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30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铰接有定位灯,定位灯下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下端中部啮合有齿轮一,齿轮一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右端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定位灯右上侧设有若干喷嘴,喷嘴下端连通有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本装置设置在景区内的多个区域中,当游客在景区内迷路或因意外需要救援时,可就近找到本装置,按下启动按钮,带动电机工作,电机带动齿轮一正反往复转动,齿轮一带动弧形齿条往复正反转动,弧形齿条带动定位灯在支架上往复正反转动,定位灯对空中发出光线,便于指引工作人员往需要帮助的游客方向移动,方便对游客进行救援和带出,提高了游客游玩时的安全性。提高了游客游玩时的安全性。提高了游客游玩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景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旅游景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的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旅游景点主要围绕着山、江、河、湖、海、寺、庙、公园等。
[0003]目前,现有的较大的景区中,游客在自行游玩时,容易在景区内迷路或者因意外需要工作人员救援或帮助,由于游客对景区的地理环境不够熟悉,传统的电话联系工作人员的效果并不够明显,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指引游客到指定的地点等待工作人员的到来后,再将游客带出,而游客一旦发生意外时由于不能准确的确定位置,导致工作人员的救援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现有的较大的景区中,游客在自行游玩时,容易在景区内迷路或者因意外需要工作人员救援或帮助,由于游客对景区的地理环境不够熟悉,传统的电话联系工作人员的效果并不够明显,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指引游客到指定的地点等待工作人员的到来后,再将游客带出,而游客一旦发生意外时由于不能准确的确定位置,导致工作人员的救援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铰接有定位灯,定位灯下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下端中部啮合有齿轮一,齿轮一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右端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定位灯右上侧设有若干喷嘴,喷嘴下端连通有气囊,气囊固定安装在定位灯的右端上,所述气囊右侧设有压板,压板右端下侧铰接有竖板,竖板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压板右端上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一,弹簧一右端固定安装在竖板,所述压板右侧设有撞杆,撞杆左端与压板贴合,撞杆贯穿竖板,所述撞杆右侧设有转板,撞杆右端与转板贴合,所述撞杆上套设有弹簧二,弹簧二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竖板和撞杆上,所述撞杆右侧设有转板,撞杆右端与转板左端下侧贴合,转板中部铰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右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支架,所述转板左侧设有反光镜片,且反光镜片下端与转板的左端上侧贴合,所述反光镜片右端下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三,弹簧三右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且反光镜片上端与支撑板铰接,定位灯左侧设有若干扇叶,扇叶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轴。
[0007]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上端固定安装在支架上。
[0008]优选的,所述转轴左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二,齿轮二后端啮合有直齿条。
[0009]优选的,所述直齿条贯穿支架,直齿条上侧上套设有弹簧四,弹簧四上下两端分别
固定连接直齿条和支架,且直齿条下端与弧形齿条贴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本装置设置在景区内的多个区域中,当游客在景区内迷路或因意外需要救援时,可就近找到本装置,按下启动按钮,带动电机工作,电机带动齿轮一正反往复转动,齿轮一带动弧形齿条往复正反转动,弧形齿条带动定位灯在支架上往复正反转动,定位灯对空中发出光线,便于指引工作人员往需要帮助的游客方向移动,方便对游客进行救援和带出,提高了游客游玩时的安全性。
[0012]2、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定位灯转动时,会带动气囊和喷嘴向压板的方向靠近,进而使气囊与压板配合,压缩气囊和弹簧一,气囊通过喷嘴将气体喷出,便于对定位灯上端的灰尘吹除,避免了灰尘堆积在定位灯上,造成定位灯的无法正常使用,设置的弹簧一和竖板便于使气囊与压板的受压面积保持均匀,最大化的使气囊内的气体从喷嘴喷出,吹灰的效果更佳。
[0013]3、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压板在竖板上转动时,也会带动撞杆向右移动,拉伸弹簧二,撞杆挤压转板,带动转板在固定板上转动,转板转动会推动反光镜片在支撑板上转动,设置的反光镜片便于对定位灯的光线进行反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识别范围,从而更加准确的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游客的准确的位置。
[0014]4、本专利技术使用时,设置的弹簧三起到了复位的作用,弧形齿条转动时,也会撞击直齿条在支架上向上滑动,拉伸弹簧四,直齿条转动会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扇叶转动,设置的扇叶便于对定位灯工作时起到了散热的作用,确保了定位灯的长时间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支架;2、定位灯;3、弧形齿条;4、齿轮一;5、电机;6、喷嘴;7、气囊;8、压板;9、竖板;10、弹簧一;11、撞杆;12、弹簧二;13、转板;14、固定板;15、支撑板;16、反光镜片;17、弹簧三;18、扇叶;19、转轴;20、轴承;21、齿轮二;22、直齿条;23、弹簧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照图1

3,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铰接有定位灯2,定位灯2下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3,弧形齿条3下端中部啮合有齿轮一4,齿轮一4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右端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使用时,本装置设置在景区内的多个区域
中,当游客在景区内迷路或因意外需要救援时,可就近找到本装置,按下启动按钮,带动电机5工作,电机5带动齿轮一4正反往复转动,齿轮一4带动弧形齿条3往复正反转动,弧形齿条3带动定位灯2在支架1上往复正反转动,定位灯2对空中发出光线,便于指引工作人员往需要帮助的游客方向移动,方便对游客进行救援和带出,提高了游客游玩时的安全性。
[0023]实施例二
[0024]参照图1

3,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更优化的在于,所述定位灯2右上侧设有若干喷嘴6,喷嘴6下端连通有气囊7,气囊7固定安装在定位灯2的右端上,所述气囊7右侧设有压板8,压板8右端下侧铰接有竖板9,竖板9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压板8右端上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一10,弹簧一10右端固定安装在竖板9,使用时,定位灯2转动时,会带动气囊7和喷嘴6向压板8的方向靠近,进而使气囊7与压板8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定位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铰接有定位灯(2),定位灯(2)下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齿条(3),弧形齿条(3)下端中部啮合有齿轮一(4),齿轮一(4)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右端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定位灯(2)右上侧设有若干喷嘴(6),喷嘴(6)下端连通有气囊(7),气囊(7)固定安装在定位灯(2)的右端上,所述气囊(7)右侧设有压板(8),压板(8)右端下侧铰接有竖板(9),竖板(9)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压板(8)右端上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一(10),弹簧一(10)右端固定安装在竖板(9),所述压板(8)右侧设有撞杆(11),撞杆(11)左端与压板(8)贴合,撞杆(11)贯穿竖板(9),所述撞杆(11)右侧设有转板(13),撞杆(11)右端与转板(13)贴合,所述撞杆(11)上套设有弹簧二(12),弹簧二(12)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竖板(9)和撞杆(11)上,所述撞杆(11)右侧设有转板(13),撞杆(11)右端与转板(13)左端下侧贴合,转板(13)中部铰接有固定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小良汪永旗范平徐慧慧詹兆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