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96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商用车用波纹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波纹管
,尤其涉及一种国

商用车用波纹管。

技术介绍

[0002]国

商用车用波纹管,是一种使用在商用车上,安装于排气歧管与消音器之间,使整个排气系统呈现密封、柔性连接的装置。该装置起到减震降噪、方便安装、延长排气系统寿命、增加舒适感的作用。
[0003]现阶段,国内外该类生产厂家都采用“U”波纹管、“2S”、“3S”缠绕管等结构。伴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对该装置断裂率、高柔性、装配效率、降本增效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国

排放标准的普及、实施,以上结构日渐显示出不足,导致对汽车排气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国

商用车用波纹管,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波纹管形状结构单一导致的对汽车排气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国

商用车用波纹管,包括,
[0006]波纹管主体,其两端设有直边段,所述波纹管主体的内壁嵌设有金属缠绕管,所述金属缠绕管外表面均匀包裹金属针织过滤网,以形成保温层,所述金属针织过滤网还用以附着气体中的颗粒物,所述波纹管主体的端口处设有金属内衬环,以将所述金属缠绕管端口与所述波纹管主体的端口固定,所述波纹管主体的端口处还设有带保护罩的金属外环,以防止波纹管主体两端过渡波磕碰,两个所述金属外环的外端口分别连接有金属法兰,其中一所述金属法兰用以与排气歧管连接,另一所述金属法兰用以与消声器连接;
[0007]所述波纹管的管壁由不同弧段组成,形成不同区域,以附着气体中的颗粒物,靠近所述气体输入端一侧设有第一气体挤压区,所述第一气体挤压区用以对输入的气体进行挤压,所述第一气体挤压区一端设有气体缓圧区,以加强管壁对气体中颗粒物的附着,所述气体缓圧区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停留区,所述第一停留区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停留区,以使气体在各所述停留区进行短暂停留,所述第二停留区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气体挤压区,所述第二气体挤压区用以对气体中的颗粒物进行截留,所述第二气体挤压区的另一端设有气体输出区,以加快气体排放。
[0008]进一步地,所述波纹管管壁内直径小的一端为气体输入端,管壁内直径大的一端为气体输出端,管壁靠近所述气体输入端设有第一弧段,所述第一弧段远离气体输入端端口的一端与第二弧段连接,所述第二弧段的另一端与第三弧段连接,所述第三弧段的另一端与第四弧段连接,所述第四弧段的另一端与第五弧段连接,所述第五弧段的另一端与第六弧段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段形状设有第一弧段形状曲线公式,如下,
[0010]Y1=R/8
×
sin(7π/2L
×
x)
[0011]式中,R为管道最大内直径,L为管道长度,Y1为第一弧段的因变量,x为自变量,0≤
x<L/7,其中,
[0012]在根据所述第一弧段形状曲线公式设置内壁形状时,在管壁任一端口边缘处,以距离管壁R/8处为坐标原点,以管道轴向为x轴,管道径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按所述第一弧段形状曲线公式设置内壁的第一弧段形状。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弧段形状设有第二弧段形状曲线公式,如下,
[0014]Y2=R/8
×
sin(7π/4L
×
x+1/7
×
L)
[0015]式中,Y2为第二弧段的因变量,x为自变量,L/7≤x<L
×
3/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弧段形状设有第三弧段形状曲线公式,如下,
[0016]Y3=R/8
×
sin(7π/2L
×
x

1/7
×
L)
[0017]式中,Y3为第三弧段的因变量,x为自变量,L
×
3/7≤x<L
×
4/7。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弧段形状设有第四弧段形状曲线公式,如下,
[0018]Y4=R/8
×
sin(7π/4L
×
x+3/7
×
L)
[0019]式中,Y4为第三弧段的因变量,x为自变量,L
×
4/7≤x<L
×
5/7。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弧段形状设有第五弧段形状曲线公式,如下,
[0020]Y5=R/8
×
sin(7π/2L
×
x

1/7
×
L)
[0021]式中,Y5为第三弧段的因变量,x为自变量,L
×
5/7≤x<L
×
6/7。进一步地,所述第六弧段形状设有第六弧段形状曲线公式,如下,
[0022]Y6=R/4
×
sin(7π/4L
×
x

1/7
×
L)

