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04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包括机架上设置的输送线,在输送线上设置若干载具,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压合机构、锁紧机构、打标机构、翻转机构、传递机构和检测机构,在机架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一回流机构和第二回流机构,且在第一回流机构和第二回流机构之间设置有回流线,回流线设于输送线下方,与输送线形成循环回路,用于对载具进行循环;第一回流机构的前方还设置有送料传送带,检测机构的后方则设置有收料传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合机构进行压合,锁紧机构进行锁紧,打标机构对背部打标,再由检测机构对性能进行检测,以此完成对遥控器的组装,并减少人工操作,节约人工成本,同时提高组装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及提高组装效率。及提高组装效率。及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遥控器自动组装线


[0001]本技术涉及遥控器加工
,特别涉及遥控器自动组装线。

技术介绍

[0002]遥控器是一种用来远控机械的装置。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传播学中的讯息定义: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的按钮所组成。遥控器的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 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0003]现有的遥控器在进行组装时,一种是采用人工手动装配,但人工手动装置的效率低,且人工劳动强度大,同时人工成本高;另一种是采用半自动化,在对遥控器进行组装时,都是单独的工位对其进行组装,无法实现一条自动化的组装线,同样,造成遥控器的组装自动化程度不高,且组装效率低,使其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组装效率的遥控器自动组装线。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输送线,并在输送线上设置若干载具,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压合机构、锁紧机构、打标机构、翻转机构、传递机构和检测机构;
[0007]其中,在机架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一回流机构和第二回流机构,且在第一回流机构和第二回流机构之间设置有回流线,所述回流线设于输送线下方,且与输送线形成循环回路,用于对载具进行循环;
[0008]所述第一回流机构的前方还设置有送料传送带,检测机构的后方则设置有收料传送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支撑座、压板和第一驱动件,支撑座架设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支撑座上,压板则与第一驱动件连接,并设于输送线上方,与载具相配合。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机箱、X轴调节组、Y轴调节组、Z轴调节组、锁紧头和螺丝供料器,所述第一机箱设于机架一侧,X轴调节组和螺丝供料器分别设置在第一机箱上,Y轴调节组设置在X轴调节组上,Z轴调节组则设置在Y轴调节组上,锁紧头则与Z轴调节组连接,并往返于螺丝供料器与载具之间。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头包括连接板、电动螺丝刀和吸附头,所述连接板设置在Z轴调节组上,所述电动螺丝刀和吸附头则设置在连接板上,且吸附头设于电动螺丝刀下方。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标机构包括第二机箱、横向调节组、纵向调节组和打标头,所述第二机箱设于机架一侧,横向调节组设置在第二机箱上,纵向调节组设于横向调节组,打标头则设置在纵向调节组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支架、下移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第二回流机构上,下移组件则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翻转组件与下移组件连接,且在翻转组件上设置有手指气缸。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递机构包括龙门支架,在龙门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所述检测机构设于龙门支架下方,第一机械手往返于翻转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机械手则往返于检测机构与收料传送带之间。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机箱、测试治具和打击治具,所述测试治具和打击治具分别设置在第三机箱上,且所述测试治具设于打击治具下方,并与打击治具相配合,所述第三机箱内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测试治具和打击治具控制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流机构与第二回流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回流机构包括机柜,在机柜内中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和第一升降导柱,在第一升降导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升降板,且第一升降板与第二驱动件连接,在第一升降板上设置有与输送线和回流线相配合的传输带,且在第一升降板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件和第二升降导柱,第二升降导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升降板,且第二升降板与第三驱动件连接,并设于传输带的中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料传送带包括良品收料传送带和不良品收料传送带,所述良品收料传送带与不良品收料传送带呈垂直设置。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在对遥控器进行组装时,先通过送料传送带,对遥控器组件进行传送,再人工将遥控器组件放至到载具中,载具经输送线进行传送,并至压合机构进行压合,后经锁紧机构锁紧于遥控器组件,打标机构则对遥控器组件的背面进行打标,后经翻转机构对遥控器组件进行180
°
的翻转,再由传递机构将遥控器组件传递至检测机构,进行性能检测,最后再由传递机构将组装完成的遥控器传递至收料传送带,以此实现对遥控器的全自动组装,提高自动化程度,同时减少人工,节约人工成本,还可提高遥控器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传输线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回流线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压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锁紧头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打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传递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第二回流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12为本技术遥控器自动组装线第二回流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0031]如附图所示:100、机架;200、输送线;210、载具;300、压合机构;310、支撑座;320、压板;330、第一驱动件;400、锁紧机构;410、第一机箱;420、X轴调节组;430、Y轴调节组;440、Z轴调节组;450、锁紧头;451、连接板;452、电动螺丝刀;453、吸附头;460、螺丝供料器;500、打标机构;510、第二机箱;520、横向调节组;530、纵向调节组;540、打标头;600、翻转机构;610、固定支架;620、下移组件;630、翻转组件;640、手指气缸;700、传递机构;710、龙门支架;720、第一机械手;730、第二机械手;800、检测机构;810、第三机箱;820、测试治具;830、打击治具;840、控制系统;900、第一回流机构;1000、第二回流机构;1100、机柜;1200、固定板;1300、第二驱动件;1400、第一升降导柱;1500、第一升降板;1600、传输带;170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输送线,并在输送线上设置若干载具,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压合机构、锁紧机构、打标机构、翻转机构、传递机构和检测机构;其中,在机架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一回流机构和第二回流机构,且在第一回流机构和第二回流机构之间设置有回流线,所述回流线设于输送线下方,且与输送线形成循环回路,用于对载具进行循环;所述第一回流机构的前方还设置有送料传送带,检测机构的后方则设置有收料传送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支撑座、压板和第一驱动件,支撑座架设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支撑座上,压板则与第一驱动件连接,并设于输送线上方,与载具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机箱、X轴调节组、Y轴调节组、Z轴调节组、锁紧头和螺丝供料器,所述第一机箱设于机架一侧,X轴调节组和螺丝供料器分别设置在第一机箱上,Y轴调节组设置在X轴调节组上,Z轴调节组则设置在Y轴调节组上,锁紧头则与Z轴调节组连接,并往返于螺丝供料器与载具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头包括连接板、电动螺丝刀和吸附头,所述连接板设置在Z轴调节组上,所述电动螺丝刀和吸附头则设置在连接板上,且吸附头设于电动螺丝刀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遥控器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机构包括第二机箱、横向调节组、纵向调节组和打标头,所述第二机箱设于机架一侧,横向调节组设置在第二机箱上,纵向调节组设于横向调节组,打标头则设置在纵向调节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毅杨松昊黄溢陈智鹏陈熙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辰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