩状。
[0012]优选地,所述联锁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锁扣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弹簧使所述锁扣具有往与所述锁杆相扣接方向偏摆的趋势。
[0013]优选地,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和脱扣件,所述安装座固设于所述柜体内侧,所述锁杆穿设于所述安装座中,所述脱扣件用于将所述锁杆限制于所述安装座上或者使所述锁杆脱离所述安装座。
[0014]优选地,所述脱扣件铰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所述脱扣件的端部设置有卡钩,所述锁杆的下端设置有卡口,转动所述脱扣件可使所述卡钩卡入所述卡口中。
[0015]优选地,所述锁杆的底部连接有挂绳,所述挂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柜体内。
[0016]优选地,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脱扣件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弹簧使所述卡钩具有往卡入所述卡口方向偏摆的趋势。
[0017]优选地,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和驱动杆,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侧边,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摇把操作孔相对应的操作口,所述驱动杆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固定座中,所述脱扣件向下弯折形成有一推动部,所述驱动杆的端部抵顶于所述推动部上。
[0018]优选地,所述室门的内侧固设有横杆,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横杆上,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和推动部之间,所述驱动杆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座中。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智能门锁实现断路器室门的操作授权,利用智能门锁授权功能取代铅封把手,不仅可以减少电力行业纸质操作票的使用,而且可以实现授权准确、记录准确、记录不易篡改,确保可以安全、可靠地操作开关设备。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智能旋钮实现断路器手车摇把孔盖的开关操作授权,授权合格的操作人员方可对断路器进行操作,不仅减少了电力行业纸质操作票的使用,而且实现了授权准确、记录准确、记录不易篡改,改变了传统开关柜未经授权可以随时改变断路器位置状态的不安全行为。
[0022]3、本专利技术只有经授权后存储记录在智能门锁和智能旋钮中的操作人员才能获得权限对开关设备进行操作,智能控制操作权限,减少授权执行的失误,使客户实际操作的安全规程得到很好地执行,确保安全、可靠地操作开关设备。
[0023]4、本专利技术当断路器手车在柜内处于试验位置时,锁扣的一端抵顶于断路器手车的
前端,使锁扣的另一端与锁杆脱扣,断路器室门可自由打开,当断路器手车在柜内并离开安全的试验位置后,锁扣的一端离开断路器手车的前端,使锁扣的另一端与锁杆相扣接,断路器室门不可被打开,只有在断路器手车回归试验位置后断路器室门方可以打开,极大地降低了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分解状态);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部分结构的分解状态);
[0027]图4为智能门锁、智能旋钮、门锁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5为联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联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剖视);
[0030]图7为门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门锁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图8的分解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室门100、摇把操作孔110、横杆120;
[0035]断路器手车200;
[0036]智能门锁300、门把手3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开关柜,包括柜体、室门、断路器手车及控制器,所述室门上设置有摇把操作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门锁和智能旋钮,所述智能门锁包括门把手和第一解锁模块,所述门把手设置于所述室门上,用于将锁紧于所述柜体上的所述室门解锁,所述第一解锁模块设置于所述门把手中,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智能旋钮包括旋盖和第二解锁模块,所述旋盖设置于所述室门上,用于遮盖/敞开所述摇把操作孔,所述第二解锁模块设置于所述旋盖中,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解锁模块和第二解锁模块采用指纹识别、密码、电子授权钥匙中的一种或多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开关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锁组件和联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锁杆,所述锁杆设置于所述室门的内侧,所述联锁组件包括横梁和锁扣,所述横梁位于所述断路器手车的前侧,并设置于所述柜体上,所述锁扣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横梁上,且所述锁扣的一端可抵顶于所述断路器手车的前端、另一端可与所述锁杆相扣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前侧设置有开口,所述锁扣铰接于所述横梁上,所述锁扣包括前扣接端和后抵接端,所述前扣接端和后抵接端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所述前扣接端呈弯钩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锁扣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弹簧使所述锁扣具有往与所述锁杆相扣接方向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潞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