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放电灯用的发光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843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光容器包括形成放电空间的躯干、插入电极构件的末端部分,其由透光性陶瓷材料一体性地形成。在躯干的至少是中央区域的壁厚形成为比末端部分和末端部分与躯干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还薄。末端部分的内径约为2mm以下。(*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这样的发光容器的高压放电灯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这样的发光容器,有使形成放电空间的躯干和插入电极构件的末端部分成为一体的发光容器(以下,叫做‘一体式的发光容器’)和使躯干和末端部分形成为个别的构件,然后把它们组装起来的发光容器(以下,叫做‘组装式的发光容器’)。在组装式的发光容器的情况下,虽然使末端部分插入到躯干的开口部分中去,但是,由于灯泡的效率会因这些接合部分的热损失而变低,故不能在低功率用的高压放电灯中使用,即便是在中高功率用的高压放电灯中,在那些重视效率的高压放电灯中也不能使用。因此,在制造低功率用的高压放电灯或重视效率的中高功率用的高压放电灯的情况下,就必须使用没有这样的缺点的一体式的发光容器。此外,由于在这样的高压放电灯中,理想的是使之透光性高,故理想的是至少使发光容器的躯干的中央部分的壁厚尽可能地薄。另一方面,在插入电极构件的发光容器的末端部分,由于理想的是要尽可能地使其机械强度高,故要使厚壁尽可能地厚。此外,在躯干与末端部分之间的交界区域附近,由于易于积存发光物质,腐蚀的进行速度快,故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腐蚀的影响以实现长寿命,理想的是尽可能地使壁厚厚。因此,采用使用躯干的至少是中央部分比末端部分和末端部分与躯干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还薄的这么一种整体上壁厚不均一的发光容器的办法,就可以制造比在整体上具有大体上均一的壁厚的发光容器的高压放电灯寿命长的高压放电灯。以往,在形成这样的一体式的发光容器时,在进行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81183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的吹气成型的情况下,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把氧化铝之类的透光性陶瓷材料制造的管子形状的成型体1(图1A)配置在上模2和下模3之间,使这些上模2和下模3分别在箭头a和b所示的方向移动对成型体1进行固定后,向成型体1的开口部分4内吹空气等的压力介质,得到放电容器的成型体5(图4B)。但是,在进行吹气成型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制造躯干的至少是中央部分比末端部分和末端部分与躯干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还薄的这么一种整体上壁厚不均一的发光容器,但由于必须从开口部分4吹气,故开口部分4必须有某种程度的直径。因此要使末端部分的内径成为规定的值以下,例如2mm以下,是困难的,即便是可能,作为发光容器要作成为必要的躯干内径(例如,1-15mm)也是困难的。此外,在进行例如特开平7-107333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的浇注成型的情况下,在从铸模6(图2A)的开口部分7向其内面8上涂敷上膏剂之后,排出剩余的膏剂得到成型体10(图2C)。在这种情况下,开口部分7,由于只要确保排除剩余的膏剂的直径即可,故虽然其直径可以作成为2mm以下(但是,要在0.8以上),但是,从浇注成型的特质来说,不可能制造躯干的至少是中央部分比末端部分和末端部分与躯干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还薄的这么一种整体上壁厚不均一的发光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缓和上述制约的同时躯干的至少是中央部分比末端部分和末端部分与躯干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还薄的这么一种整体上壁厚不均一的发光容器和具有该容器的高压放电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的发光容器和高压放电灯的制造方法。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高压放电灯用发光容器,其特征是形成放电空间的躯干和插入电极构件的末端部分由透光性的陶瓷材料一体性地形成,使上述躯干的至少是中央区域形成得比上述末端部分和躯干与末端部分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还薄,且上述末端部分的内径在约2mm以下。倘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使躯干的至少是中央区域形成得比末端部分壁厚还薄,故在躯干的至少是中央部分可以得到高的透射率,同时,在把电极构件密封到末端部分上时的机械强度也将提高。另外,在末端部分与躯干之间的交界区域处易于积存发光物质,因此有易于进行腐蚀的倾向,但采用使末端部分和躯干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作成为至少比中央区域的壁厚还厚的办法,因腐蚀发展而产生的影响比壁厚在整个发光容器上大体上均一的情况下变得还小。结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容器与用浇注成型法形成的壁厚整体大体上均一的发光容器比,其寿命,因而具有该容器的高压放电灯的寿命可以延长。在使用发光容器来制造高压放电灯之际,随着插入到末端部分中的电极构件的直径的增大,高压放电灯发光时的热损失将变大,灯泡效率将恶化。