1/8
×
R
[0023]式中,Y6为第三弧段的因变量,x为自变量,L
×
6/7≤x≤L。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波纹管挠性节具有高柔性、保温、耐腐蚀、密封性好、寿命长的优点;所述波纹管主体通过设置直边段可有效加固与带保护罩的金属外环之间的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在所述波纹管主体的内壁嵌设金属缠绕管,同时在金属缠绕管的外表面包裹针织过滤网,以此形成保温层,以对通过管道的气体进行降温,同时增加了对颗粒物的附着性,以降低排出气体的污染,从而提高对汽车排气的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波纹管主体的端口处设置带保护罩的金属外环,可有效保护波纹管主体两端过渡波,防止过渡波因磕碰造成所述波纹管损坏,从而提高对汽车排气的处理效率。
[0025]尤其,所述波纹管内壁形状为正弦函数曲线,正弦函数中存在波峰和波谷,可对通过波峰的气体进行挤压,并使挤压后的气体在波谷处停留,便于收集气体中的悬浮颗粒,本实施例在设置第一弧段形状曲线公式时,根据管道长度L设置角速度,角速度越大第一弧段的弧度越大,从而空气被挤压程度越大,而本实施例第一弧段长度为1/7L,通过控制振幅和角速度大小,可精确控制第一弧段的弧度,从而使空气挤压程度满足需求,且同控制振幅可有效控制波谷间距离,为防止波谷间距离过小影响气体传输,本实施例将波谷间距离控制为管径的一半,既满足对空气的挤压,又不影响气体传输效率,且气体在挤压过程中与第一弧段的管壁充分接触,可有效提高管壁对气体中颗粒物的附着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汽车排气的处理效率。
[0026]尤其,本专利技术在设置第二弧段曲线公式时,与第一弧段相比,通过保持振幅不变增加第二弧段长度,使第二弧段弧度降低长度增加,从而增加空气在第一波谷的停留面积,以提高管壁对气体中颗粒物的附着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汽车排气的处理效率。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国

商用车用波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波纹管主体,其两端设有直边段,所述波纹管主体的内壁嵌设有金属缠绕管,所述金属缠绕管外表面均匀包裹金属针织过滤网,以形成保温层,所述金属针织过滤网还用以附着气体中的颗粒物,所述波纹管主体的端口处设有金属内衬环,以将所述金属缠绕管端口与所述波纹管主体的端口固定,所述波纹管主体的端口处还设有带保护罩的金属外环,以防止波纹管主体两端过渡波磕碰,两个所述金属外环的外端口分别连接有金属法兰,其中一所述金属法兰用以与排气歧管连接,另一所述金属法兰用以与消声器连接;所述波纹管的管壁由不同弧段组成,形成不同区域,以附着气体中的颗粒物,靠近所述气体输入端一侧设有第一气体挤压区,所述第一气体挤压区用以对输入的气体进行挤压,所述第一气体挤压区一端设有气体缓圧区,以加强管壁对气体中颗粒物的附着,所述气体缓圧区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停留区,所述第一停留区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停留区,以使气体在各所述停留区进行短暂停留,所述第二停留区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气体挤压区,所述第二气体挤压区用以对气体中的颗粒物进行截留,所述第二气体挤压区的另一端设有气体输出区,以加快气体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

商用车用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管壁内直径小的一端为气体输入端,管壁内直径大的一端为气体输出端,管壁靠近所述气体输入端设有第一弧段,所述第一弧段远离气体输入端端口的一端与第二弧段连接,所述第二弧段的另一端与第三弧段连接,所述第三弧段的另一端与第四弧段连接,所述第四弧段的另一端与第五弧段连接,所述第五弧段的另一端与第六弧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国

商用车用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段形状设有第一弧段形状曲线公式,如下,Y1=R/8
×
sin(7π/2L
×
x)式中,R为管道最大内直径,L为管道长度,Y1为第一弧段的因变量,x为自变量,0≤x<L/7,其中,在根据所述第一弧段形状曲线公式设置内壁形状时,在管壁任一端口边缘处,以距离管壁R/8处为坐标原点,以管道轴向为x轴,管道径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按所述第一弧段形状曲线公式设置内壁的第一弧段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国

商用车用波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崇昆朱丽静王枫张哲炜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