这样的坏影响,在低功率用的一体式的发光容器的情况下特别显著,理想的是使电极构件的直径成为所需的最小限度。但是,当末端部分的内径与电极构件的直径比较变得显著地大时,在高压放电灯制造完毕之后,发光物质就变得易于侵入到末端部分和电极构件之间的间隙中去,存在着高压放电灯的发光颜色变化等的缺点。因此,高压放电灯制造后的末端部分和电极构件之间的间隙小,即,与电极构件的直径比较,末端部分的内径不显著地大的,其高压放电灯的特性(颜色、效率)成为良好。结果是,把末端部分的内径作成为约2mm以下是合适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容器,在低功率(例如,10W、20W、50W)用的高压放电灯,中功率(例如,70W、100W、150W)用的高压放电灯或高功率(例如,250W、400W)用的高压放电灯之内,对于那些重视效率的类型的高压放电灯是特别合适的,但是,采用把该发光容器使用到中功率用或高功率用的高压放电灯之内,例如那些重视光源的显色效果的别的类型的高压放电灯中去的办法,与使用在整体上大体上均一的壁厚的发光容器的高压放电灯比较,可以提高灯泡效率和寿命。理想地说,要使末端部分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对末端部分的内径之比成为4以上。借助于此,可以减小起因于末端部分处的发光容器和电极构件之间的热膨胀之差的热应力的发生,故玻璃密封末端部分时的玻璃密封部分的可靠性会进一步提高。在用发光容器制造高压放电灯之际,随着末端部分的外径的增大,高压放电灯发光时的热损失将变大,灯泡效率恶化。为了防止这样的灯泡效率的恶化,理想的是把末端部分的躯干附近的区域的外径做成为4m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是形成放电空间的躯干和插入电极构件的末端部分由透光性的陶瓷材料一体性地形成,使上述躯干的至少是中央区域形成得比上述末端部分和躯干与末端部分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还薄,且具有上述末端部分的内径在2mm以下的发光容器。本专利技术的高压放电灯,采用具有这样的发光容器的办法,与以往比较,缓和了发光容器的末端部分的内径的制约,至少在躯干的中央区域可以得到高的透射率,寿命延长,且特性(颜色、效率)变得良好。另外,由于减小了起因于末端部分处的发光容器和电极构件之间的热膨胀之差的热应力的发生,使得玻璃密封末端部分时的玻璃密封部分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故可以使末端部分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对末端部分的内径之比成为4以上,为了防止灯泡效率的恶化,也可以把末端部分的躯干附近的区域的外径作成为约4m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容器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制造形成放电空间的躯干和插入电极构件的末端部分用透光性陶瓷材料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的、高压放电灯用的发光容器的方法,其特征是把透光性陶瓷材料的中空圆筒素材置放到至少是一部分具有通气性的模具内,在至少是局部地加热或冷却上述模具的状态下,采用使上述素材外面和上述模具内面之间减压的办法,使上述素材与上述模具贴紧,在该贴紧状态下,使上述素材成型为与上述模具内面相一致的形状。倘采用本专利技术,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放电灯用的发光容器,其特征是:形成放电空间的躯干和插入电极构件的末端部分由透光性的陶瓷材料一体性地形成,使上述躯干的至少是中央区域形成得比上述末端部分和躯干与末端部分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还薄,且上述末端部分的内径在约2m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5-27 145616/19981.一种高压放电灯用的发光容器,其特征是形成放电空间的躯干和插入电极构件的末端部分由透光性的陶瓷材料一体性地形成,使上述躯干的至少是中央区域形成得比上述末端部分和躯干与末端部分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还薄,且上述末端部分的内径在约2mm以下。2.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容器,其特征是上述末端部分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对上述末端部分的内径之比在4以上。3.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容器,其特征是上述末端部分的上述躯干附近的区域的外径约为4mm以下。4.一种高压放电灯,其特征是备有下述发光容器,即形成放电空间的躯干和插入电极构件的末端部分由透光性的陶瓷材料一体性地形成,使上述躯干的至少是中央区域形成得比上述末端部分和躯干与末端部分之间的交界区域的壁厚还薄,且上述末端部分的内径在2mm以下。5.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是上述末端部分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对上述末端部分的内径之比在4以上。6.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是上述末端部分的上述躯干附近的区域的外径约为4mm以下。7.一种高压放电灯用的发光容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发光容器是形成放电空间的躯干和插入电极构件的末端部分用透光性陶瓷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泽杉夫浅井道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